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

有尾目隱鰓鯢科動物

大鯢(學名:Andrias davidianus)是隱腮鯢科、大鯢屬有尾兩棲動物。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毫米,頭體長310~585毫米,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厘米以上。頭大扁平而寬闊,頭長略大於頭寬;雄鯢肛部隆起,橢圓形,肛孔較大,內壁有乳白色小顆粒;雌鯢肛部無隆起,泄殖肛孔較小,周圍向內凹入,孔內壁平滑,無乳白色小顆粒。

成鯢一般常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岩洞、石穴之中,以灘口上下的洞穴內較為常見,食性很廣,主要以蟹、蛙、魚、蝦以及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等為食。主要分佈於中國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ver3.1——極危(CR)

物種簡介


動物學史

大鯢是由3億6千萬年前古生代泥盆紀時期水生魚類演變而成的古老的兩棲類動物。

形態特徵


成體: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毫米,頭體長310~585毫米,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厘米以上。頭大扁平而寬闊,頭長略大於頭寬,頭寬為頭體長的1/5~1/4;吻端圓,外鼻孔小,近吻端,鼻間距為眼間距的l/3或1/2;眼很小,無眼瞼,位背側,眼間距寬;口大,口后緣
中國大鯢
中國大鯢
上唇唇褶清晰;犁骨齒列甚長位於犁齶骨前緣,左右相連,相連處微凹,與上頜齒平行排列呈一弧形;舌大而圓,與口腔底部粘連,四周略遊離。軀幹粗壯扁平,頸褶明顯,體側有寬厚的縱行膚褶和若干圓形疣粒,腋胯部間距約為全長的1/3,有肋溝12~15條。四肢粗短,後肢略長,指、趾扁平;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間距相隔6個肋溝左右;肢體后緣有膚褶,與外側指、趾緣膜相連;指4個,指長順序為2、1、3、4;趾5個,趾長順序為3、4、2、5、1;第四指及第三、四、五趾外側有緣膜;顯得極為寬扁;蹼不發達,僅趾間有微蹼。尾長約為頭體長的一半,尾高為尾長的1/3~1/4,尾基部略呈柱狀,向後逐漸側扁,尾背鰭褶高而厚,尾腹鰭褶在近尾稍處方始明顯,尾末端鈍圓。肛孔短小成短裂縫狀;雌性的肛周皮膚光滑,雄性沿肛裂兩側形成疣粒狀;繁殖季節期間雄性肛部肛腫。雄性全長510毫米時,睾丸長、寬、高為66.5毫米×14.0毫米×8.5毫米,色乳黃。采於陝西洋縣的雌鯢全長465毫米的個體,卵巢內卵的直徑為4.5毫米,呈乳黃色。體表光滑濕潤;頭部背腹面小疣粒成對排列;眼眶周圍的疣粒排列較為整齊,更為集中,頭頂和咽喉中部及上、下唇緣光滑無疣,眼眶下方、口角后及頸側疣粒排列成行;體側粗厚的縱行膚褶明顯,上、下方之疣粒較大;其他部位的皮膚較光滑。全長160毫米幼鯢,體側的膚褶及疣粒均不明顯。生活時體色變異較大,一般以棕褐色為主,其變異顏色有暗黑、紅棕、褐色、淺褐、黃土、灰褐和淺棕等色。背腹面有不規則的黑色或深褐色的各種斑紋,也有斑紋不明顯的。幼體與未達性成熟的次成體的體色均較淡,以淺褐色為主,且有分散的小黑斑點;腹面色較淺;四肢外側多有淺色斑。在湖北宜昌地區發現的白化個體,體尾均為銀白或金黃色。
第二性徵:雄鯢肛部隆起,橢圓形,肛孔較大,內壁有乳白色小顆粒;雌鯢肛部無隆起,泄殖肛孔較小,周圍向內凹入,孔內壁平滑,無乳白色小顆粒。
骨骼:頭骨寬扁;前頜骨2,鼻突短與額骨不相觸;額骨不入鼻孔;鼻骨左右相觸;無淚骨和隔頜骨;有前額骨;翼骨寬大與頜骨間距小;頂骨前端與前額骨相連;有耳柱骨,無耳蓋骨。下頜的隅骨與前關節骨不癒合;犁骨前緣有1橫列犁骨齒,排列呈長弧形,屬幼體替換齒類型,靠近頜緣並與上頜齒平行排列,位於犁齶骨前緣。舌弧由角舌軟骨、上舌軟骨和基舌軟骨構成,角舌軟骨與上舌軟骨不癒合;鰓弧3~4對,第一對角鰓與上鰓骨分界明顯,未骨化,第二對鰓弧的角鰓和上鰓骨均骨化;第三對(第四對)細弱,遠端與咽鰓軟骨相連。椎體雙凹型,有殘留之脊索,寰椎后脊神經均從椎間孔穿出;肋骨單頭;從第三或第四尾椎開始無尾肋骨;有“Y”形前恥軟骨
卵:卵呈圓球形,卵徑5~8毫米,連同卵外膠膜直徑15~17毫米;卵在卵帶內形成念珠狀,帶內每兩粒卵之間相隔約10~20毫米。卵剛從母體產出時為乳白色;卵外膠膜吸水后膨脹,呈透明狀。
幼體:受精卵在水溫14~21℃條件下,約經38~40天孵化;水溫升高可在33~35天孵化,水溫下降時可在68~84天孵化。剛孵出的幼體體長25~31.5毫米,體重0.3克,無平衡枝,外鰓3對,呈桃紅色,體背部及尾部褐色,體側有黑色小斑點;腹面黃褐色,兩眼深黑色。7~8天後體呈淺黑色,全長33~37毫米;前肢芽棒狀,開始有指的分化,後肢短棒狀,尖端圓球形;14天左右,體呈暗褐色,但腹面仍為黃褐色,前肢已分化出4個指,後肢開始分叉;28天時全長43毫米左右,此時卵黃消失,能游泳和攝食;全長170~220毫米時外鰓消失。觀察西北大學生物系保存的30餘尾幼體標本,全長在140毫米之內的幼鯢全部有鰓孔。1尾全長215毫米者,仍有鰓孔;另一尾全長僅178毫米者,鰓孔已消失。這說明大鯢幼體身體的長度與鰓孔的消失有一定變異。

