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泗州城

中國古代建築

泗州城位於今江蘇盱眙縣的淮河岸邊,唐代至明代,處於黃河與長江的漕運中心,有水陸都會之稱,管轄著江蘇、安徽的大片地區。曾經是歷史上淮河下游的一座重要都市,它扼守淮河兩岸及南北大運河由淮河入汴河的南埠岸,具有突出的戰略、交通和經濟位置。

泗州徠城始設於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黃河奪汴入淮,泗州城遭滅頂之災,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徹底被泥沙埋沒。

1986年以來,盱眙地方的有關部門和學者開始提出古泗州城遺址考古的課題。它是中國惟一一個災難性古城遺址,被稱為中國的“龐貝古城”。

歷史沿革


古泗州城始建於1500年前。當年,隋文帝開鑿洛渠,由洛陽帝宮西苑至洛口入黃河,自板渚引黃河水,經開封、商丘、靈璧、夏丘至臨淮(今盱眙縣城淮河對岸)入淮。唐開元年間,徙泗州於臨淮縣。這裡溯淮而上,可通濠梁、穎壽,順淮而下,可抵淮陰山陽(今淮安市淮安區),經運河可直達長江,沿汴河西行,可抵開封、洛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漕運中心,商賈雲集,輜銖喧鬧,是座曾經輝煌了900多年的古代港口城市。
古泗州城呈橢圓形,長1.9公里,寬1公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共5個城門,每個城門外都有扇形的瓮城,因此形狀酷似少了一隻腿的烏龜。古泗州城原是汴河漕運中心,后被黃河奪汴入淮洪水淹沒,於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被洪水淹沒於洪澤湖底,現有1/10淹沒在淮河水中,其絕大部分與盱眙縣城第一山隔淮河相望。
古泗州城隨後失蹤320餘年。古城的絕大部分遺址,專家估計沉埋在旗杆灘和城根灘的田園下。當地民間一直有“水母娘娘沉泗州”的傳說。
古泗州城淹沒后,泗州遷址至現鳳陽府虹縣(今泗縣),所以一直以來,泗縣又稱泗州。當地的地方戲曲被稱為“泗州戲”。
泗州城不是被突如其來的洪水衝垮,而是日積月累的洪水淹沒,因此泗州城下的建築根基、街道布局都保存完好。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張敏所長說,這是全國惟一一個災難性古城遺址,它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了三百年前的城市狀況。盱眙計劃將投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開發古泗州城旅遊資源。古泗州城遺址經過開發,可以成為中國的“龐貝古城”。

