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是唐代末年詩人胡曾所作的一首詩。該詩通過舜帝南巡駕崩蒼梧這一史實的描述,表達了炎黃子孫簫韶猶在、陵寢難尋、祭奠無路的惆悵情懷。
有虞龍駕不西還,
空委簫韶 洞壑間。
無計得知陵寢處,
愁雲長滿九疑山。
有虞:即有虞氏,指舜帝。
簫韶:古宮庭樂器。
蒼梧,指零陵(今
湖南永州)。該詩通過舜帝南巡駕崩蒼梧這一史實的描述,表達了炎黃子孫簫韶猶在、陵寢難尋、祭奠無路的惆悵情懷。后兩句還點明了九疑山之名的來由,即九疑山就是九座相似的山。李白有詩:“九疑聯綿皆相似。”
胡曾,唐代末年詩人,生卒年不詳。邵陽人,考進士不第,有《安定集》十卷,《詠史詩》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