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日報

大同市委機關報

《大同日報》 創刊以來,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開拓前進,報紙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由周三刊的小報改為周六刊,由周六刊改為名副其實的日報。

欄目介紹


桑乾河水,雲中大地,孕育了塞外一朵芳香的花——《大同日報 》。伴隨 著全國解放的腳步,它誕生於1949年5月5日,經歷了半個世紀“五起四落”的風風雨雨,如今已成為一份引人注目、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委機關報。它是大同市發行量最大、唯一具有權威性和有地方 特 色的大型綜合性日報,是大同地區每日版面最多、信息容量最大的報紙,每天影響著290多萬人的生活。

歷史沿革


1993年元月1日,《大同日報 》由四開小報擴版為對開大報。特別是近4年來,《大同日報》全面發展,實現了新的飛躍。《大同日報》不僅版面擴大了一倍,質量明顯提高,而且廣告、多種經營收入增長了兩倍,報紙發行量增長了一倍,建立了彩色、黑白印刷、廣告創意、彩噴製作和信息傳遞五大中心,組建了大同日報網際網路站,創辦了全省首家地市報網路版——《大同日報·電子版》,承辦了大同市人民政府網站《大同之窗》、《大同調產》和《中國大同雲岡國際旅遊節》網站,與中情所萬方數據集團合作組建“萬方數據大同服務中心”,為大同及周邊地區開展信息資源共享和網際網路絡全方位服務提供了方便。
大同日報假日特刊
大同日報假日特刊
《大同日報》十分注重技術改造,1988年在全國地市報中率先採用了計算機這一先進的通訊技術,與新華社聯網,全天24小時接收新華社電訊稿,以清晰的電稿改善了夜間編輯的工作條件。1989年改鉛印為輪轉膠印,為讀者奉獻出一張圖文清晰的《大同日報》。特別是1990年6月,《大同日報》告別了鉛與火,迎來了光和電,報紙由鉛字平板印刷發展為電子激光照排膠版輪轉印刷。1997年10月,報社引進先進設備創辦了彩色印刷中心,版面更加靚麗璀璨。1999年2月4日,《大同日報》在全國中等城市黨報編校質量評比中奪得第九名。
《大同日報》正以嶄新的面貌、昂揚的姿態,邁向新世紀。

社會評價


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后,建立了偽滿洲國這一傀儡政權。1932 年在長春創辦《大同日報》,后改稱《康德新聞》,直至偽滿洲國垮台始停刊。《大同日報》是偽滿洲國政權的言論機關,它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宣傳日本軍國主義種種侵華謬論,宣傳所謂的“共存共榮”、“建設東亞新秩序”及“中日提攜”、“日滿經濟一體不可分”等,在輿論上為日本侵華張目。《大同日報》和以後的《康德新聞》是研究偽滿洲國和日本在東北統治的重要史料。

通信地址


地址:司令部街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