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地質
1987年創刊的學術期刊
《現代地質》創刊於1987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地質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
據2019年2月《現代地質》官網顯示,《現代地質》編委會共擁有編委64人。
據2019年2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現代地質》出版文獻共3330篇,總被下載878083次、總被引49082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692、(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25。據2019年2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現代地質》載文量為2230篇、基金論文量為1889篇,被引量為21068、下載量為70393,2015年影響因子為1.20。
1987年,《現代地質》正式創刊。
1988年,該刊刊期確定為季刊。
2008年,該刊刊期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現代地質》主要刊登地層、古生物、岩石、礦物、礦床地質、構造地質、地球化學、找礦勘探、能源地質、數學地質、遙感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地質、應用地球物理、探礦工程、計算機應用等內容。
《現代地質》主要設有地層學、古生物學與構造地質學、礦物、礦床、岩石學、能源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等欄目。
據2019年2月《現代地質》官網顯示,《現代地質》編委會共擁有編委64人。
《現代地質》編委會名單 | |||||||
---|---|---|---|---|---|---|---|
萬力 | 萬天豐 | 萬曉樵 | 馬鴻文 | 馬昌前 | 於炳松 | 王成善 | 王成彪 |
王京彬 | 王訓練 | 鄧軍 | 鄧宏文 | 方念喬 | 毛景文 | 田明中 | 史曉穎 |
劉和甫 | 劉家軍 | 劉俊來 | 劉大錳 | 劉學偉 | 華仁民 | 張招崇 | 張興洲 |
張壽庭 | 岑況 | 林暢松 | 楊進 | 楊立強 | 陳建平 | 杜楊松 | 何明躍 |
何滿潮 | 吳淦國 | 吳信才 | 吳自銀 | 宋鴻林 | 李勝榮 | 李曙光 | 羅雲 |
金之鈞 | 金巍 | 周永章 | 周訓 | 侯增謙 | 郝芳 | 郝梓國 | 胡瑞忠 |
趙鵬大 | 倪師軍 | 夏柏如 | 顧雪祥 | 薛春紀 | 唐輝明 | 梅冥相 | 章雨旭 |
鮑征宇 | 廖立兵 | 蔡克勤 | 翟裕生 | 顏丹平 | 樊太亮 | 潘懋 | 魏文博 |
據2019年2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現代地質》出版文獻共3330篇。
據2019年2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現代地質》載文量為2230篇、基金論文量為1889篇。
據2019年2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現代地質》總被下載878083次、總被引49082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692、(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25 。
據2019年2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現代地質》被引量為21068、下載量為70393;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現代地質》影響因子為1.20,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698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類(226種)中排第61名。
《現代地質》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6年第二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來源期刊、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CA化學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全文收錄。
《現代地質》獲得2006年“首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獎、2016年度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一等獎、北京市高校學報自然科學“三優”優秀學報一等獎,是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第四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2018年度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2018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6年,該刊獲得教育部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獎一等獎,同年被評為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投稿指南
1、稿件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10000字,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精鍊、結構清晰嚴謹。每篇論文必須有中英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3~8個)及正文、參考文獻;在首頁地腳處註明論文屬何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並提供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職稱,學術職務,專業,目前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以及Email地址。
2、摘要應盡量寫成報導性文摘,簡要闡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內容一般為300字左右。英文摘要應盡量與中文摘要相對應,但內容可以更詳細。
3、引言需要言簡意賅,概括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前人在相關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研究概況,目前的研究熱點、存在的問題以及作者作此項研究的目的與意義;本文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簡單闡述研究內容、意義與前景等。
4、量和單位一律使用中國法定計量單位,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注意上、下腳標。第一次出現的符號、變數需要註明其意義,指明其使用的單位。
5、圖和表應有自明性,附有相應的中、英文圖表名。圖件要求簡明清晰,大圖寬度<16cm,小圖寬度<8cm。線條圖使用CorelDraw軟體清繪,其他格式圖件提供解析度>600dpi的TIF圖。涉及國界的圖應使用國家正式出版的藍圖作底圖;圖中線條和各種符號要求清晰,縱坐標、橫坐標及其單位必須寫清楚,圖中要註明圖例。
6、參考文獻按文內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如[1]、[2]、[3]、[4]、……)在文後列出。
《現代地質》編委會領導 | |
---|---|
職務 | 名單 |
主編 | 鄧軍 |
副主編 | 史曉穎、萬天豐、林暢松、張招崇 |
註:表中為2019年2月《現代地質》編輯部官網顯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