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支架式教學的結果 展開

支架式教學

支架式教學

根據歐共體“遠距離教育與訓練項目”(DGXⅢ)的有關文件,支架式教學被定義為:“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複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於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介紹


最鄰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
很顯然,這種教學思想是來源於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 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維果斯基認為,在兒童智力活動中,對於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原有能力之間可能存在差異,通過教學,兒童在教師幫助下可以消除這種差異,這個差異就是“最鄰近發展區”。換句話說,最鄰近發展區定義為,兒童獨立解決問題時的實際發展水平(第一個發展水平)和教師指導下解決問題時的潛在發展水平(第二個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可見兒童的第一個發展水平與第二個發展水平之間的狀態是由教學決定的,即教學可以創造最鄰近發展區。因此教學絕不應消極地適應兒童智力發展的已有水平,而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不停頓地把兒童的智力從一個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
支架式教學法是基於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一種以 學習者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法。該教學法是指一步一步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適當的、小步調的線索或提示(支架),讓學生通過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漸發現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支架式教學法在透明私塾的個性化多維智能教學系統(MITS)中已有應用。

教學方法


腳手架
建構主義者正是從維果斯基的思想出發,借用建築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Scaffolding)作為上述 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實質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為學習過程中的腳手架。如上所述,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生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說,該框架應按照學生智力的“最鄰近發展區”來建立,因而可通過這種腳手架的支撐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頓地把學生的智力從一個水平提升到另一個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

組成環節


支架式教學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
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按“最鄰近發展區”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進入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個節點)。
3.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探索內容包括:確定與給定概念有關的各種屬性,並將各種屬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順序排列。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引導(例如演示或介紹理解類似概念的過程),然後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導、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後逐漸減少--愈來愈多地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最後要爭取做到無需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繼續攀升。
4.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討論的結果有可能使原來確定的、與當前所學概念有關的屬性增加或減少,各種屬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調整,並使原來多種意見相互矛盾、且態度紛呈的複雜局面逐漸變得明朗、一致起來。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即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5.效果評價——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①自主學習能力;②對小組協作學習所作出的貢獻;③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