魯潛墓誌

魯潛墓誌

2009年12月30日中午,站在村頭一塊麥田邊,這位63歲的老人指著麥田下方的一塊空地說,魯潛墓誌當時魯潛墓誌拓片就是在這裡被發現的。經專家考證,徐玉超發現的是一塊墓誌,墓誌主人是後趙大仆卿駙馬都尉魯潛。 1998年6月28出版的《中國文物報》,對魯潛志的發現進行過報道,並公布了“魯潛墓誌”全文。

文物簡介


魯潛墓誌是十六國後趙時期魯潛的墓誌銘,這塊墓誌為青石質料,埋在地下2米深處,高20.7厘米、寬31.3厘米,魏書志文,共14行126字。1998年4月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處的機磚場里由村民徐玉超起土時發現,因記述了魯潛墓與曹操墓的具體相對位置而受到關注。

墓誌內容


趙建武十一年大歳在乙巳十一月丁卯朔故大仆卿駙馬都尉勃海趙安縣魯潛年七十五字世甫以其年九月廿一戊子卒七日癸酉葬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歩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歩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歩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歩上黨解建字子奉所安墓入四丈神道南向
(共14行126字)

墓主身份


根據墓誌志文,墓主為卒於後趙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的魯潛,其官至後趙大仆卿都尉,正三品官員,屬於朝廷的重臣級別。

出土過程


2009年12月30日中午,站在村頭一塊麥田邊,這位63歲的老人指著麥田下方的一塊空地說,魯潛墓誌當時
就是在這裡被發現的。
“當時這片地方是一個磚廠。1998年4月底,我在這裡起土時,發現了一塊一尺左右黑不溜秋的石碑,用鐵絲颳了刮,發現上面隱隱約約有些文字。我當時覺得比較稀奇,就把這塊石碑抱回家了。”
回憶起十多年前的情景,徐玉超感覺仍然歷歷在目。
為了搞清這塊石碑的內容,徐玉超讓兒子去安陽市文物局,將這一情況進行了彙報。
“文物局很快就來了兩個人,看完石碑,給我打了個條就抱走了。走時還告訴我,要是這塊東西真有價值,政府會給獎勵。”徐玉超說,他沒想到曹操會葬在他們村,更沒想到他挖出的那塊石碑,會為發現曹操墓提供重要的具體方位。
經專家考證,徐玉超發現的是一塊墓誌,墓誌主人是後趙大仆卿駙馬都尉魯潛。後趙距離曹操去世時間不過100多年,墓誌上有銘文:“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考古專家推論,這裡所說的魏武帝陵應該就是高陵(西陵),高決橋應該為高穴橋,古代“決”通“穴”,這說明曹操的墓地應該在西高穴村附近。
1998年6月28出版的《中國文物報》,對魯潛志的發現進行過報道,並公布了“魯潛墓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