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渭橋遺址
東渭橋遺址
東渭橋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高陵縣耿鎮白家嘴村渭河南岸2.6公里處,北接渭北,南通長安,是唐渭河三橋之一,是唐代(618年—907年)都城長安城通往渭北的重要通道。
1967年當地群眾在挖土取沙時發現了《東渭橋記》殘碑1方,據碑載,東渭橋建於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由京兆尹主持修建。
陝西省文管會和高陵縣文化館於1978、1980年兩次對遺址進行調查,1981年9月至1982年10月聯合對遺址進行了鑽探和發掘,在橋址的北部、中部和南部開探方24個,探坑2個,發掘面積為7834平方米。據鑽探資料,唐東渭橋遺址的範圍東至白家嘴村邊,西至算劉村與白家嘴村交界處,南至馬坊村邊、北至耿鎮公路旁,橋址總面積約為20000平方米。據田野發掘資料,現存遺址長548.8米、寬11米。在橋址南端探出一條用石頭鋪設的道路,路殘長約160米、殘寬1 2-20米。在橋址北部、中部、南部的探方和探坑內發現木樁22排、計418根,分水金剛牆四處。橋基用青石條砌成,青石條一般長1米,寬0.5米,厚0.2米,間以鐵栓板連接。
同時還出土有木樁、鐵栓板、鐵釘、墨玉片、開元通寶等文物。尤以墨玉片最為珍貴,現為國家3級文物,收藏於高陵縣文化館。
東渭橋規模宏大,結構複雜,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它是連接渭河兩岸的一條紐帶,通往長安城的咽喉,在戰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唐德宗時(公元780一805年),朱泚叛亂,佔據長安,德宗出奔奉天(今陝西乾縣)避難,西平郡王李晟曾在此屯兵,與渾部隊互相接應,攻入長安、平定了叛亂。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大將朱溫也屯兵東渭橋。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義昌軍節度使王處存、鄜延節度使李孝昌、夏州節度使拓跋思恭等進攻起義軍,亦曾在此屯兵。東渭橋的得失,關係著唐長安城的安危,故向為兵家必爭之地。
日本平安時代著名僧人靖益僧圓仁隨第十八次遣唐使就是從東渭橋進入長安城的,圓仁在他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對東渭橋有詳細的記載。1989年《長安古橋交流文物展》在日本展出,東渭橋出土文物(東渭橋記、木樁)也予以參展,引起了日本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近年來,日本友人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東渭橋作為中日友好交往的象徵已載入史冊。
渭河貫穿於八百里秦川,這裡曾是周、秦、漢、唐的文化發祥地,漢唐時的長安,都位於渭河的南部,而連接渭河南北的橋樑——東渭橋,無疑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東渭橋距今渭河河道有五里之遙,這就說明從唐開元年間距今不到1300年的時間渭河向北遷移了五里,這對於研究渭河河道的變遷,治理渭河,無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001年6月25日唐東渭橋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