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市四甲中學

海門市四甲中學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四甲中學 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四甲鎮,其前身是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兩江總督李鴻章等捐資創辦的東漸書院。民國二年(1913年)著名實業家張謇把它改為南通第三高等小學,1951年創辦成通東地區最早的一所中學,1999年晉陞為江蘇省重點高中。學校先後獲得了解放軍總參謀部授予的“報務訓練先進集體”、“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江蘇省電教示範學校”、“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等光榮稱號。

辦學歷史


民國二年(1913年)著名實業家張謇把它改為南通第三高等小學,1951年創辦成通東地區最早的一所中學,1999年晉陞為江蘇省重點高中。
春繭吐絲結繭的時候,不會想到鋪成綿延萬里的絲綢之路;苗芽破土而出的時候,不會想到長成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溪水潺潺出山的時候,不會想到匯入浩蕩江河,注入汪洋大海。
如果把四甲中學比作一條奔騰的河流,那麼她可上溯到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通州知州梁悅馨捐資八百千、兩江總督李鴻章捐資四百千創辦的東漸書院,校齡名列全省高中第四,可謂開通東教育之先河。民國二年(1913年)著名實業家張謇改書院為小學。解放之後,從初中發展到高中,再升格為南通市重點高中、江蘇省四星級重點高中。涓涓細流,匯成大川。
四甲中學的源遠流長,離不開陽光的哺育。建國以來,黨和政府不斷增撥教育經費,增調骨幹教師,使四中枯木逢春,生機煥發。
四甲中學的源遠流長,離不開大地的滋潤。據史書記載“建設之意,以本鄉之東,地近濱海,能讀書者十不得一,乃謀之斯院以促進文化焉。”解放以後,通東人民節衣縮食,捐資辦學,使四甲中學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四甲中學的源遠流長,離不開春天的風雷。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小平同志南方講話之後,四中人銳意改革,爭創一流,使四中如虎添翼,迅速崛起。
四甲中學的源遠流長,離不開草木的恩澤。四中人以特有的韌性和幹勁,幾代人焚膏繼晷,嘔心瀝血,使數萬莘莘學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這裡,讓我們記住這些從四中走出,為母校爭得榮耀的校友代表:張鐵橋,曾從事“兩彈一星”關鍵電子配套設備研究工作,浙江大學教授;吳仁忠,瀋陽軍區副司令員;顧平,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秘書;湯志忠,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仇學忠,香港《文匯報》總裁;彭燕如,江蘇省政協副主席;陸五元,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生導師;許曉軍,國防科技大學光子對抗研究專家;王浩忠,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於勇,蘭州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曹鵬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還有許多我們無法窮盡的名字。
同時,也讓我們記住在四中歷史上作出過特殊貢獻的人們,以及默默奉獻、嘔心瀝血的先哲名賢、辛勤園丁!
海門市四甲中學 2張
海門市四甲中學

