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m27的結果 展開

m27

天文星雲

M27(也稱為NGC6853)為是一個位於狐狸座的行星狀星雲,距離地球1227光年,赤經為19 59 36.340,赤緯為+22° 43′ 16.09″ 。因其呈球狀擴展的氣體並不均勻,在東西方向氣體十分稀薄,形似啞鈴和蘋果核,因而又叫啞鈴星雲、蘋果核星雲。M27是第一個被人們分辨並觀測到的行星狀星雲,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行星狀星雲之一,於1764年被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也譯為梅西葉)發現並編入《梅西耶星表》。M27亮度大約為7.5等,直徑約為8′,結構清晰,是小型望遠鏡和雙筒望遠鏡觀測的好目標。

簡介


哈勃拍攝的M27局部
哈勃拍攝的M27局部
行星狀星雲是一些恆星演化到晚期所形成的星雲。太陽在壽終正寢的時候,可能也會形成這類星雲。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M27特寫,顯示了氣狀結的細部結構。在照片中還可見到許多年輕的亮星,以及一片片的星際塵埃。

結構


M27
M27
啞鈴星雲外型類似類球面,且因為酷似啞鈴而得名。Moreno-Corral小組在1992年計算了它的膨脹率,發現每個世紀的膨脹率不會超過2″.3。根據這個結果,決定出啞鈴星雲的年齡上限不會超過14,600年。
M27是一個長橢形的行星狀星雲,我們的視角沿著其赤道平面。1970年,Bohuski,Smith和Weedman發現其膨脹速度為31km/s,由此可知其半短軸約為1.01−0.11光年,並可推測出星雲的運動學年齡約為9,800−1,100年。

結點


就像其他距離較近的行星狀星雲一樣,啞鈴星雲也擁有結點。它的中心由黑暗的物質與明亮的結點所組成,這些結點並且連結著黑色的尾巴。這些結點較常以對稱的黑尾的模樣出現,而不是不規則的。就像螺旋星雲與愛斯基摩星雲一樣,結點前的所產生的光亮是因為局部光遊離的緣故。

中心恆星


ESO拍攝的M27
ESO拍攝的M27
啞鈴星雲的中心恆星是一顆白矮星,半徑約為0.055±0.02R☉(太陽半徑),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白矮星。科學家Napiwotzki在1999年則估計這個白矮星的質量是0.56±0.01M☉(太陽質量)。

觀測指南


M27位於的狐狸座位於天箭座和天鵝座之間,天箭座又與天鷹座相鄰。M27的大致位置在夏季大三角中天津四和河鼓二(牛郎星)的連線上,天箭座γ以北約3°的位置,夏秋季節都是觀測M27的好時間。M27本身較亮,但肉眼仍不可見,適合使用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m27
m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