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德全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賴德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二級教授,原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現任景德鎮陶瓷研究院名譽院長,賴德全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景德鎮市新聯畫院院長,景德鎮市藝術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曾多次參加全國性比賽並獲獎,其作品也被送往多個國家展出,並被其中一些藝術館收藏。專業人士以及媒體都對其有著高度的評價。

人物關係


人物簡介


賴德全,男,1955年出生於景德鎮。祖籍:江西贛州,1981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職工大學美術系。1993年經江西省職改領導小組評審,獲高級工藝美術師任職資格。原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現任景德鎮陶瓷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二級教授、賴德全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景德鎮市新聯畫院院長、景德鎮市藝術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賴德全同志從事陶瓷藝術30多年,擅長色釉、粉彩、指畫、民間青花裝飾。尤其他首創的釉上珍珠彩藝術裝飾工藝技術的研究開發,填補了景德鎮陶瓷釉上裝飾的一項空白。他的作品新穎別緻,既有鮮明的民族傳統特色,又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形成了個人獨特藝術風格。199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賴德全陶瓷藝術展》、中央電視台、北京等各大媒體相繼報道。
中華印象彩(一) 20張
中華印象彩(一)
賴德全的作品先後多次在全國性參展評比中獲得殊榮,共獲得金、銀、銅、一、二、三等獎49項,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暨精品大獎賽金獎六項,銀獎五項,銅獎八項,其作品珍珠彩《江山多嬌》、珍珠彩《圓韻》、釉里紅《醉蘭》還分別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他的作品還多次選送到日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香港、澳門、台灣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個展和聯展,反響十分熱烈。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先後出版發行了《賴德全陶瓷藝術》個人專集,《解放軍報》、《世界名人錄》刊載了他的傳記及作品。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江西電視台、美國和日本的電視台以及國內外報刊、雜誌等新聞媒體也對他及其作品做出了高度評價和介紹。2013年4月28日,賴德全到石家莊參加了由河北省收藏家協會、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與石家莊市博物館主辦,中瓷文化(石家莊)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御瓷丹青·雅集燕趙》景德鎮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其作品受到了大批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文/賴德全
景德鎮是一塊神奇的沃土,海納百川、博採眾長,集天下名窯之大成,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蘊,非遺技藝傳承,創新千年窯火生生不息,向世界講述著景德鎮故事。
中華印象彩(二) 20張
中華印象彩(二)
此次專著中華印象彩,也是為了拋磚引玉,給陶瓷工作者的一個啟示,思路決定於出路,繼承創新是永恆的主題。陶瓷藝術創新離不開原燃材料的運用及新時代的觀念。金屬氧化物和礦物質,起初它並無生命和意義,但經過陶瓷工作者的配製、設計、構思,經熱工燒成技術,氧化還原高溫變化,使之煥發出神奇的意境。似乎印象中的山巒起伏,雲霞變幻,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使之在火的藝術中產生可欲不可求的藝術臻品,體現了陶瓷藝術價值。採用中西交融的技法,豐富了陶瓷裝飾藝術,給人讀後回味無窮,具有蕩氣迴腸靈動之美感,使之印記腦海。這視覺的衝擊力,色釉燒成中的韻跡,人造寶石般的質感,色彩斑斕的窯變肌理,神韻及借料生情的創作構成,把陶瓷藝術裝飾形式上升一個新的領域。如此全新的概念和藝術表現產生的感效,我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華印象彩”。

藝術年表


1995年
景德鎮市人民政府授予賴德全同志全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1年
窯變鬥彩 20張
窯變鬥彩
景德鎮市人民政府授予賴德全同志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
2002年
被江西省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2004年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當選第一屆景德鎮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
2005年
賴德全為主創繪製,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製作的小口梅瓶《源》《脈》,已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名義,分別贈送給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親民黨中央黨部。
2006年
榮獲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殊榮。
榮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11年
經省評審領導小組研究所決定,被聘請為江西省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申報評審專家。
2013年
被授予“全國契約中國網路社會責任親善大使”。
2018年
珍珠彩作品 11張
珍珠彩作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創新力作中華印象彩《虹》瓷板在北京匡時秋拍拍出316萬。

