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藤礁

鱟藤礁

鱟藤(Hòu téng)礁(Houteng Reef,英文慣稱Iroquois Reef 即易洛魁礁):南沙群島的適淹礁,為禮樂灘和安塘灘的南端(而安塘灘為禮樂灘的南部)或後部,有的人諧稱后廳礁。

形勢:2011年3月出現因菲律賓勘探禮樂灘石油而來的對抗事件。6月2日菲總統說軍方報告稱中國的測量船和軍艦在鱟藤礁和安塘礁卸下建築材料並建立哨所。外界解讀為中國面對禮樂灘危急形勢採取的應對措施。

地理概況


鱟藤礁
鱟藤礁
鱟(hòu)藤(ten)礁是南沙群島的適淹礁,在北緯10度37分,東經116度10分,是禮樂灘及安塘灘的一部分,是禮樂灘的南端、安塘灘的西南端(而安塘灘為禮樂灘的南部)。為禮樂灘和安塘灘的後部,有的人諧稱 后廳礁。南距半路礁約28海里。
鱟藤礁礁體呈鉗狀,左礁脈向北與鞏珍礁等相連,延伸約12公里;右礁脈長7公里。以水深約20m的淺區域為主,礁盤面積約23平方公里,水下地形自東北向西南平緩升高。西南端一串串礁石低潮露出,面積約2.8平方公里。礁西南外側0.2海里處水深20-80米,底質為礁石,可做避東北風錨地。

名稱由來


鱟藤礁
鱟藤礁
1983年公布鱟藤礁為標準名稱,是海水拍打較為激烈的礁石平台,退潮時露出一串串礁石如鱟產卵,故名。
中國漁民向城鱟藤,有些外文圖書稱為Iroquois Reef 即易洛魁礁。

媒體信息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鱟藤礁(即禮樂灘南端)形勢:2011年3月2日出現因菲律賓勘探禮樂灘石油而來的對抗事件(中國2艘巡邏艦去干預,菲律賓出動兩駕飛機來支援,中國巡邏艦退避到它處)。

資源環境


鱟藤礁所在的禮樂盆地(禮樂灘盆地)是石油富集區,它居南端,位置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