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香薷
唇形科薺薴屬植物
石香薷(學名:Mosla chinensis Maxim.)是唇形科石薺薴屬植物。總狀花序頭狀,長1-3厘米。小堅果球形,直徑約1.2毫米,灰褐色,具深雕紋,無毛。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分佈於越南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福建及台灣。生長於海拔至1400米的草坡或林下。
直立草本。莖高9-40厘米,纖細,自基部多分枝,或植株矮小不分枝,被白色疏柔毛。葉線狀長圓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3-2.8(3.3)厘米,寬2-4(7)毫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漸狹或楔形,邊緣具疏而不明顯的淺鋸齒,上面欖綠色,下面較淡,兩面均被疏短柔毛及棕色凹陷腺點;葉柄長3-5毫米,被疏短柔毛。
石香薷
總狀花序頭狀,長1-3厘米;苞片覆瓦狀排列,偶見稀疏排列,圓倒卵形,長4-7毫米,寬3-5毫米,先端短尾尖,全緣,兩面被疏柔毛,下面具凹陷腺點,邊緣具睫毛,5脈,自基部掌狀生出;花梗短,被疏短柔毛。花萼鐘形,長約3毫米,寬約1.6毫米,外面被白色綿毛及腺體,內面在喉部以上被白色綿毛,下部無毛,萼齒5,鑽形,長約為花萼長之2/3,果時花萼增大。花冠紫紅、淡紅至白色,長約5毫米,略伸出於苞片,外面被微柔毛,內面在下唇之下方冠筒.上略被微柔毛,余部無毛。雄蕊及雌蕊內藏。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小堅果球形,直徑約1.2毫米,灰褐色,具深雕紋,無毛。花期6-9月,果期7-11月。
生長於海拔至1400米的草坡或林下。喜歡生長在溫暖濕潤、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環境。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一般土壤均可種植,但以肥沃的粘質土或紅壤土為好。最適生長溫度在25-28℃。
採種:選無病害的健壯植株保留到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待種子完全成熟時收穫。最好選晴天早晨,帶著露水收穫,種子不易掉落。將拔出的植株切去根部,運回放置在水泥曬場或曬墊上曬至八成干時,用小棒拷打穗部使種子脫落,揚凈雜質,曬乾,貯藏於瓦罐,置通風乾燥處。
播種方法:播種時間以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為宜,夏播可在6月份進行。播種方法採用點播、條播或撒播均可,以條播為好,便於管理。播種時將種子與草木灰拌勻,選擇晴天或陰天進行。點播按株行距3(-5)厘米×3(-5)厘米;條播按行距20-25厘米,開淺溝深2厘米,均勻將種子播於溝內,密度不宜過大,播后稍加壓緊,使種子與泥土緊貼,以利出苗。播種量為1.5-2千克/公頃。播種後用土篩篩過的細土拌草木灰或火土灰覆蓋約1厘米厚。經1-2周時間,種子便可出芽。
選地整地
石香薷適應性很強,以選擇質地疏鬆,避風向陽,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為宜,丘陵坡地質地疏鬆的紅壤,亦可種植。種植前先行翻耕土壤,使其充分風化,根據土壤類型與肥力狀況,施入腐熟的廄肥或堆肥2000-2500千克公頃作基肥,土地深翻15-20厘米耙細整平,一般兩犁兩耙即可,然後做成寬120-150厘米、高12-15厘米的畦,畦溝寬25-30厘米,畦面成龜背形,每公頃用375-450千克鈣鎂磷肥撒於畦面,再用畦溝碎土將其蓋於畦面。
徠田間管理
間苗與定苗:石香薷出苗后,須及時間苗,間密留稀,間弱留強。一般當苗高5厘米左右時進行第1次間苗,以後依生長狀況再進行2-3次,苗高10厘米時進行定苗。
中耕除草:石香薷整個生長期中耕除草4-5次,出苗后要及時拔草,見草就拔,以拔小、拔了為原則,防止雜草與石香薷爭奪養分,注意不要傷及根系。
施肥:石香薷生育期較短,應及時追肥,以在機肥為主,並注意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以條施為好。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待苗高5-10厘米時進行第1次追肥,每公頃用尿素75千克;第3次於抽穗前進行,每公頃用尿素120-150千克,撒於畦面,或將尿素溶於水中澆施,每100千克水用尿素1-1.2千克。以後視苗生長狀況,適當追施肥料。
灌溉排水:石香薷喜濕,但又怕根系積水。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如降雨量過大,應及時開溝排水,避免田間積水。石香薷開花前後是需水量最多的時候,如遇乾旱,應適當灌水,以保障水分供應充足。
採收加工
春播於8月中下旬,夏播於9月上中旬,當石香薷生長到開花盛期時採收,其揮髮油含量最高。割取地上部分,置於通風乾燥的乾淨場地上陰乾,捆紮成小捆。藥材以葉片肥厚、香氣濃郁、色綠質嫩、花穗多者為佳。
中國民間用全草入葯,治中暑發熱、感冒惡寒、胃痛嘔吐、急性腸胃炎、痢疾、跌打瘀痛、下肢水腫、顏面浮腫,消化不良、皮膚濕疹搔癢、多發性癤腫,此外亦為治毒蛇咬傷要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