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道口鄉

御道口鄉

壩上草原又稱京北第一草原,位於河北省境內,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承德以北100公里處,被稱為壩上草原地區。

壩上草原是壩上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內蒙古高原大興安嶺南麓的接壤地帶。平均海拔高度1500—2100米,平均氣溫約1.4-5度,位於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張家口市張北縣、尚義縣、沽源縣、崇禮區、康保縣境內。

就旅遊地域而言,壩上草原主要由京北第一草原景區和草原天路等區域組成,是內蒙古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豐寧壩上草原位於北京正北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是離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又名“京北第一草原”。

壩上草原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無暑,清涼宜人,7月平均氣溫攝氏24度,水草豐茂、富饒美麗、冬夏分明、晨夕各異,是中國北方旅遊、休閑、避暑、度假的首選之地。

地理環境


御道口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68.5千米。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接壤。小灤河從境內流過。鄉政府駐御道口村。面積230.91平方千米,人口4345(2016年)。轄4個行政村。
代碼:130828225:~201御道口村~202樺樹林村~203一復興地村~204三複興地村

歷史沿革


1958年屬城子公社,1961年析置御道口公社,1984年改鄉。2016年,面積230.91平方千米,人口4345,轄御道口、一復興地、三複興地、樺樹林4個行政村。

相關新聞


圍場御道口鄉學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風
圍場御道口鄉是胡錦濤總書記曾經視察慰問的地方,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發展的熱潮陣陣撲面,學科技、用科技已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法寶,“農民上寬頻,犁杖掛上牆,農機收土豆”,這是人們生動形象的描述。
2009年,該鄉農民陳艷明種植微型馬鈴薯50畝,畝產1500公斤以上,最高每公斤賣到了3元,凈賺了10多萬元。馬鈴薯種植是御道口鄉傳統產業,年均種植面積2萬多畝。由於受氣候影響,以前每畝產量在1000公斤左右,投入高,產出低。2006年以來,該鄉大力調整種植結構,由商品薯改種種薯,同時實施大壟機播、地膜覆蓋,產量達到了2000公斤左右,每公斤1元左右,是商品薯收入的1.5倍。和馬鈴薯一樣,莜麥改種燕麥、散養變圈養、養羊改養牛、傳統種養變有機種養,發展食用菌種植,一系列種養殖結構調整循序漸進。29歲的三複興地村小夥子陳君是2008年畢業的“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學員,現任村科技副主任,2008年在河北旅遊職業學院畜禽養殖專業畢業后,在自家院里建起了豬舍,利用所學知識嘗試“微生態發酵床”養豬初見成效,他打算在全村推廣。據初步統計,該鄉現有農機1000多輛,摩托車700多輛,分別佔全鄉總戶數的80%和65%,種地、翻地、收割等一系列環節,幾乎全部機械完成,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農民上網學科技、查行情,在鄉里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御道口鄉草場豐富,是綠色無公害產品的最佳產地。根據這一特點,該鄉黨委、政府大力實施“綠色種養品牌”戰略,以建設無公害牧場、無公害莜麥、大麥基地為載體,使牛存欄保持在6900多頭以上,奶牛800頭以上,莜麥種植4500多畝。牛、羊、禽產品已通過河北省綠色無公害產地認證,以莜麥為主的雜糧麵粉出口美國、日本、蒙古等國家。
2009年,該鎮加強和有關幫扶部門的溝通,項目工作取得新突破。先後引進了佔地200畝、奶牛存欄1000頭,日產奶7.5噸的天添乳業良種奶牛繁育基地項目;總投資1.5億元的保定長青集團休閑養老基地項目已完成打井、供電等前期工作;總投資1億元、佔地3700畝的御道口皇傢俱樂部項目已簽訂協議,並完成了前期租地工作。同時,風電、下灣子水電站等項目的前期工作也基本完成;通用機場、御道口國際度假村等一批儲備項目正在深入謀划。
牢記囑託 科學發展 創先爭優 富民強縣
胡錦濤總書記到圍場御道口鄉、村慰問視察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支持下,特別是經過鄉、村自身努力,御道口發生了很大變化。為進一步把總書記的囑託、關心、關愛轉化為具體行動,轉化成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支持御道口加快發展,推進全縣整體發展,帶動群眾致富,長阮樹平深入御道口鄉、村調研。楊汭一行先後來到天添乳業良種奶牛繁育場項目工地、御道口村部、村衛生所、鄉寄宿制小學和村民唐秀英之子曹繼武家、劉殿儒家,與企業家、農民和小學師生們親切交談,認真了解鄉、村發展變化情況,還存在哪些困難,傾聽基層心聲,研究發展舉措。
在認真聽取了御道口鄉、村發展情況的彙報后,楊汭提出具體要求。
楊汭指出,總書記到御道口慰問、視察三年多來,御道口鄉、村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在經濟發展上特別是農民增收上邁出一大步,社會事業也有新發展。但作為壩上地區,御道口基礎還相當薄弱,條件相當艱苦,發展任務相當艱巨。下一步,要牢記囑託,科學發展,創先爭優,努力實現富民強縣。
楊汭強調,要立足御道口村實際,搞好鄉村發展總體規劃。對鄉、村經濟發展,城鎮面貌改變,都要集中力量、集中智慧研究長遠、戰略性的規劃。在發展總體規劃上,縣裡為主導,幫助鄉里精心謀划,特別要做好“十二五”規劃,詳細規劃未來5年御道口發展;要把產業發展、農民致富作為中心任務。御道口鄉要重點發展好壩上特色農業、生態旅遊、清潔能源等主導產業。養殖小區作為牧業的龍頭,要充分發揮帶動作用,使企業和小區成為利益共同體。要在自身努力的前提下,利用好國家的支持,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景區建設,促進旅遊業加快發展。
楊汭強調,要切實加快壩上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壩上地區的基礎設施還很落後,污水處理、太陽能應用、人畜飲水、城市功能、城鎮建設、生態建設需要配備的設施等都需要改善。要立足長遠發展,在搞好規劃的基礎上,市、縣共同研究解決,逐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新民居建設要與農家游搞好結合,體現特色,合理設計,科學布局,引導農民發展農家游產業,增加收入。
楊汭強調,要結合當前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立足自力更生,立足幹部群眾艱苦創業,把鄉村班子建設好,提高幹部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通過共同努力,創新思路,抓住機遇,帶動整體縣域經濟加快發展,讓更多的群眾儘快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