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路街道

北京市海淀區下轄街道

萬壽路街道,是北京市海淀區下轄的街道。萬壽路街道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南部,距海淀區政府13千米,面積8.78平方千米,轄36個社區,萬壽路街道辦事處駐永定路西里11號樓。

2021年2月1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授予“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

歷史沿革


1949年置沙窩鄉,1956年併入玉淵潭鄉,1963年3月成立萬壽路街道。
萬壽路街道
萬壽路街道
1996年,面積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7萬人,轄翠微路、翠微北里、翠微南里、翠微東里、翠微西里、翠微中里、電子部萬壽路、電子部翠微路、後勤學院、北量、復興路甲49號院、復興路61號東、復興路61號西、萬壽路、萬壽路西街1號、萬壽路西街5號、萬壽路西街10號、萬壽路教工樓、中組部、16號院、財政部、建行、南里財建、萬壽路郵電局、大件廠、鐵路局中里、房管一公司、散熱器廠、市電信局、太平路22號、太平路24號、房修一公司、太平路教工樓、地震局萬壽路、城建二公司、地鐵宿舍、萬壽路甲15號、沙溝鐵路、北圖、城建一公司、中鐵一招、金溝河干休所、武警總醫院、國防大學永定路、國防大學玉泉路、鐵家墳、朱各庄、沙窩東、沙窩西、太平路44號、太平路36號、北京醫專、煤炭公司、苗圃、燕化、五一幼兒園、國防科工委第一干休所、市政、北鍋、新華二廠、印研所、永定路、中鐵建、空政文工團、北太平路17號、復興路46號、水泥管廠、地震局五棵松、六建、十一學校、國家計委、五一小學、測繪科學研究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儀錶局等94個居(家)委會。
2002年末,面積8.9平方千米,戶籍人口約12.35萬人,暫住人口約3.7萬人,轄翠微中里、翠微西里、翠微南里、翠微路、太平路22號、太平路24號院、太平路27號、太平路36號、太平路44號、太平路46號、復興路22號、復興路24號、復興路26號、復興路28號、復興路32號、復興路40號、復興路46號、復興路61號、復興路83號、通信兵、五棵松、翠微路21號、沙窩、萬壽路、後勤學院、永定路、永定路西里、萬壽路1號、萬壽路8號、萬壽路甲15號、採石路7號、朱各庄10號、朱各庄、鐵家墳、萬壽園、萬壽園西街16號等36個社區(本年新建居委會1個)。
2010年,總人口172456人。
2019年9月,北京市海淀區調整了萬壽路街道轄區範圍。萬壽路街道轄區四至範圍調整為:西至西四環路—復興路—採石路7號院社區東—北太平路—301醫院西院圍牆—西四環路一線,與永定路街道接壤;北至永定河引水渠,與八里庄街道接壤;東至翠微路—蓮石路一線,與羊坊店街道接壤;南至蓮花河,與丰台區接壤。

行政區劃


萬壽路街道下轄36個社區。
區劃名稱
翠微路社區翠微路21號社區總參通信部機關大院社區翠微南里社區
翠微中里社區翠微北里社區翠微西里社區萬壽路社區
後勤指揮學院社區復興路22號社區復興路61號社區萬壽路8號社區
朱各庄社區萬壽路1號社區萬壽路西街16號社區復興路24號社區
復興路26號社區復興路28號社區今日家園社區沙窩社區
太平路24號社區太平路22號社區太平路27號社區太平路44號社區
復興路32號社區永定路社區永定路西里社區採石路7號社區
太平路46號社區復興路40號社區復興路46號復興路83號社區
鐵家墳社區五棵松紫金長安社區

經濟


街道積極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好的服務,科學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動南部高端商務服務和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建設,大力促進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以地區協會為依託,切實發揮橋樑紐帶作用。街道牽頭成立了由40餘家企業組成的“萬壽路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會”,為地區企業精心打造資源共享、互利合作的平台。強化央企和市屬企業、民營企業的聯繫,加強各產業的聚集,提升規模和檔次,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針對轄區內非公有制企業數量多的特點,成立萬壽路街道私個協分會,積極搭建政府和私營企業以及個體勞動者溝通與交流的平台,改善投資環境,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保障私營個體經濟健康有序穩定發展。瞄準招大引強,重點抓好納稅大戶和成熟型企業的服務工作,提供個性化、跟蹤式服務,認真研究產業方向,掌握企業動向,摸清投資意向,留住重點企業,吸引更多高成長性企業落戶地區,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民眾生活水平,促進國家發展。

社會


萬壽路街道文藝活動
大力開發就業崗位,舉辦招聘會和技能培訓班,積極採集空崗信息,提供就業崗位,進行職業指導,幫助職業技能培訓。加大工地施工安全教育管理力度,保證建築工人生命健康安全。加強勞動用工監督檢查,有效化解勞資糾紛。規範勞動用工,切實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實施勞動用工作一條街工程,積極開展勞動監察網格化管理,努力建立和諧勞動關係。全年採集信息單位,涉及職工總人數兩萬餘人。認真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辦理城市低保,確保低收入困難家庭的生活。認真落實幫貧助困政策,發放低保金、幫困金和慰問金,為社會退休人員報銷醫藥費。認真貫徹落實“九養”政策,發放居家養老券。認真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專項核實和意向登記,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申請數量在區街鄉系統排名第一。

獲得榮譽


2021年2月1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授予“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