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s

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主辦的報紙

《TIMES》由印刷商約翰·沃爾特(John Walter)於1785年1月1日在倫敦創刊,是一張歷史悠久、經歷曲折的報紙。原名《每日天下紀聞》(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起改用現名。

刊物介紹


《泰晤士報》隸屬於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長期以來,《泰晤士報》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被譽為“英國社會的忠實記錄者”。《泰晤士報》在英國國內政治和國際關係問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被魯伯特·默多克收購之後,有指《泰晤士報》的風格逐漸趨向保守。
《泰晤士報》的英文名稱The Times,中文直譯過來應該是《時報》。然而它的譯名卻變成與讀音相近、但毫無關聯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一樣。由於約定俗成的關係,錯譯保留至今。現今世界各地有許多名為Times的報章,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為了區分出來,《泰晤士報》有時被英語使用者稱為《倫敦時報》(The London Times)。《泰晤士報》是世界上第一張以“Times”命名的報紙。

歷史沿革


該報原屬泰晤士報業公司,1981年被美籍澳大利亞報業巨頭魯珀特·默多克(Ruppen Murdoch)收購。

辦刊歷史

● 沃爾特家族時期
1785年元旦,《泰晤士報》誕生創始人是約翰·沃爾特。誕生之初,稱為《每日環球紀錄報》(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也有資料翻譯為《世鑒日報》。
1788年1月1日,正式改為如今的名稱。約翰·沃爾特同時也是《泰晤士報》的第一位總編。約翰·沃爾特曾經因為誹謗罪而入獄16個月。然而正是在約翰·沃爾特職掌時期,《泰晤士報》最先將新聞視角延伸至英國之外的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這為《泰晤士報》在政界和金融界內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19世紀早期,《泰晤士報》歷任三位總編輯約翰·斯托達特、托馬斯·巴恩斯和約翰·撒迪厄斯的勵精圖治,其影響力再次得到增強,尤其是在英國政治和倫敦事務領域。
1803年沃爾特兒子小沃爾特接手《泰晤士報》時,又進一步擴大該報的報道面,一步步把《泰晤士報》推上了它歷史發展的第一次巔峰。這一時期,小沃爾特對《泰晤士報》進行了全面改革:1.在經營方面,該報完全割斷和政府的聯繫,依靠廣告和發行收入而充分自立。2.在報道方面,它大量刊登國內外要聞,派遣幹練的記者奔赴國內外熱點地區採訪獲得許多獨家新聞。1815年拿破崙滑鐵盧戰敗的消息就是由《泰晤士報》搶先報道的。當時《泰晤士報》在國外的影響力很大,以至於報社的駐外記者常被人們視為第二大使。3在言論方面,它崇尚獨立,通過遍布全國的記者網經常了解各基層的情緒和意見作為評論依據,因此逐步成為輿論界的重要力量。4在技術方面,重視新技術,率先採用蒸汽印刷機、輪轉印刷機,不斷提高印刷質量和速度。經過這些改革《泰晤士報》成了當時英國首屈一指的大報,到1847年小沃爾特去世時,《泰晤士報》的發行量已達三萬多份,竟然超過了倫敦其他大報發行量的總和。
《泰晤士報》是第一張擁有駐外記者的報紙,也是第一張派駐戰地記者的報紙。W·H·羅素曾經被《泰晤士報》派駐到克里米亞戰場,他所撰寫的一系列戰地報道使他聲名遠播。
在19世紀的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泰晤士報》都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國內戰中,該報就公開反對蓄奴制。《泰晤士報》會依自己的價值取向而公開支持某些政治人物,卻從不迎合公眾的觀點。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除密西西比河以外,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能擁有《泰晤士報》那樣強大的力量。”
1847年,約翰·沃爾特第三接任他的父親稱為報紙的發行人。儘管沃爾特家族在政治上越來越保守,《泰晤士報》的言論卻始終保持著獨立。然而1850年前後,廉價的“便士報”的迅速崛起對《泰晤士報》的生存和發展形成了巨大威脅。主要威脅主要來自兩張成功的廉價報:《每日電訊報》和《每日郵報》。
● 北岩報團時期