辦學條件


東流滄海,漸入佳境。穿越百年時空,傳承百年業績,新時期的四中人在歷任校長的帶領下取得了無愧於前人的輝煌成就,譜寫了嶄新的教育華章。學校曾先後獲得“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南通市模範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現有教學班級50個,師生3000多名,建築面積52000平方米,整個校園氣勢恢宏,寧靜優雅。被譽為“江海平原一顆璀璨的明珠”、“黃海之濱一朵絢麗的奇葩”。
硬體設施老樹新枝春意鬧,百年老校譜新篇。新一代四中人將在校長曹新春、副校長姜文勇、郁森炎、宋健、許志忠的帶領下,承繼四中前輩刻苦奉獻的光榮傳統,融入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以改革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向管理要質量,以“踐行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為辦學理念,以“創建現代化、高質量、示範性、開放型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為奮鬥目標,大力實施“四為”方略,團結奮進,不斷超越,使學校實現可持續性、跨越式發展。學校現有教學班39個,師生2500多名,佔地面積100多畝,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擁有各種樓宇21幢,整個校園氣勢恢宏,寧靜優雅。學校自辦中學五十年來,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辦學理念,以“創建市內一流、省內知名的現代化學校”為奮鬥目標,在教學質量、國防教育和後勤服務等方面逐步形成了鮮明的品牌優勢。學校的有關辦學經驗在江蘇教育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作過報道。近五年來,學校已四次榮獲海門市高中質量管理一等獎。2001年、2002年高考綜合評估兩次進入全省前140名。學校先後獲得了解放軍總參謀部授予的“報務訓練先進集體”、“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江蘇省電教示範學校”、“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等光榮稱號,贏得了很高的社會聲譽。
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以物為先,努力打好現代化物質基礎。“完善硬體”是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先導性工程。在校園管理中,四甲中學大膽提出並實施了“經營學校”的創新理念,用經營理念來經營學校、管理學校。近幾年內,通過招標形式,發揮市場運作機制,先後創辦了東漸大酒店、教工餐廳、小賣部、書亭、藥房、超市、圖書超市、電話超市等校內實體,為學校發展籌措了大筆資金,相繼建成了學生公寓樓、教師公寓樓、科技大樓、新教學大樓和被譽為“通東教育第一樓”的十層辦公大樓,使校園真正做到了“舊貌換新顏”。
如今的四甲中學,道路寬敞,樓房櫛比,畫廊小橋,錯落有致,綠樹凝碧疊翠,鮮花爭奇鬥豔,一座綠化、香化、知識化、現代化的“花園式學校”已初具雛形,成了通東地區環境最優美、條件最優越的四星級高中。漫步“四中”校園,那綠意盈盈的草坪,巍然聳立的大樓,振奮人心的口號,清新幽雅的環境,無不顯示出學校的變化和發展,展示著“四中”人的豪情與壯志。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以質量為前提,以過硬的成績為支撐。四甲中學視教學質量如生命,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始終堅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宗旨,把大面積提高高考質量作為惠及海門人民尤其是四甲人民的一件大事,始終把科學管理、精細管理作為實現四中教育質量高位走強的有效途徑。2007年,以曹新春校長為代表的學校領導集體響亮地提出把“深化質量管理,打造有效課堂”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主線,全校師生共同唱響了這一主旋律。為了真正讓學生享受到有效課堂的成果,他們提出了全新的課堂教學目標——“提升課堂品質,提高課堂效益,擠清課堂泡沫,構造有效課堂”。具體目標包括:教學理念——變傳統為現代;課堂結構——變封閉為開放;教學進程——變預設為生成;教學氛圍——變專製為民主;教學方式——變枯燥為情趣;教學效果——讓學生變得輕鬆,掌握得更好,發展得更全面。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高考增幅連續6年位居海門前3名;2004年高考,600分以上37人,100多名學生被南京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名牌大學錄取;2005年高考,錄取本科421人,本科指標完成率居全市第一;2006年高考,錄取本科213人,本科完成率、平均總分增幅以及600分以上人數都位居全市前三名;2007年高考,應屆生本科超指標數64人,列全市10所高中第1名,本科資格上線397人,共有13項數據列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名。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模擬本科超指標數再次位列全市10所高中之首,各項數據不僅在海門10所高中,而且在整個南通大市位居上游水平。

學校榮譽

根據2007年學校教代會通過的《海門市四甲中學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規劃》,今後五年,四甲中學還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興建綜合大樓和體育館,學校面貌將有一個根本改觀,為下一步創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創造條件。我們有理由相信,四甲中學的明天會更好、校園會更美!近五年來,學校已四次榮獲海門市高中質量管理一等獎。2001年、2002年高考綜合評估兩次進入全省前140名。學校先後獲得了解放軍總參謀部授予的“報務訓練先進集體”、“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江蘇省電教示範學校”、“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等光榮稱號,贏得了很高的社會聲譽。

