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

青年作家和詩人

余華,湖北省孝感市人,大學本科文化。199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後勤工程學院油料專業,1998年重慶師範大學漢徠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

2001年起寫出了《點擊重慶“黑桶”市場》《對重慶市勞務輸出現狀的思考》等幾十篇有影響和分量的頭條文章。代表作品有《食品安全,不得不說的話題》《2002年,冰箱市場誰主沉浮》《你拿什麼角逐世界沙場》等。

人物經歷


轉業后,在《現代工人報》任記者、編輯、主編,主任。《社區報》常務副總編輯;《現代教育報》重慶記者站副站長;《中華人物》重慶記者站站長、重慶市非公經濟促進會代理秘書長、《重慶青年報》文教人才周刊主任。四川省四川縣域經濟網站站長。
2001年策劃創辦《現代工人報》(現《重慶時報》)“現代教育”周刊並任主編。

個人作品


共發表各類作品3000餘篇(首)600萬字左右,已出版有中國文聯出版社的《霓裳為誰》《青春的心韻》等個人專著二部,待出版的有報告文學集《志在超越》,長篇小說《代理排長》等。
個人事迹被收入《中國文藝家大辭典》《中華詩人大辭典》《中國人才辭典》《中國文學藝術人才大辭典》《二十世紀人才庫》《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軍旅人才大詞典》多家國家級辭典及辭書。
先後在中央《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歌曲》《中國青年報》《詞刊》《詩刊》《黃河文學》《湖北日報》《大眾日報》《重慶晚報》《重慶日報》等60多家報刊雜誌發表各類作品500多篇(首);《父親》等作品十多次獲全國性徵文大賽獎;《夜圈》等作品入選十多部詩(文)集。
從2001年起,陸續寫出了《點擊重慶“黑桶”市場》《對重慶市勞務輸出現狀的思考》《食品安全,不得不說的話題》《2002年,冰箱市場誰主沉浮》《你拿什麼角逐世界沙場》等幾十篇有影響和分量的頭條文章。
寫出的獨家訪談“《在研究中學習》”;消息“《39中校長有話要說》”;“《落榜生,如何走出高考失利陰影》”;整版報告文學《志在超越》《棠城無處不飛花》《發展才是硬道理》等在社會上和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主要成就


轉業后,余華主要從事媒體工作,期間能始終堅持黨的新聞事業宗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針,在新聞實踐中努力按照新聞工作者的“三個貼近”總要求約束自己,遵守新聞工作職業道德和紀律原則,多年來,未發生一起違反新聞政治紀律,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事,在所采寫的近2000篇文章和編輯的約500個版面中,未發生和出現一篇違反新聞規律,違背新聞事實的新聞稿件,基本上做到了“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群眾”。在業界和讀者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在新聞業務上,勤勤懇懇,努力耕耘,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2001年起,陸續寫出了《點擊重慶“黑桶”市場》、《對重慶市勞務輸出現狀的思考》、《食品安全,不得不說的話題》、《2002年,冰箱市場誰主沉浮》、《你拿什麼角逐世界沙場》等幾十篇有影響和分量的頭條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讀者朋友紛紛來電來信表示讚揚。在任編輯、主編等期間,策劃組織了多次有影響的報道活動,如“研究性學習校長談”,“新聯招校巡展”;“中職教育發展方向論壇”;“新時期·新教育”徵文;開通“高考直通車”等。寫出的獨家訪談“《在研究中學習》”;消息“《39中校長有話要說》”;“《落榜生,如何走出高考失利陰影》”;整版報告文學《志在超越》、《棠城無處不飛花》、《發展才是硬道理》等在社會上和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並創造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所負責和主持的版面個性突出、特色鮮明在媒體同類中享有較高聲譽。
由於多年從事媒體和營銷策劃工作,余華具有豐富的采編、策劃和寫作經驗,長於策劃和操作各類新聞題材及主持大型活動。2001年策劃創辦《現代工人報》(現《重慶時報》)“現代教育”周刊並任主編,2004年在《現代教育報》策劃組織了全國性的“研究性學習校長談”、“中職教育發展方向論壇”、2005年策劃了“社區居民心連心大型文藝匯演”等有影響的活動。任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促進會秘書長期間,策劃了“2005年重慶市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歌詠晚會”、“2006年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發展論壇”等;在《重慶青年報》任主任期間,策劃了“IT人才學習俱樂部”、“2007年重慶市十大青年喜愛的培訓品牌”等活動。在文化傳播公司重點策劃執行了“2007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搏弈錦標賽”、2007年巴渝民俗文化節;2007年第九屆走馬觀花旅遊文化節;”2007年中國西部建材年會暨中國明星街鎮高峰論壇;“渝疆萬里行·2007年重慶市新農村建設巡展”、“2008磁器口春節廟會”、“2008年第十屆走馬觀花旅遊文化節;”、“2008年中國重慶首屆荷花旅遊文化節”、2009年第十一屆走馬觀花旅遊文化節;”2009寨山坪名花季、2009年首屆重慶金鳳梨花節、2010年重慶首屆龍門陣大廟會、2010年重慶綦江梨花節等十幾個大型活動。
2004年在《現代教育報》策劃組織了全國性的“研究性學習校長談”、“中職教育發展方向論壇”。
2005年策劃了“社區居民心連心大型文藝匯演”等有影響的活動。
策劃了“2005年重慶市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歌詠晚會”、“2006年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發展論壇”等。
策劃了“IT人才學習俱樂部”、“2007年重慶市十大青年喜愛的培訓品牌”等活動。在文化傳播公司重點策劃執行了“2007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搏弈錦標賽”、2007年巴渝民俗文化節;2007年第九屆走馬觀花旅遊文化節;”2007年中國西部建材年會暨中國明星街鎮高峰論壇;“渝疆萬里行·2007年重慶市新農村建設巡展”、“2008磁器口春節廟會”、“2008年第十屆走馬觀花旅遊文化節;”、“2008年中國重慶首屆荷花旅遊文化節”、2009年第十一屆走馬觀花旅遊文化節;”2009寨山坪名花季、2009年首屆重慶金鳳梨花節、2010年重慶首屆龍門陣大廟會、2010年重慶綦江梨花節等十幾個大型活動。
任中國文藝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中國青年詩人學會、重慶作家協會、新世紀策劃營銷研究會等多家協(學)會會員、研究員。

獲得榮譽


余華在部隊工作期間,因新聞報道和本職工作成績突出,曾榮立三等功三次;二十三次獲各級嘉獎;被評為“軍區黨代表”;“優秀士兵”、“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自學成才標兵個人”;十餘次被軍區、分部、本部評為新聞報道優秀通訊員一、二、三等獎;先後在中央《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歌曲》、《中國青年報》、《詞刊》、《詩刊》、《黃河文學》、《湖北日報》、《大眾日報》、《重慶晚報》、《重慶日報》等60多家報刊雜誌發表各類作品500多篇(首);《父親》等作品十多次獲全國性徵文大賽獎;《夜圈》等作品入選十多部詩(文)集。
余華
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