1908年,北岩報團取得了該報的所有權,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北岩報團的掌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姆斯沃思,這個人很有本事,現在英國很有名氣的兩種小報《每日郵報》和《每日鏡報》就是由哈姆斯沃思創辦的,後來被封為北岩勛爵。他任命道森為主編,全力革新,使《泰晤士報》重有起色,發行量由3萬份上升到31萬份,這是《泰晤士報》的第二次巔峰時期。
● 阿斯特家族時期
1922年,約翰·雅各·阿斯特從北岩報團手中收購了《泰晤士報》。30年代是《泰晤士報》發展史上極不光彩的一段時期,因為該報秉承“綏靖政策”,公然縱容法西斯德國的侵略活動。其時,《泰晤士報》的主編喬治·傑弗里·道森和英國首相張伯倫結成政治同盟,公然支持英國政府的對外政策。
● 羅伊·湯姆森時期
1966年,阿斯特家族將《泰晤士報》出售給來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羅伊·湯姆森。也正是在這一年,《泰晤士報》開始在報紙的第一版刊登新聞報道(在此之前,《泰晤士報》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廣告,對象為英國的富人階級)。這時的《泰晤士報》已經不堪重負。
湯姆森本是加拿大人,50年代到英國闖蕩,創建了湯姆森集團公司,該公司是二戰以後英國最大的報業公司,目前尚擁有五十多家地方日報、五十多家雜誌。儘管由這麼大的報團來經營《泰晤士報》但也沒能挽救《泰晤士報》。老湯姆森曾為彌補報紙赤字花掉了80萬英鎊的家產,老湯姆森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小湯姆森不堪重負,最終將《泰晤士報》以12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了傳媒大王默多克。
● 默多克時期
1981年,新聞集團的魯伯特·默多克以1200萬英鎊收購了《泰晤士報》。默多克堪稱傳媒界奇人,他從澳大利亞辦一份小報起家,逐步成為澳大利亞著名報業主,它控制著澳大利亞三分之二的報紙。1969年進入英國創業,先後買下了《太陽報》、《世界新聞》、《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及其附屬的三種周報和《利物浦郵報》等三十多家地方報紙,還有廣播電視台,組成了新聞集團,成為目前世界上由個人控制的最大的媒介集團,個人財產已超過110億美元。
收購《泰晤士報》后,默多克立即撤換了原來的總編輯威廉·李斯·摩格,並委任哈羅德·埃文斯擔任新總編。埃文斯對《泰晤士報》做了較大規模的改革,主要包括對新的採訪和傳播技術的採用以及引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統。1982年,《泰晤士報》開始採用當時電腦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術。這一舉動導致《泰晤士報》的一次大幅度裁員,其印刷部門的員工總數從375人縮減到186人。然而此時記者們還不能直接通過打字輸入來撰寫稿件。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1986年。
在編輯方面,《泰晤士報》力求新穎,注意尋找嚴肅性和可讀性之間的平衡,更多地採用彩色報紙和大幅彩色照片,總體風格進一步軟化,對重要文章都要求“以跳動的文字抓住讀者”。另外,該報擴大了報道範圍,在保持言論、頭版頭條獨家新聞報道這些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社會新聞、體育、音樂和文學等內容也明顯增加,目的在於適應青少年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吸引更多的年輕讀者。
自《泰晤士報》被傳媒大王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報》的變化就一直是個敏感話題。當時很多英國人擔心,《泰晤士報》將會像默多克先期收購的《太陽報》一樣,大肆刊登“醜聞、半裸女郎照片”,該報總編輯斯托薩德先生等認為,報紙既要保持傳統優勢,又要符合當代讀者的口味,變化是不可避免的。
在報紙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如今的《泰晤士報》雖然不無默多克傳媒經營手法的痕迹,但是近年來《泰晤士報》的調整,更多地體現在競爭手段上,而傳統風格變化不大,政治性報道的數量並未減少。
2005年,英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泰晤士報》日均發行量為68.8萬份。這一銷量已經是《泰晤士報》近年來最好的發行水平。同屬綜合性品質報紙的《每日電訊報》在銷量上要高於《泰晤士報》,其日均發行量約為92萬份,訂戶總數也超過30萬。
2021年2月,新聞集團宣布,旗下《泰晤士報》與谷歌公司就有償提供新聞服務達成為期三年的全球夥伴協議。

