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ckleton
愛爾蘭探險家
薩克里頓(Shackleton)這樣定義“非自願失業”和“自願失業”:非自願失業是“即使個人願意接受比當前就業的具有相似資格的工人更低的工資或更惡劣的條件時,他們仍然不能找到工作”;自願失業者則是“他們寧願選擇不工作也不願參加他們能獲得的可勝任的工作,因為工資或其它工作條件同不工作的選擇相比,缺乏吸引力”。歸納起來,所謂自願性失業,是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實際工資超過了其邊際生產率,或在現行的工作條件能夠就業、但不願接受此工作條件而未被雇傭所造成的失業。
冒險 1915年,英國探險家Ernest Shackleton第三次遠征南極,他的“堅韌號”在南極威德爾海面被冰塊困住。Shackleton和他的27名船員乘坐救生艇在南大西洋上漂流了18個月。當再一次抵達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時,Shackleton的船員只剩下五人。他們再次出發求援,16天後,他們到達了南喬治亞島,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Shackleton率領他的隊員翻越了這座綿延160公里,海拔2.745米被冰雪覆蓋的高山,並終於在Stromness獲救。
堅韌號船員創造了二十世紀最激動人心的生還奇迹,而Shackleton在南喬治亞島45公里的行走也成為世界上最經典的徒步線路。穿越南喬治亞島的行程是如此美麗而神奇,而這整個行程所耗費的體力不會比滑四天雪更累。英國探險家Ernest Shackleton爵士多次前往極地探險,但都沒能成功完成抵達南極點的目標,他最為後人留念的反而是一次失敗的遠征-他帶領探險隊的27名隊員在極地700多天的求生經歷。
西元1914年,英國皇家探險隊派出由Ernest Shackleton領導的探險隊,搭乘The Endurance(堅忍號)南下,企圖創造徒步穿越南極洲的記錄,這支包括醫生、船員、科學家、氣象學家、木匠等28人的隊伍,搭乘著The Endurance在同年的12月5日從阿根廷南端的 South Georgia捕鯨站,正式向南極大陸出發,不料二個多月後,在南緯74度附近被浮冰圍困(距南極大陸尚有144公里),困在冰里的The Endurance與探險隊隊員被Weddell Sea的流冰帶往北方,離原先就要抵達的目的地愈來愈遠。8個月後,The Endurance終在浮冰群的擠壓下破裂毀壞,棄船逃生的隊員不得不在冰上紮營,獵食海豹與企鵝,展開一場與大自然搏鬥的雪地求生。
1916年4月9日,一行人在浮冰漸融、碰撞的威脅下,分坐三艘無遮蓬的木造救生艇,冒著被極地風雪巨浪吞噬的危險,花了七天的時間滑到附近最近的島嶼-Elephant Island,這是探險隊出發后首次踏上陸地。八天後,身系探險隊員安危的Shackleton決心冒險到800里遠的South Georgia捕鯨站,也就是探險隊當初出發的地方求救。
搭著由救生艇改造、長22呎半的James Caird,Shackleton和五位隊員展開充滿未知與危險的航行,17天後他們終於由South Georgia的西邊上岸,不過,預定中的捕鯨站卻是位於島的另一邊,幾經磨難的James Caird已無法航行,放心不下仍在Elephant Island待援的22個隊員,Shackleton和兩位同伴決定翻過冰天雪地的高山到捕鯨站求救,這又是另一次體能極限的挑戰,三人不眠不休的走了36個小時,終於見到久違的人類同胞,成功救出其他的隊員28人全部獲救。
為了貼近Shackleton的雪地歷險,NOVA製作小組於1999年派出了一支探險小組,循著當年的航線親眼見證Shackleton和他的隊員們曾面對的險惡環境;2000年時更召集三位登山好手,從South Georgia當年James Caird登陸的地點,一歩歩穿越內陸滿是冰河地形的高山,實際體會Shackleton等三人冒著生命危險,一心一意到捕鯨站求救的艱辛。
只是,現今的工作人員們使用的是先進的儀器和登山裝備,實在很難想像80多年前的Shackleton和同伴們是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在極地生活22個月,當然,Shackleton永不放棄的樂觀信念與勇氣,還有卓越的領導能力,絕對是全部隊員獲救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