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束

漢語詞語

約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uē shù,意思是指有纏縛,束縛,限制,管束,處罰等意思。古有盟約之意,如《戰國策·燕策》:“堅明約束。”中約束一詞。

引證解釋


● ● 管束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日夜籌思,沒有別的法子,只好自己約束百姓。」近意詞:管制、管束、拘束、束縛反意詞:放任、放縱
● ● 約定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上:「無文書,以言語為約束。」
● ● (3) [oath (treaty) of alliance] 盟約,規約堅明約束。——《戰國策·燕策》遵上之約束。——清· 洪亮吉《治平篇》
約束[漢語詞語]
約束[漢語詞語]

基本解釋


1.[Bind;Commit] 束纏。
2.[Check;Restrain;Control;Restrict]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範圍。
3.[Oath (treaty) of alliance] 盟約,規約【古今異義】
堅明約束。——《戰國策·燕策》
遵上之約束。——清· 洪亮吉《治平篇》

詳細解釋


1、辭彙原意:將絲纏繞成一束的動作稱為“約”,纏繞好的絲即為“束”;引申為制約、控制等意。
李二和《日本文化與中國》:“封建階級宣揚天子“受命於天”,是上天委任於人間的代理人,一切人都應受天命約束。古代中國的這種天命思想傳入日本后,日本人遂也就稱自己的國王為“天子”了。”
2、纏縛;束縛。
①《莊子·駢拇》:“約束不以纆索。”《楚辭·離騷》“索胡繩之纚纚”漢王逸註:“紉索胡繩,令之澤好,以善自約束,終無懈倦也。”
②宋歐陽修玉樓春》詞之十四:“紅絛約束瓊肌穩,拍碎香檀催急袞。”
3、限制;管束。
①《史記·六國年表序》:“矯稱蠭出,誓盟不信,雖置質剖符猶不能約束也。”
②唐羅隱《讒書·市賦》:“非信義之所約束。”
③宋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祝融先驅 海若 藏,約束蛟鱷如驅羊。”
④《睢州志·名臣·袁可立傳》:“可立移檄撫定之,復具疏促以渡海,諸將斤斤受約束焉。”
⑤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十:“必有大山當其沖,約束河伯難為災。”
4. 規章;法令。
①《文子·上義》:“約束信,號令明。”
②《史記·曾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③宋蘇軾《杭州謝放罪表》:“職在承宣,當遵三尺之約束;事關利害,輒從一切之便宜。”
④《明史·梁震傳》:“至則下令軍中,申約束。”
⑤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田)穰苴候至日影移西,軍吏已報未牌,不見庄賈來到,遂吩咐將木表放倒,傾去漏水,竟自登壇誓眾,申明約束。”
⑥明 施耐庵《水滸》第七十回《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吳用便道:"願請兄長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