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紋墨頭魚

條紋墨頭魚

條紋墨頭魚,底層魚類,生活于山澗溪流,個體較小。雖肉味鮮美,但數量較少,無多大經濟價值。具1對吻須的墨頭魚類。吻略尖,其前端兩側有兩個特大珠星。鼻孔前不凹陷。口下位,較小。吻皮向腹面擴展覆蓋上頜外面,其邊緣分裂成流蘇狀。

形態特徵


條紋墨頭魚
條紋墨頭魚
條紋墨頭魚,具1對吻須的墨頭魚類。吻略尖,其前端兩側有兩個特大珠星。鼻孔前不凹陷。口下位,較小。吻皮向腹面擴展覆蓋上頜外面,其邊緣分裂成流蘇狀。體棕色,背部棕黑色,腹部黃白色,鱗片中央有一灰黑色斑塊;各鰭棕黑色。在繁殖季節,雄魚的吻部、頰部及頭部均披有白色珠星狀的細小顆粒,用手摸之有明顯的粗糙感。雌魚個體始終大於雄魚,且腹部較飽滿。體長,背隆起,向後逐漸平直。口下位,吻尖突,吻皮肥厚,吻邊緣深裂成10餘條流蘇,流蘇上有許多小乳突。上下頜具角質銳緣。須2對。背鰭無硬刺。
大眼卷口魚全長25厘米,頭短而寬。吻圓鈍。下唇邊緣和腹面有許多短須狀突起。上頜尖,與吻皮分離;下頜圓,與下唇分離。眼大。體暗綠色,背及頭部色深,腹部白色,各鰭灰色,分佈區狹窄,僅西江水系的左江邕江柳江的部分地區。多生活於底質為石礫石、清澄的水體中。個體小,常見個體以100克左右較普遍。

生長特點


生長緩慢,體型比東坡墨頭魚為小,最大個體僅達30厘米左右。但體內富含脂肪,肉味極鮮美,產區視為名貴魚類。產地漁民常直接將魚放在火上烤而食之,更具原始的風味。產量不高,僅在原產地有較高的價值。底層魚類,生活于山澗溪流,個體較小。雖肉味鮮美,但數量較少。

識別特徵


條紋墨頭魚
條紋墨頭魚
條紋墨頭魚,體粗短,前部略呈圓筒形,民部側扁,腹部平坦。頭中等大,較寬.頭寬大於頭高。吻端略尖,鼻孔前方有一極深的凹陷,形成褶溝,將吻分為上下兩部分(幼魚不明顯),上部向前伸展,形成多少懸空的遊離額突.上具粗大珠星。下部前端為吻突,略上翹,吻端及兩側各有一卵卯圓形區域,上具錐形珠星(有些個體卵圓形區域不顯著)。吻皮向腹面擴展,覆蓋於上頓外表.具細小乳突,邊緣分裂成流蘇狀,在口角處與下唇相連。口下位,橫裂。
上下須具角質薄鋒。上唇消失。下唇寬厚,形成橢圓形吸盤,中央為光滑肉質墊,周緣為遊離薄片,被細小乳突。薄片前部窄.與肉質墊之間有一溝相隔,兩側與后緣寬,與肉質墊之間無明顯界限。須2對,吻須較眼徑為短,口角須更短小。眼側亡位,位於頭的後半部。眼間呈弧形,其寬為眼徑的2倍以上;眼後頭長大於吻長之半。鰓蓋膜在眼后緣下方與峽部相連,鰓扎間距太子口寬的2/3。鱗中等大,腹面鱗片僅在胸鰭基前部退化埋於皮下,腹鰭基部具長形腋鱗。側線完全,平直。背鰭外緣微凹,背結起點至吻端較至尾鰭基的距離為近或相等。胸、腹鰭接近腹面水平。胸鰭等於或超過頭長。腹鰭末端后伸達到或超過肛門。肛門靠近臀鰭起點c臀鰭后伸不達尾鰭基.外緣微凹。

生活習性


屬於定居性魚類,喜歡生活於河床寬闊、流速大、江中多深潭、水質清澈的石底深水河段以及通泉水的石洞中;以淡水殼菜和蜆科類為主要食物,也吃一些淡水海綿、藻類及有機碎屑、水生昆蟲、水蚯蚓等,每年春季至秋初為其繁殖季節,大批產卵在夏季。產卵場所多分佈在其生活、棲息的水域中,產卵處水流急湍、深潭眾多;卵多粘附於石頭、沙礫等物的間隙中,卷口魚幼魚階段生長較快,成魚較慢。常見個體為150~500克,最大個體可重達1千克。
經常棲息於江河、山澗水流湍急的環境中,以其碟狀吸盤吸附於岩石上,營底棲生活。食物中多為著生藻類,常混以泥沙。成熟較早,產卵期為早春,產卵須有流水條件,故多在洪水期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