科研成果


考古成果

2004年以來,在江蘇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南京大學歷史系、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和盱眙縣文化局開展了古泗州城遺址的調查勘探工作。至今,考古人員在調查區內做了近7000個探孔,並利用當地農田水溝、魚塘等斷面做探溝解剖工作,相繼發現了埋藏於地下的古泗州城內、外城垣,內城垣的5座城門、1座馬面,城內的東西幹道和3條南北大路、流經城區的古汴河河道等,同時在汴河以西和東西向主要街道以北的範圍內發現3片大型建築區。
此次勘探發現的古泗州城內城垣平面布局大致呈橢圓形,呈東北—西南走向,其中東北一端稍寬大。另外,各城門位置突出於城牆牆體,尤以北門處突出更為明顯,同時在西垣的南部發現有一轉折彎點,香華門處有一“S”形彎。城址平面東西長約1900米,南北寬約1000米。牆體寬約10米至15米(城門處除外),現殘存高約4米(1680年洪水淹沒前的地面之上高度)。牆體橫斷面形狀呈底寬頂窄的梯形。牆體採用內、外砌磚石包牆並中部填土的建築方式。部分地段的城垣打破或利用了宋時期的夯土城牆。磚、石之間採用石灰與糯米汁摻拌作為黏接材料。城牆中部的填土一部分是由較遠地方運來的灰黃土夯築而成,一部分則為取之於附近的淤泥土。夯土中夾築多層碎磚石。
外城垣的平面布局形狀近似內城垣形狀。從目前已探明的結果分析,內外城垣之間距離約40米至330米,外城垣牆體寬約2米至4米。外城牆體是用較大的條石砌築而成,牆體黏接劑仍是用石灰、糯米汁,非常堅固。
古泗州城
古泗州城
鑽探發現的東門位於東城垣的中部,距現地表深約3.5米,平面由主城和瓮城組成,主城在此處較寬,瓮城平面呈月牙形,南北徑約50米,東西最大徑約22米,牆體寬度約4米。牆體同樣為內外兩側砌築磚石包牆、中部填土的結構。磚石包牆採用石灰、糯米汁混合黏接砌築。南門遺跡距地表深約3.2米,從鑽探結果看,該處地下埋藏著大片磚石建築遺跡,在東西寬約75米,南北長約93米的範圍內均有分佈。西門位於馬面與城牆轉折點的中部,距地表深約2米至2.5米。北門距現地表深約3米,平面由瓮城和主城組成,主城在此處較寬,達22米,而且呈外凸現象,瓮城平面呈扇形,東西最大徑約60米,南北最大徑約33米。牆體寬約3米,同為塊石所築。香華門(該名稱據歷史文獻記載)位於南門的右側,地處古汴河旁,距現地表深約1.2米。該門的平面結構仍由瓮城和主城垣組成,瓮城平面呈扇形,東西最大徑約40米,南北約28米,瓮城牆體寬1.6米,仍是採用塊石砌築。據勘探資料可知,它們的建築關係為先築主城,后築瓮城。此段主城垣較為彎曲,城門設在較為凸出的部位。鑽探結果和文獻記載相吻合。
目前能夠確認的泗州城馬面遺跡僅有一處,分佈於西城垣的中部偏北處,平面約呈長方形,與主城垣組合成一個“凸”字形平面結構。馬面凸出部分南北長約26米,東西寬約20米,其南、西、北面砌築石條包牆,中部填築灰黃色夯土,與主城垣連為一體。
古汴河遺跡位於北城門西側和香華門西側之間,呈南北走向。河道平面呈長條形,南北分別穿越南、北城垣,河面開口東西寬約50米,開口距地表深5.5米,河內堆積之上部3.5米主要為晚期沙土沉積,鑽探最深深度在11.5米以上,其中3.5米以下堆積有黑色泥炭層,含大量腐殖物;或為灰色淤積層,質地細軟,內含少許貝殼、腐殖物以及少量破碎的青花瓷和宋代青白瓷等殘片。
街道徠共探出4條,其中東西向1條,南北向3條。東西向街道為連接東、西城門的主要街道。此路東部以石塊鋪築為主,西部以碎磚石鋪築為主。
2條南北向街道分別位於汴河的東西兩岸,距地表深約5.5米。其中汴河東岸的道路(L3)為穿越香華門與北門的主要幹道,路面寬約8米,為土路,質地緊硬,土色變化較頻繁,有百葉狀層次感,上部路土內含砂粒較多,鑽探至8米深處因土層過於堅硬而無法下鑽。
南北街道(L4)位於古汴河西岸,路面距地表深約8米。道路寬約8米,由於該路為石塊鋪築,故厚度無法探出。另外,在此道路的上部、距現地表深約5米處遺有一條晚期道路,寬約5米。
在古汴河以西、靠近東西向主要街道北側範圍內鑽探發現3片大型建築區。這些建築區分別分佈於現沿河村4組村莊東、西兩端及中部,編號由東向西分為1號、2號和3號。1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村莊的東端,平面東西長約171米,南北寬約134米,總面積約23000平方米,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2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村莊的中部,距1號建築區西約195米。建築區平面南北長約110米,東西寬約56米,面積約6100平方米,此範圍的四周遺有石砌牆體,牆體保存最高2米,寬約1米,距現地表深約2米。該區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其中在中部偏北的範圍內深約2米處有一大片磚石遺跡。3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的村莊西端,距2號建築區西約55米。建築區平面東西長87米,南北寬約83米,面積約7100平方米,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鑽探發現的這些建築區與明萬曆年間《帝鄉紀略》所附“古泗州城圖”中的建築分佈比較吻合。據有關跡象推測,2號建築區有可能是“大聖寺”所在位置。
古泗州城
古泗州城
在泗州城遺址的鑽探和探溝試掘過程中,出土了一批陶瓷片和磚石標本。陶瓷標本的年代最早為唐代,最晚為明末清初,與泗州城的建造及使用年代大體吻合。陶瓷片類型包括青花瓷、青白瓷、白釉瓷、青釉瓷、醬釉硬陶和紅陶片等。
依據鑽孔及探溝試掘資料分析,與城垣相關的遺跡主要分宋代和明代。從探溝中的夯土堆積被後期磚、石包牆打破的跡象及夯土中出土遺物的時代最晚到宋代的現象看,被磚、石包築的夯土城垣大部分應為宋代時期所築。而磚、石合砌的包牆既打破宋代時期的夯土城垣,其用磚的規格又與南京明代城垣用磚規格基本一致,兩者使用的黏接劑和黏接方法也大體相同。根據出土遺物最晚為清代早期分析,該城廢棄的準確時間應為清康熙年間泗州城被洪水淹沒之後。
盱眙古泗州城遺址是我國罕見的保存完整城市形態和結構的中古時代的城市遺存,其考古工作對研究我國古代城市建築、城市生活、淮河文化和運河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價值。本階段調查勘探的最大收穫是:一、通過考古學方法,較為準確地肯定了古泗州城的結構布局,為將來進一步開展泗州城考古及泗州城遺址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礎。二、古汴河河道的發現及城垣勘探中發現的早於明代的遺存,為研究古泗州城的歷史變遷及唐宋時期南北大運河史提供了重要線索,對今後進一步探明古泗州城的結構和古汴河與淮河結合區的歷史演變具有重要意義。三、城址範圍內發現的街道遺跡、3片大型建築區等,為今後進一步尋找泗州城內的重要建築空間提供了工作基礎。