棲息環境


中國大鯢活動在清澈、低溫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棲息在泥中或者陰暗的岩石縫隙中。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岩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榦上活動,並選擇有迴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內棲息,每個洞穴一般僅有一條。洞的深淺不一,洞口比其身體稍大,洞內寬敞,有容其迴旋的足夠空間,洞底較為平坦或有細沙。

生活習性


白天常藏匿於洞穴內,頭多向外,便於隨時行動,捕食和避敵,遇驚擾則迅速離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間出來活動和捕食,游泳時四肢緊貼腹部,靠擺動尾部和軀體拍水前進。它在捕食的時候很兇猛,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獵物經過時,突然張開大嘴囫圇吞下,再送到胃裡慢慢消化。
成體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有時還吃小鳥和鼠類。有趣的是,它還善於“用計”捕捉一種隱藏在溪中石縫裡的石蟹,利用石蟹兩隻大螯鉗住東西便不輕易鬆開的特點,將自己帶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縫之中,誘使石蟹用螯來鉗。一旦發現石蟹“中計”,便立即將其順勢拉出。
由於新陳代謝緩慢,食物缺少時其耐飢能力很強,有時甚至2-3年不進食都不會餓死。9-10月活動逐漸減少,冬季則深居於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塊下冬眠,一般長達6個月,直到翌年3月開始活動。不過它入眠不深,受驚時仍能爬動。

分佈範圍


中國大鯢野生數量極為稀少,主要在中國的長江、黃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發現。大鯢的分佈很廣泛,黃河、長江及珠江中下游及其支流中都有它的蹤跡,遍及北京懷柔、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和廣西等省、區。
中國大鯢分布圖
中國大鯢分布圖

