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水槽
古羅馬水槽
古羅馬水槽又稱為加爾橋,跨越那爾河,將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噴泉和私人住宅。它是羅馬人為文明和衛生的生活條件所作的一項重要貢獻。羅馬人開鑿建造加爾橋,是為了一個明確實用的目的—運輸淡水。加爾橋的建成與使用有近500年時間,至今保存良好。它是羅馬水道橋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加爾橋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結構上,都充分體現了羅馬帝國建築的輝煌氣勢和精湛的工藝技能,被人們譽為建築上的“最崇高的樂章”。
建築名:古羅馬水槽
橫跨山谷的古羅馬水槽
英文名:Pont du Gard
法文名:Pont du Gard
國家:法國
類型:文化遺產
古羅馬水槽
古羅馬水槽的結構圖
在奧古斯都全盛時期,當時古爾南邊的尼姆是在羅馬的統治之下。奧古斯都在此建立了一個城鎮,公元前19~20年,阿格里巴佔有這個城鎮及周邊地區。當時,城內有許多天然泉水,但要保證城內居民的飲用水得到足量的供應,還必須從尼姆以北50公裡外修建渠道,將泉水運送到目的地,加爾橋便是這一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許多渠道是修在地下的,經過周密謹慎的計算和設計,使其有高低不平的段落。這就是運用一個簡單的地勢落差避免了安裝、設置壓力系統來排除水流動過程中的障礙和促進水流動的動力。位於地表的一段橫渠需跨越加爾河(附近約21公里處),於是加爾橋被建造。它是這輸水管道的一部分,當然,也是跨越加爾河的通道,供敞蓬雙輪馬車、行人通行。
加爾河上的古羅馬水槽
令人驚奇的是底層6個拱門中,只有一個跨越了加爾河,而且每層的拱門都不是一樣的,同時加爾橋也不是成90度直角跨越加爾河。
在現代人看來,所有的城鎮和住房都必須有良好的供水系統。2000年前的古羅馬人有著同樣的想法。每建造一座新城市,古羅馬人都建造水渠,引水供應城市。
在法國尼姆,陳舊的供水系統已不能滿足古羅馬人新建城市的需要。於是主管古羅馬供水工程的馬庫斯·阿格里帕修建了一條水渠,把50千米外的泉水引到城裡。
古羅馬人按慣例將這條引水渠道埋入地下,可是在某個地方該水渠必須越過加爾河峽谷。古羅馬人在這裡建造了宏偉的加爾橋。它長269米,在高出河面49米的地方引水越過谷地。
在尼姆的城牆內,人們仍能見到一個圓形水池。它帶有一個沉澱槽以及一系列閘門和出水口。這些設施曾在需要時用於將水引到城市的供水系統。
近觀古羅馬水槽
政府的保護對象
1973年又依據法國《1930年法》以環境保護名義將其列為環境建築,1984年法國政府又以“加爾橋”的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85年7月獲得批准。2000年,法國政府對加爾橋進行範圍更廣的遺址保護工程計劃,在橋的附近劃出15公頃土地,作為反映加里格植被(地中海沿岸植被)形態,供遊人參觀。人們可以在橄欖樹和橡樹林中散步,通過音響解說和實景模型來了解這一地區的農牧業生產、村落和文化歷史概貌。
對於加爾橋的保護,針對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和環境特點,法國有關部門和專家提出了特殊的理念,即:與世界文化遺產相稱的高檔次文化歷史遺址保護,同時尊重當地人的傳統生活習慣,如:參觀者可免費進出該遺址公園,可以在河裡游泳、在河灘或樹林里野餐等。但停車場、博物館收費。
在設施配備上,新建的博物館為控制高度,完全隱藏在主要景區之外的樹林中,主展廳設在地下。整個遺址區域沒有架空電線和路燈,主景區即加爾橋完全呈現其2000年前的原狀。為鼓勵社會各界傾力幫助文物古迹的保護,法國政府專門制訂了捐贈條例,任何個人和企業都可以通過捐贈或提供合作的方式,為保護歷史文化遺址貢獻力量。
古羅馬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