建設背景


遺址開發

古泗州城遺址
古泗州城遺址
古泗州城不是被突如其來的洪水衝垮,而是日積月累的洪水淹沒,因此泗州城下的建築根基、街道布局都保存完好,是中國惟一一個災難性古城遺址,它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了清代的城市狀況,被稱為中國的“龐貝古城”。
1993年起,江蘇省內外專家、學者對水下泗州城進行探測,並對照史書,確定古泗州城遺址,1999年完整探明了泗州城城牆位置的所在,除了西南一角仍淹在淮河裡,泗州城90%的城址都埋藏在地下,距洪澤湖有11公里遠。
正在發掘中的古泗州城
正在發掘中的古泗州城
2005年,江蘇考古專家寫出《古泗州城遺址考古鑽探報告》。開發水下泗州城旅遊景區,專家提出3種方案:一是四周用隔水牆阻水,透明鋼化玻璃作蓋罩,保留水下景觀,恢復或部分恢復故城面貌,遊人在其中觀光;二是四周用隔水牆阻水,開挖部分街景、房屋等,上部用透明鋼化玻璃作蓋罩,遊客只在規定的游道上通過透明蓋罩觀賞古泗州城;三是將街道、城樓等恢復成水下、陸上、半水淹等景觀。
2012年2月,經過半年多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在古城西南角共發掘了2000平方米,已發現2處房址和3條道路,以及瓦當、滴水、屋脊上的吻獸等建築構件,很多構件如石磨和石碾都偏離了原來位置,其中一個半人高几十斤重的抱鼓石更是被衝進了門內2米遠。據史料記載,1680年夏,連續70多天的暴雨使得洪水衝破城牆,這些石構件的移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年水流之急。
遺址上還發現了一口直徑3米、一人深的大鐵鑊,但其用途仍是謎。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3隻石香爐,上面的文字表明,這是明代正德年間佛教信徒為祈求平安而捐贈的。從建築風格和出土遺物來看,考古人員初步斷定發掘點是一座寺廟,很有可能是古地圖上標明的龍王廟。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當年名剎普照王寺的大概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