文化傳統


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以德為魂,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四甲中學重視德育工作,做到有隊伍、有目標、有基地、有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校先後榮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集體、南通市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南通市德育先進學校、南通市安全文明學校、南通市青少年日常行為規範示範學校、海門市文明單位、海門市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等多項殊榮。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為才有地位,有特色才有活力。”四甲中學毗鄰駐海部隊,國防教育優勢得天獨厚。做好“國防教育”這篇大文章,創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領先一步、高人一籌”的國防教育特色是學校多年來堅持不懈努力的目標。近十年來,學校圍繞“國防教育”這個主題,以學校教育為主體,著重抓國防觀念的養成和軍事技能的掌握;以社會教育為依託,著力抓國防教育實踐基地的開闢;以開展活動為載體,著手抓革命傳統的發揚和愛國情感的激發,走出了一條新時期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國防教育新路子。學校與部隊結成了軍民共建單位,經常帶領學生參觀軍營、邀請部隊指戰員作報告,組織高一學生參加軍訓,經常進行官兵師生聯歡活動。成立於1961年的學校報務訓練班,近50年不間斷,曾被解放軍總參謀部授予“報務訓練先進集體”,多次在省軍區、南通市有關會議上作過經驗交流,中央電視台也曾作過專題報道。2000年以來,學校參加海門市中學生軍訓展評,三次榮獲二等獎,四次榮獲三等獎;從1999年開始,學校連續八年代表海門市參加南通軍分區報務訓練比賽,兩次獲團體第一名、四次獲團體第二名、兩次獲團體第三名;王海霞同學2003年參加江蘇省中學生無線電報務比賽,榮獲個人單項第一名。2003年,學校因“國防教育特色鮮明”順利跨入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行列;2006年,學校國防教育活動被南通市教育局命名為“德育特色項目”;2007年,學校國防教育研究課題被確定為南通市“十一五”重點課題;2008年,學校申報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農村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建設研究》。
現代管理科學普遍重視人的作用,學校管理更主要的是人的管理。俗話說得好,制度管理不可缺,人本管理“價”更高。四甲中學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礎上,發揚“以人為本”的管理精神,通過設立校長信箱、實行校務公開、開展人文關懷等多種途徑,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在制度化基礎上,充滿了人文特色。學校教學樓里設有“校長信箱”。學生教師有什麼問題和建議,都喜歡去“找”信箱。校長信箱拉近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成了學生與校長溝通的橋樑,也成了學校決策的重要依據。學校堅持教代會制度,實行校務公開。凡是應公開的內容都向教代會代表公開,使他們心裡明明白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2005年,學校有關校務公開的新經驗發表在《南通教育》上,在南通大市推廣。學校每天下午四點以後,開放健身房、圖書館、大操場,供教師自由文體活動;教職工家裡有什麼困難、婚喪嫁娶大事小情,校長只要沒有外出,都會全部到場,表示慰問或祝賀。
誰贏得高素質師資,就將贏得二十一世紀。四甲中學曾提出過兩句口號,即“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學的永恆主題”、“校長最大的貢獻就是帶出一支好的教師隊伍”。最近幾年,學校自覺地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來對待,想方設法組建隊伍,千方百計培養教師,形成了教師隊伍建設的良性機制,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針對近幾年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從2000年開始學校全面啟動了“校本培訓”工程,相繼開展了師德、計算機、骨幹教師、新教師、高中課程改革等5項校內培訓,相繼邀請了國家督學成尚榮,金牌教練曹瑞兵,作文專家王浴海,特級教師許新海、蔣國和,省級勞模張炳華,教科精英楊曙明、吳勇等來校作專題學術報告。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和高質量的校本培訓,學校建立起了一支“師德高尚、教藝精湛、善於創新”的教師隊伍。目前全校教師中,在職研究生有6人,高級教師40多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市級骨幹教師6人。擁有的市級以上骨幹教師人數居全市同類完中之首。
四甲中學百年發展史,經歷了四次跨越式發展。從東漸書院到海門縣重點高中、到南通市重點高中、到江蘇省重點高中、到江蘇省四星級學校,這四大步中每跨一步都是四中人不甘落後、頑強拼搏的結果,凝聚著四中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四甲中學擁有驕傲的昨天,輝煌的今天,更有燦爛的明天,在以曹新春校長為代表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四中人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艱苦奮鬥,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在未來1-2年內實現第五次騰飛、第五次跨越——把四甲中學建設成為“教育理念新,運作科學,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管理機制高效,學生學力與人格和諧發展的現代化、高質量、對外開放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東方風來滿眼春,四中校園歌如潮”。沐浴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的和煦春風,承載著家鄉人民眾多的期望,四中人正以“跨越式發展,跳躍式前進”的創新思維,傾力打造學校名牌,為創建江蘇省四星級重點高中不懈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百年老校——海門市四甲中學,必將在開拓與發展中如鯤鵬展翅,凌空翱翔……

學校領導


書記
海門市四甲中學
海門市四甲中學
曹新春:海門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四甲中學黨總支書記,原校長,“南通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好校長”,教育教學身體力行,開拓創新,教育質量上台階貢獻突出。曾榮膺江蘇省“師德標兵”、“愛生模範”、南通市“優秀共產黨員”、海門市功勛校長等稱號。

地理位置


海門市四甲中學位於四甲鎮

交通線路


112路(四甲中學→蘇中農批)
201路(江蘇工院海門校區→海門車站)
203路(六甲南站→海門車站)
308路(四甲中學→貨隆辦事處)
858路(四甲中學→東站公交回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