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大鐘的結果 展開

大鐘

穴位

簡介


● Dàzhōng KI4
● 來源:《靈樞·經脈》
● 別名:太鍾
● 歸經:足少陰腎經
● 功效:益腎調經,利水消腫,通調二便,清熱安神,平喘
● 屬性:絡穴

穴名釋義


● 大,大小之大;鍾,通“踵”,即足跟,此處也有匯聚之意。本穴為足少陰大絡別注之處,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跟區,內踝後下方,跟骨上緣,跟腱附著部前緣凹陷中。

簡便取穴

● 坐位,足踩地,可見明顯內踝尖,其與跟腱之間的凹陷為太溪(KI3)穴,直下1橫指處即為水泉(KI5),沿太溪與水泉連線的中點向跟腱方向推,可觸及一凹陷,即為此穴。
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簡便取穴中的1橫指即“1寸”,可採用指寸定位法中的拇指同身寸比量取穴,伸直拇指,拇指指骨關節橫紋兩端之間的距離作為1寸。需要說明的是,指寸定位法在應用時較為便利,但取穴的準確性稍差,且操作時應以被取穴者自己的手為準。由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與手的比例不完全成比例,因此,指寸定位法必須在骨度分寸的基礎上運用,而不能以指寸全部量取全身各部,否則長短失度。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跖肌腱和跟腱的前方,跟骨。
● 淺層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有脛神經的跟骨內側神經。

主治


● 足跟痛,腰脊強痛。
● 二便不利,尿瀦留,腹瀉。
● 精神分裂症。
● 咽喉腫痛,咳血,哮喘。
● 月經不調,遺精。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0.5~0.8寸;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1~3分鐘。
● 灸法:艾條灸5~10分鐘。

古籍摘要


● 《靈樞·經脈》: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后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者也。
● 《針灸甲乙經·卷七》:瘧多寒少熱,大鐘主之。
● 《百症賦》:治疸消黃,諧后溪勞宮而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鐘而明。

常用配伍


● 配然谷、心俞,治咳血。
● 配關元、中極、歸來、三陰交、通里,治小兒遺尿。
● 配中極、三陰交,治遺尿、尿閉。
● 配八風,治足趾部疼痛。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
● [3] 劉乃剛。精準取穴不出錯. 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