獲獎情況

徠​1984年
賴德全同志參加開發青花都猜纏枝蓮49頭名族餐具新產品榮獲八四年江西省優秀新品獎。
1993年
現代高檔民間青花技術開發榮獲江西省科學進步獎二等獎。
1994年
賴德全同志被評選為全國工藝美術行業優秀技藝人員,其創作科研成果榮獲工藝美術行業優秀成果一等獎;賴德全同志您創作的“青花山水八頭和式餐具”作品在全國第五屆陶瓷藝術設計創作評比中榮獲一等獎;賴德全同志您創作的“色釉彩色秋韻曲美瓶”作品在全國第五屆陶瓷藝術設計創作評比中榮獲二等獎;
1999年
經國務院批准徵集收藏工藝美術珍品規定由賴德全創造的“陶藝圓韻珍珠彩”被收藏於中國工藝美術館;作品“故鄉夢”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作品“玉潔”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作品“民風”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銅獎;作品“醉蘭”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銅獎。
2000年
作品“傣家風情”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作品“鄉村金秋”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作品“秋江漁樂”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銅獎;作品“山鄉睡夢”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銅獎。
2002年
作品“林中”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作品“映日荷花”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作品“秋江漁樂”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銅獎;作品“高領村前的古樟”榮獲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賴德全陶瓷作品“釉里紅醉蘭”被中國歷史博物館世紀收藏工程珍藏。

藝術風格


賴德全通過對景德鎮陶瓷工藝的學習和繼承,對陶瓷材質有著深層次的認識,並且他不拘於古法,借鑒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嘗試新的裝飾技藝創作了一批批新穎別緻、頗具現代審美意蘊
潑彩作品 19張
潑彩作品
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陶瓷藝術創作中,他涉獵廣泛,青花、鬥彩、粉彩、色釉無一不研究探索。每一種都有這獨特的風格。他的青花釉里紅,色澤醇厚、發色純正,作品融筆意、詩情、畫理於一體,柔美中有雄渾之氣,其獨創的“一筆雙線”技法更是絕妙。他的結晶鬥彩釉面瑩潤光亮,色彩沉穩老辣,在技法上充滿了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氣息,非常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情趣。賴德全的陶瓷藝術觀念充滿了個性解放、夢幻意識、綜合情感等思想理念,使其作品平淡中見神奇、平凡中見獨特,充滿了張揚、生機、自然之美。

藝術平生


賴德全先後被評為景德鎮市優秀黨員、勞動模範、黨員藝術家先進個人、市政協委員,被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補貼”。他是一個充滿著神奇色彩的人,他的作品也同樣充滿著神奇的色彩,清新、瑩潤、典雅、柔和,令人耳目一新,愛不釋手。尤其他首創的釉上珍珠彩藝術裝飾工藝技術,填補了景德鎮陶瓷釉上裝飾的一項空白。不僅在中國的陶瓷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迹,同時也為祖國貢獻出一朵美麗的東方藝術奇葩。其作品珍珠《江山多嬌》、珍珠彩《圓韻》、釉里紅《醉蘭》分別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2005年5月由中共景德鎮市委策劃,賴德全為主創繪製,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製作的小口梅瓶《源》《脈》,已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名義,分別贈送給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親民黨中央黨部。除此外,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國性比賽中獲獎,並被選送到日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香港、澳門、台灣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個展和聯展。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也先後出版發行了《賴德全陶瓷藝術》個人專集,《解放軍報》、《世界名人錄》刊載了他的傳記及作品。
綜合裝飾 11張
綜合裝飾

藝術創新


噴、灑、澆、畫一步步的裝飾,對陶瓷那自然形成的優美肌理稍加整理,就把抽象境界引向了具象境界。江南水景中的叢林、細霧、晴光、嵐氣,都“能使人感到內中無盡的氣象”,令人回味無窮。這就是賴德全老師釉上珍珠彩帶給我們的獨特魅力。釉上珍珠彩是賴德全老師經過長期摸索和反覆試驗而創作出來的,填補了景德鎮陶瓷釉上裝飾的一項空白,為當代陶瓷藝術裝飾拓展了一個新的裝飾領域。他利用釉料的吸附性和流動性,在光潔的釉面上先做出一個澀面,然後配置了一種能耐800℃的低溫釉色,使其陰乾后成為吸收油質的粉層,形成一種視覺美和觸覺上的質感美。在裝飾技法上,運用噴、灑、澆、畫等技法,並以中國繪畫的韻律為骨幹,吸取西方水彩和油畫的長處形成“二重唱”,使其瓷面肌理優美,境界由抽象轉為具體,並且在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外又體現出了中西交融的藝術感染力。看了賴德全的瓷器就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法國啟蒙思想家迪斯內里說過的一句名言:“成功者的秘訣是始終如一的目標。”賴德全的目標在窯場,在熾熱的窯火里。因為窯火是最殘酷無情、最鐵面無私的裁判。它將嚴格的檢驗陶藝家創作思維的成敗,將取棄陶藝家的藝術生命。從彤焰窯火中誕生的不僅有陶瓷,也有陶人藝術思想理念。而今,身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賴德全是個忠實的窯火守望者。這一點從他堅毅睿智的目光中,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
新彩作品 3張
新彩作品

