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淡竹的結果 展開
- 禾本科剛竹屬植物
- 浙江淡竹
淡竹
禾本科剛竹屬植物
淡竹(學名: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是禾本科,剛竹屬植物,竿高可達12米,粗可達5厘米,節間長可達40厘米,壁薄,厚僅約3毫米;竿環與籜環均稍隆起,籜舌暗紫褐色,籜片線狀披針形或帶狀,葉耳及鞘口繸毛均存在但早落;葉舌紫褐色;葉片下表面沿中脈兩側稍被柔毛。花枝呈穗狀,鱗片狀苞片;佛焰苞無毛或一側疏生柔毛,小穗狹披針形,小穗軸最後延伸成刺芒狀,節間密生短柔毛;筍期4月中旬至5月底,6月開花。
分佈於中國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各地,也是常見的栽培竹種之一。1926年由南京引入美國栽培。
該種筍味淡;竹材篾性好,可編織各種竹器,也可整材使用,作農具柄、搭棚架等。
淡竹
末級小枝具2或3葉;葉耳及鞘口繸毛均存在但早落;葉舌紫褐色;葉片長7-16厘米,寬1.2-2.5厘米,下表面沿中脈兩側稍被柔毛。
花枝呈穗狀,長達11厘米,基部有3-5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5-7片,無毛或一側疏生柔毛,鞘口繸毛有時存在,數少,短細,縮小葉狹披針形至錐狀,每苞內有2-4枚假小穗,但其中常僅1或2枚發育正常,側生假小穗下方所託的苞片披針形,先端有微毛。小穗長約2.5厘米,狹披針形,含1或2朵小花,常以最上端一朵成熟;小穗軸最後延伸成刺芒狀,節間密生短柔毛;穎不存在或僅1片;外稃長約2厘米,常被短柔毛;內稃稍短於其外稃,脊上生短柔毛;鱗被長4毫米;花藥長12毫米;柱頭2,羽毛狀。筍期4月中旬至5月底,花期6月。
變竹(變種)(河南農學院學報)
該變種與淡竹的區別在於幼竿無白粉或微被薄白粉,分枝以下各節的籜鞘背面具雲霧狀淡褐色縱長斑紋。
分佈於中國河南博愛、沁陽等縣。模式標本采自鄭州河南農學院竹子栽培園。
筠竹(栽培型)(植物分類學報)
該變種與淡竹之不同處在於竿漸次出現紫褐色斑點或斑紋。
分佈於中國山西、陝西和河南等省。模式標本采自鄭州河南農學院竹子栽培園。筍味淡;竿色美觀,篾性韌,緻密,為河南博愛“清化竹器”的原材料,適宜編竹器及工藝品。
淡竹有怕強風,怕嚴寒,喜光的特點,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下,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溫度10℃以上,極端最低溫度不得超過-20℃,適宜生長在中性或微酸、微鹼性土壤。
分佈於中國產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各地。1926年由南京引入美國栽培。模式標本采自美國。
淡竹
對於淡竹栽培來說,建園質量的好壞,一個園子建好了,就等於成功一大半。發展淡竹園,可選擇背風、向陽山麓,緩坡、村莊附近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進行栽植,瘠薄粘重的土壤不宜栽植。
淡竹建園的時間是春季,地溫穩定在5℃以上時,首先要施肥整地。為了培肥地力,在建園地挖深度為30厘米、寬度為30厘米的條狀溝,溝與溝之間距離1米左右,挖好溝后在溝底施足基肥,平均使用土雜肥75000千克/平方米,磷肥900千克/平方米,以滿足淡竹生長需求。
母竹在栽植前,為減少水分蒸發,保證營養充足,使淡竹能夠正常生長,一般要進行修剪,每株竹子留三四個枝節為宜。挖母竹時,在竹子20-30厘米處開挖,保持母竹地下莖的完整。將修剪好的母竹,可以直接種在挖好的定植溝里。挖栽植坑長寬以1米見方為好,深40厘米左右。栽后踏實,使土壤與地下莖接觸緊密,母竹與母竹之間的株行距為1米×2米。
栽植后一定要保持土壤的濕潤,特別是在出筍期,或幼竹旺盛生長期,要保證及時灌水。對新栽植的竹子,每天上午9-10點,下午3-4點要定時對竹葉進行噴水,在夏季移栽時,要採用遮陽網進行遮陰。移栽時,若管理不當,會出現“假死現象”,所謂假死,就是新栽植的竹葉,部分或全部出現脫落,但只要竹干始終保持鮮綠色,這時注意保濕,仍能重新發芽,並長出新葉。竹子較喜濕,但也怕水澇,因此乾旱時要注意及時灌水,在雨季要及時挖溝排水。
在栽植時,要剪除一部分枝條,並摘除部分葉片,尤其要剪去衰老的葉片,減少水分蒸發,確保成活。由於淡竹的根系較淺,新栽的容易倒伏,特別是春天風大,因此,移栽后,要綁桿固定,及時用小竹桿把整個建園地的母竹連接起來,變成結實的框架結構。在澆水或雨後,要及時對斜歪的母竹進行培土扶正。
主要蟲害有竹蚜、竹小蜂、竹金黃鐮翅野螟、竹織葉野螟、竹灰球粉蚧、竹卵圓蝽、青脊竹蝗等,要及時噴葯防治。主要病害有叢枝病和煤污病,要加強栽培管理,增強竹間的通風透光性,增強其抗病蟲的能力,對於煤污病主要是防治蚜蟲,可用65%的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0到1500倍液。病害在發病初期可用波爾多液或多菌靈等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
竹林姿態,婀娜多姿,竹筍光潔如玉。適於大面積片植,也可製作小品,適用於庭園觀賞。多於宅旁成片栽植,以供實用;亦可防風,並綠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