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

Society of Physics Students

S徠ociety of Physics Students,簡稱SPS,中文譯名為大學生物理學會,是一個面向物理學習者的專業性學術組織,隸屬於美國物理聯合會(AIP),旨在鼓勵和幫助大學生更好的融入物理科學領域。

說明


1.《軟體產品規格說明》
2.SPS可被用於訂購可執行軟體和/或對應於該CSCI的源文件。它是針對該CSCI的基本的軟體支持文檔。注意,不同的組織對軟體的訂購和移交有著不同的策略。這種策略應在使用這個文檔之前決定。

規格說明


1引言
本章應分成以下幾條。
1.1標識
本條應包含本文檔適用的系統和軟體的完整標識,(若適用)包括標識號、標題、縮略詞語、版本號、發行號。
1.2系統概述
本條應簡述本文檔適用的系統和軟體的用途。它應描述系統與軟體的一般性質;概述系統開發、運行和維護的歷史;標識項目的投資方、需方、用戶、開發方和支持機構;標識當前和計劃的運行現場;並列出其他有關文檔。
1.3文檔概述
本條應概述本文檔的用途與內容,並描述與其使用有關的保密性與私密性要求。
2引用文件
本章應列出本文檔引用的所有文檔的編號、標題、修訂版本和日期。也應標識不能通過正常的供貨渠道獲得的所有文檔的來源。
3需求
本章應分為以下幾條,規定必須滿足的需求,以實現軟體交付和建立另一軟體實體,以使其被認為是該CSCI的一個有效拷貝。
註:本章將軟體自身作為被認為是CSCI的一個有效拷貝軟體實體所必須匹配的準則。被更新的軟體設計不作為需求,而被放在第5章,僅作為用於修改、增強或其他支持該軟體時所使用的信息。如果此規格說明的任何部分被置於需方配置的控制之下,只應限於第3章。建立產品基線的是軟體自身,而不是軟體的設計說明.
3.1可執行軟體
徠本條應通過引用所附的或其他形式提供的電子媒體給出CSCI的可執行軟體,它應包括在目標計算機上安裝和操作該軟體所需的批處理文件、命令文件、數據文件或其他軟體文件。為使一軟體實體被認為是CSCI可執行軟體的有效拷貝,它必須精確匹配這些文件。
3.2源文件
本條應通過引用所附的或其他形式提供的電子媒體給出該CSCI的源文件,它應包括重新產生CSCI的可執行軟體所需的批處理文件、命令文件、數據文件或其他文件。為使一軟體實體被認為是該CSCI源文件的有效拷貝,它必須精確匹配這些文件。
3.3打包需求
(若有)本條應陳述打包和標記CSCI拷貝的需求。
4合格性規定
本條應陳述用於證明給定軟體實體是CSCI有效拷貝要使用的方法。例如,針對可執行文件所使用的方法可以這樣制定,即3.1條中引用到的每個可執行文件在當前所討論軟體中有相同命名的對等實體,並且可通過按位比較、檢查和、或其他方法表明每個這樣的對等實體和對應的可執行文件是相同的。針對源文件所使用的方法是與3.2條中引用的源文件進行比較。
5軟體支持信息
本章應分為以下幾條提供為了支持CSCI所需的信息。
5.1“已建成”軟體設計
本條應包含描述“已建成”CSCI設計的信息,或引用包含此信息的一個附錄或其他可交付的文檔。(若適用)此信息應與軟體(結構)設計說明(SDD)、介面設計說明(IDD)和資料庫(頂層)設計說明(DBDD)所要求的信息相同。如果這些文檔或其等價物要隨“已建成”CSCI交付,本條應引用它們。否則,此信息應在本文檔中提供。可以引用頭文件、註釋、源代碼清單中的代碼提供的信息,此處無需重複。如果SDD,IDD或DBDD是以附錄的形式提供的話,無需變更其條號與頁碼。
5.2編譯/建立過程
本條應描述從源文件創建可執行文件和準備向固件或其他分佈媒體中載入可執行文件所要使用的編譯/建立過程,或引用描述此信息的附錄。應指定所用的編譯程序/彙編程序,包括版本號:其他所需的軟、硬體,包括版本號;要使用的設置、選項或約定;和編譯/彙編、連接和建立CSCI和包含CSCI的軟體系統/子系統的過程,包括對不同現場、配置、版本的變更等。CSCI級之上的建立過程可以在一個SPS中給出,而在其他SPS中引用。
5.3修改過程
本條應描述修改CSCI必須遵循的過程。(若適用)包括或引用下述信息:
a.支持設施、設備和軟體,以及它們的使用過程;
b.CSCI所使用的資料庫/數據文件,以及使用與修改它們的過程;
c.設計、編碼、及其他應遵循的約定;
d.(若有)與上述不同的編譯/建立過程;
e.應遵循的集成與測試過程。
5.4計算機硬體資源使用
本條應描述“已建成的"CSCI對計算機硬體資源(如處理器能力、內存容量、輸入/輸出設備能力、輔存容量和通信/網路設備能力)的量化的使用情況。應覆蓋包括在CSCI使用需求中的、影響CSCI的系統級資源分配中的、或軟體開發計劃中的所有計算機硬體資源。如果一個給定的計算機硬體資源的所有使用數據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如在一個SPS中,則本條可以引用它。針對每一計算機硬體資源,應包括:
a.得到滿足的CSCI需求或系統級資源分配(到CSCI需求的可追蹤性可在6.c中提供);
b.使用數據所基於的假設和條件(例如,典型用法、最壞情況用法、特定事件的假設);
c.影響使用的特殊考慮(例如虛存的使用、覆蓋、多處理器或操作系統開銷的影響、庫軟體或其他的實現開銷等);
d.所採用的計量單位(例如處理器能力百分比、每秒周期、存儲器位元組數、每秒千位元組等);
e.所進行的評估或計量的級別(例如軟體配置項、CSCI,或可執行程序)。
6需求的可追蹤性
本章應包括:
a.從每一CSCI源文件到它所實現的軟體配置項的可追蹤性;
b.從每一軟體配置項到實現它的源文件的可追蹤性;
c.從5.4中給定的每一計算機硬體資源使用計量到它所涉及的CSCI需求的可追蹤性。(此可追蹤性也可在5.4中提供);
d.從有關計算機硬體資源使用的每一CSCI需求到5.4中給定的使用計量的可追蹤性。
7註解
本章應包含有助於理解本文檔的一般信息(例如背景信息、辭彙表、原理)。本章應包含為理解本文檔需要的術語和定義,所有縮略語和它們在文檔中的含義的字母序列表。
附錄
附錄可用來提供那些為便於文檔維護而單獨出版的信息(例如圖表、分類數據)。為便於處理,附錄可單獨裝訂成冊。附錄應按字母順序(A,B等)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