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媽媽
神話故事
蝴蝶媽媽出自黔東南苗族神話傳說《苗族古歌》,是黔東南苗族的祖先。苗族稱為:“妹榜妹留”(苗語,即蝴蝶媽媽)。黔東南苗族民眾視蝴蝶媽媽為人之祖。《妹榜妹留》(《蝶母歌》)是祀祖歌,十三年一次祭祖之年,由巫師在端肅的祭祖儀式上唱。苗族年輕姑娘衣襟上的蝴蝶圖案和蝴蝶扣等蝴蝶神話文化實體,體現“祈蝴蝶媽媽庇佑”的心態。
相傳蝴蝶媽媽是從古楓樹變來的。蝴蝶媽媽一生下來就要吃魚:榜生下來要吃魚,魚兒在哪裡?魚在繼尾池。繼尾古塘里,魚兒多著呢!草帽般大的瓢蟲,倉柱樣大粗的泥鰍。穿枋般大的鯉魚。這裡的魚給她吃。榜略好喜歡。一次和水上的泡沫“遊方”(即戀愛)懷孕後生下了12個蛋。后經過鶴字鳥(也有寫做“雞宇鳥”)悉心的孵養,12年後,生出了姜央、雷公、龍、虎、蛇、象、牛等12個兄弟。樹紋也是苗族文化中很重要的圖案造型。“蝴蝶”在後來中國文化中富有較多的文化內涵,如愛情、生殖、生命等。春秋時期,就有“莊周夢蝶”的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了追求真摯的愛情也幻化成蝴蝶,在民間成為美談。因此,我們常常能見到人首蝶身、蝶翼人身的圖案。
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先民把楓木作為圖騰進行崇拜。他們把楓木當作自己的親屬,認為自己的祖先源於楓木,正如《苗族古歌》所唱的:“還有楓樹榦,還有楓樹心,樹榦生妹榜,樹心生妹留,古時老媽媽。”意思是說,楓樹榦和楓樹心生出了“妹榜妹留”。“妹榜妹留”是苗語,翻譯成漢語即是“蝴蝶媽媽”,而“蝴蝶媽媽”則是苗族的始祖。因為“蝴蝶媽媽”生下十二個蛋,十二個蛋又孵化出遠祖姜央,用線條圖來表示,那就是:
楓木——“蝴蝶媽媽”——遠祖姜央。
由此可見,楓木與苗族先民有著特殊的親緣關係,因而,它成了苗族的圖騰。
楓木是苗族先民的圖騰還可以從漢文典籍中得到印證。《山海經·大荒南經》說:“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為楓木。”《雲籍七簽》卷一百《軒轅本紀》說:“黃帝殺蚩尤於黎山之丘,擲戒於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為楓木之林。”
這兩則記載,說出了遠古時期黃帝與蚩尤大戰,蚩尤被俘,黃帝用楓木做成“桎梏”囚束蚩尤。為什麼黃帝要這麼做呢?在字裡行間可看出,蚩尤是敬奉楓木的部落聯盟首領,所以黃帝據此才特意用楓木作“桎梏”囚束他,以達到辱其祖先、以示懲戒的效果。而蚩尤是苗族先民的首領,這說明苗族以楓木為圖騰由來已久。
這種把楓木作圖騰加以崇拜的信仰,在現今黔東南的苗族中還可找到一些遺跡。在黔東南苗語中,苗族如翻譯成漢語即是“心心”,而這“心心”不是別的,正是楓木的心心。在黔東南,“一棵楓木”就含有“一個祖先”、“一根支柱”的意思。在村寨種植楓木,意在保護村寨的安寧;在橋頭種植楓木,意在讓其護送人們順利過橋;在田坎邊種植楓木,意在讓其保障五穀豐登。家裡有人久病不愈,便給楓樹燒香、叩頭、掛紅,請求其驅走病魔。在建造房屋時,以楓木作中柱,以求保佑子孫興旺。如果栽的楓樹活了,說明是吉祥之地,可以居下來;如果樹死了,則是不祥之地,要很快舉家遷離。所有這些,都是苗族曾把楓木作為圖騰崇拜的遺跡。
黔東南地區的苗族還曾把蝴蝶作為圖騰進行崇拜。蝴蝶怎麼會成這裡苗族的圖騰呢?黔東南《苗族古歌》說得非常清楚,蝴蝶從楓木心孕育出來后,與“水泡”“遊方”,生下十二個蛋,孵出了龍、虎、水牛、蛇、蜈蚣、雷和姜央,姜央是苗族的祖先,當然“蝴蝶”就是始祖了。苗族先民把這個“蝴蝶”稱之為“媽媽”,表示她與先民們有親屬關係。供奉她,就可以保佑村寨安寧,子孫繁衍,五穀豐登。據說黔東南苗族的“掃寨”習俗,所祭祀的就是“蝴蝶媽媽”。
鼓藏節的來歷在苗族經典《苗族古歌》里有記,說的是人類祖先姜央過鼓藏節是為了祭祀創世的蝴蝶媽媽。傳說蝴蝶媽媽是楓樹生出來的,所以苗族崇拜楓樹。既然祖宗的老家在楓樹心裡,用楓樹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楓樹和蝴蝶媽媽。鼓藏節就是祭祀神楓樹和蝴蝶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