人員編製


在職專欄作家

· 西蒙·巴恩斯
· 艾倫·科倫
· 本傑明·科恩
· 伊萊斯·科恩
· 邁克爾·高夫
· 提姆·休姆斯
· 安東尼·霍華德
· 菲利普·霍華德
· 米克·休姆
· 阿納托爾·卡萊斯基
· 馬格納斯·林克萊特
· 安東尼·羅伊德
· 本·馬奇泰爾
· 凱特琳·摩倫
· 理查德·莫里森
· 馬修·派里斯
· 利比·珀維斯
· 威廉·李斯-摩格
· 彼得·李戴爾
· 尼克·羅賓遜
· 瑪麗·安·西格哈特
· 詹妮斯·特納
· 佩興斯·維特克勞夫特

報刊版面


《泰晤士報》關注的領域包括政治、科學、文學、藝術等等,並幾乎在每個領域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創立初期,《泰晤士報》都是盈利的,而且利潤空間非常之大,幾乎沒有另外一張報紙能在質量或經濟上與之抗衡。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泰晤士報》的從業人員,包括記者、編輯和專欄作家的收入要高於供職於其他報紙的新聞從業者。

獲得榮譽


儘管該報有過“錯誤”和“污點”,但較之其他英國報紙,其國際消息較多,自19世紀以來一直被人們公認為消息靈通、享有聲譽的一份報紙。它不像美國《紐約時報》等大報那樣,有令人生畏或令人生厭的大量版面,一般在20版至30版之間,內容較為“嚴肅”,對官方文件、議會辯論等刊登較為詳盡。它的篇幅雖然不多,但是新聞的容量卻不少,內容涉及到國內外重大事件、金融、科學、教育、文體、法律等,其中國內外要聞和經濟新聞的比重最大,這是它與通俗報紙的鮮明不同之處。自默多克接辦后,其風格也略有變化,如體育版擴大了,圖片加大了,偶爾也登一些社會新聞,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調劑”讀者閱讀的興趣和擴大銷路,因為它刊登的廣告僅占報紙總篇幅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較之美國大報廣告佔百分之六七十的篇幅要少得多。
《泰晤士報》的編輯、記者陣容相當強大,在國內外擁有廣泛的記者網,並經常聘請知名專家、學者撰寫稿件。該報還同法國《世界報》(Le Monde),義大利《新聞報》(La Stampa)和西德《世界報》(Die Welt)聯合出版以西歐經濟和商業情況為主的月刊《歐洲》(Europe)。
《TIMES》的銷量並不算多,僅約45萬份,但是它不僅蜚聲英國報壇,被譽為“最為權威性的報紙”,而且在全球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大英百科全書不無吹噓地稱它是“世界第一大報紙”(The First Newspaper in the World)。這家被西方新聞學者稱為“現代新聞事業鼻祖”的報紙是世界上連續出版的少數古老報紙之一,其讀者對象主要是國會議員、政府官員、上層知識分子、企業家和金融界人士,各國外交部和研究機構一般也均有訂閱。該報名稱雖有“時報”之意,但因其發音與泰晤士河名稱相近,最初被漢譯為《泰晤士報》,此後一直沿用此譯名。
該報自稱“獨立”、“客觀地報道事實”,實際上長期充當著大英帝國的喉舌,至今在重大的國內外政策方面基本上仍反映官方意圖,“獨立”只是一個標誌而已。該報在政治上的最大錯誤與污點是在本世紀30年代堅決支持英國政府對納粹德國的綏靖政策。英國報紙多數在政治上支持當時的保守黨政府,二次大戰前只有《每日電訊報》等少數報紙反對綏靖政策。如果說《泰晤士報》同其他報紙一樣主張對德採取綏靖政策還只是一個政治錯誤的話,那麼,該報在德國吞併捷克的蘇台德區和吞併奧地利時竟然發表社論為希特勒的侵略行徑辯護,就不能不是嚴重的污點了。該報為納粹侵略者辯護的荒謬言論,不僅在當時及此後受到了各方的嚴厲指責,而且連該報在1985年慶祝建報200周年特刊(special supplement)上也不得不承認當時的社論是它的“歷史上的重大污點”。

時間函數


NAME
times - get process times
SYNOPSIS
#include
clock_t times(struct tms *buf);
DESCRIPTION
times() stores the current process times in the struct tms
that buf points to. The struct tms is as defined in
:
struct tms {
clock_t tms_utime;
clock_t tms_stime;
clock_t tms_cutime;
clock_t tms_cstime;
};
The tms_utime field contains the CPU time spent executing
instructions of the calling process. The tms_stime field con‐
tains the CPU time spent in the system while executing tasks
on behalf of the calling process. The tms_cutime field con‐
tains the sum of the tms_utime and tms_cutime values for all
waited-for terminated children. The tms_cstime field contains
the sum of the tms_stime and tms_cstime values for all waited-
for terminated children.
Times for terminated children (and their descendants) are
added in at the moment wait(2) or waitpid(2) returns their
process ID. In particular, times of grandchildren that the
children did not wait for are never seen.
All times reported are in clock ticks.
RETURN VALUE
times() returns the number of clock ticks that have elapsed
since an arbitrary point in the past. The return value may
overflow the possible range of type clock_t. On error,
(clock_t) -1 is returned, and errno is set appropriately.

社會事件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製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四百一十六。

歷任領導


職務姓名
歷任發行人
約翰·沃爾特 (1785-1803年)
小約翰·沃爾特 (1803-1847年)
約翰·沃爾特第三 (1847-1894年)
亞瑟·弗雷澤·沃爾特 (1894-1908年)
北岩爵士 (1908-1922年)
阿斯特家族 (1922-1966年)
羅伊·湯姆森 (1966-1981年)
魯珀特·默多克 (1981- )
歷任總編
約翰·沃爾特 (1785-1803年)
小約翰·沃爾特 (1803-1809年)
約翰·斯托達特 (1809-1817年)
托馬斯·巴恩斯 (1817-1841年)
約翰·迪雷恩 (1841-1877年)
托馬斯·切諾利 (1877-1884)
喬治·厄爾·巴克爾 (1884-1912年)
喬治·傑弗里·道森 (1912-1919年)
亨利·威克漢姆·斯蒂德 (1919-1922年)
喬治·傑弗里·道森 (1923-1941年)
羅伯特·麥克高溫·巴林頓-瓦爾德 (1941-1948年)
威廉·凱西 (1948-1952年)
威廉·黑利 (1952-1966年)
威廉·李斯-摩格 (1967-1981年)
哈羅德·埃文斯 (1981-1982年)
查爾斯·道格拉斯·休姆 (1982-1985年)
查爾斯·威爾遜 (1985-1990年)
西蒙·詹金斯 (1990-1992年)
彼得·斯托薩德 (1992-2002年)
羅伯特·湯姆森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