藝術人生


賴德全和絕大多數的瓷都新生代們一樣,也出生一個陶瓷世家。外公張志湯,是景德鎮近代陶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曾為蔣介石的“抗戰勝利紀念瓷”、新中國的“開國紀念瓷”出過作品,享譽瓷壇。賴德全自小寄住在外公家裡,常常支頤靜觀外公伏案作畫。就連外公登山寫生,他也經常地尾隨於后。有一次,媽媽笑嗔他像個“跟屁蟲”,他卻把頭一昂,挺著胸說:“我不是跟屁蟲,我要像外公一樣,做個大畫家。”張老十分喜歡這極賦慧根的小外孫,常常趁閑暇教他彈琴、下棋、練書法、繪圖畫。在賴德全八歲時,他的琴棋書畫已經小有名氣了,甚至外公與他下圍棋時,也要輸個五六子。每當這個時候,爺孫倆總要較個勁,連晚飯也不吃,常挑燈夜戰;外公是屢敗屢戰,外孫也是欲止不能。到後來,賴德全要故意輸一盤。這時,張老就把棋盤一推,撫著賴德全的小腦袋說:“走吧。我請你吃扁食(一種類似混沌的麵食)去。”說完,一老一小牽手出了家門。“一馬離了平涼界……”聽著老闆哼著戲腔而去。外婆無奈地嘮叨著:“嘿!瞧這爺孫倆!”
手指畫作品 4張
手指畫作品
十二歲那年,張老開始教賴德全畫瓷器,從運筆拉線條到山水構圖,從色彩搭配到意境表達,老的是傾心教授,小的是專心學。然而,時屆七十四歲高齡的張老畢竟感到了力不從心。於是,他把外孫帶到了摯友王雲泉家裡,求其授外孫以繪畫真諦。
從此後,賴德全一有空就到老師家去,臨摹畫冊,繪作小品,王老師也是淳淳善誘,誨人不倦。直到一九七六年,賴德全被招工進了新華瓷廠,領導無意中安排他到美研所拜王雲泉為師學藝。那一天,王老師一本正經的對賴德全說:“明天帶包茶葉來給我泡水。”第二天賴德全聽人指點,恭敬地向師傅敬茶。王老師呵呵地笑著說:“以前是‘干茶’(指有義父子之誼),而今喝了‘濕茶’(指有師徒之份),看來我倆還是挺有緣的。”就這樣,賴德全正式成了王雲泉的關門弟子。
他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景德鎮陶瓷職工大學,得到了王隆夫、施於人的教誨;也曾被秦錫麟等大師所垂青。在廣采博錄的基礎上,他一遍繼承傳統的精華,一邊潛心於現代陶瓷藝術的創作。先後在國際國內大獎賽中獲獎頻頻並聲譽鵲起。在同齡陶藝家相比中,他無愧於瓷壇中有數的佼佼者之一。

藝術評價


​賴德全的陶瓷藝術植根於中國畫基礎,重視筆墨意境。他不拘於古法,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敢於創新,於平淡中見神奇,在陶瓷史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景德鎮陶瓷學院名譽院長、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秦錫麟也對其進行了高度評價。
釉里紅作品 14張
釉里紅作品

作品欣賞


作品《春江雨後綠更翠》色澤明麗,畫面布局飽滿,青山秀茂,黑瓦白牆,江南水鄉盡收眼底。其運色隨心而至,揮灑淋漓,水漫趣生,遠山雲霧朦朧,形神不散,若潤含春雨,有過之而不及。雖筆墨有盡,然意韻卻無窮。觀之,如身臨其境,如痴如醉,好似進入返璞歸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