生長繁殖


繁殖方式

大鯢每年5-8月繁殖,它的雄性和雌性在外形上很難區分,只有在繁殖期通過泄殖孔的不同來辯認,雄性泄殖孔的內周有一圈突出的白色乳點,孔的周圍充血紅腫,桔瓣狀的肌肉隆起,雌性泄殖孔的肌肉則是鬆弛的。大鯢的繁殖以體內受精為主,雄性不會鳴叫,兩性也沒有“抱對”和交配行為發生,但雄性的求偶表現也很引人注目。雄性先是不斷圍繞著雌性遊動,時而前行,把尾巴向前彎曲並急速抖動;時而後游,用吻端去觸摸雌性的泄殖腔孔。雄性的這種求偶遊戲,竟長達數小時之久,雌性在雄性的刺激下,終於尾隨在雄性之後,緩緩遊動。雄性乘機排出乳白色的精包,徐徐沉落水底,雌性則以泄殖腔的邊唇扣住精包,隨之將精子吸入體內,儲於輸卵管中,等待著與卵子會合而受精,而精包的膠質包膜則被遺棄到體外。
產卵前通常首先由雄性用頭、足和尾部把洞穴做的“產房”清掃乾淨后,雌性才住進去。產卵多在夜間進行,雌性一次可產卵400-1500枚,卵為乳黃色,直徑5-8毫米,並形成長達數米至數十米不等的念珠狀卵帶,飄浮在水中,有時也成塊粘貼在石壁上。雄性隨即排精,在水中完成受精過程。雌性產完卵后即離開洞穴,卵靠自然溫度孵化。雄性則留在洞穴中負責監護,在卵周圍回遊和爬動,還常把身體彎曲成半圓形,將卵圍住,或把卵帶纏繞在身上,以防被水沖走和天敵的侵襲。孵化期為30-40天,最多也有長達80天的,隨水溫的不同而變化。
孵出的幼體形狀似蝌蚪,體長為2.8-3厘米,體重0.28-0.3克,體表的背面為淺棕紅色,腹面為淺黃色,全身密布黑色素細胞小點,頭稍向腹面低彎,頭前的上顎吻端有一對外鼻孔,頭前方背側有一對深黑色的小眼睛,靠近前肢前面的頸部左右兩邊各有三根樹枝狀的外鰓,為呼吸器官,每根鰓枝上長著似絨毛的桃紅色須狀物14-15束,外鰓要待肺形成后才逐漸消失。腹部由於卵黃囊較大,腹腔呈長橢圓形的袋狀,囊內積存的卵黃物質是其出生后的營養來源。作為運動器官的前後肢都尚未完整,所以在水中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不活動時就側卧在水底。但尾比較發達,可以依靠尾的擺動進行不規則的運動。幼體生長緩慢,2歲以內以植物為食。大鯢的壽命較長,可達50-60歲。
養殖場建造
1、場址選擇
根據大鯢的生活習性,並結合考慮生產上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場地,進行合理的設計,建造適合大鯢生態要求的養殖池,才能有效地進行人工養殖,達到預期的目的。
大鯢有喜陰怕風、喜潔怕臟、喜靜怕驚的特點,所以大鯢場地應選擇陰暗、避風、冬暖夏涼、水溫較穩定(最好是10℃一25℃)、水質清潔、無毒無害、水源方便的地方。
場址的選擇還應考慮飼料來源方便,如肉類加工廠附近,可利用禽畜屠宰的下腳料養殖大鯢。這樣既可減少飼料採購運輸費用,又能較好保證飼料採購的質量;或建在水生動物如蟹、蝦、魚、蛙、資源豐富的地區,另外,還應考慮交通方便。
2、養殖場的設計
大鯢生長慢,且在不同飼養階段其生長速度不同,個體之間生長差異大,加之大鯢又是肉食動物,在高密度人工飼養條件下,當餌料缺乏時相互殘食現象更加嚴重,所以養殖中必須按規格大小分池養殖,養殖池要按稚鯢池、幼鯢池、成鯢池、親鯢池的一定比例和大小修建。稚鯢池一般1-2㎡,幼鯢池5-10㎡,親鯢池10㎡左右,成鯢池10-20㎡左右。
根據具體條件,可以按室內型、室外型設計,前者投入較大,但便於人為控制,如水溫等;後者相對投入較小,稱為生產型。兩者各有利弊。從養殖形式看:室內型的有水族箱養殖、水泥池養殖、架式塑盆養殖、平面淺水養殖、平面噴霧式干養、人防地下室養殖、涵洞式養殖等。室外型有自然保護措施型、人工梯塘型和人工平池型。不論採取哪種設計方式,但都要搞好進排水設施、排污設施和洞穴隱體設施。
3、養殖池的建造
(1)稚鯢池的建造:稚鯢體小、幼嫩,對生活環境和飼養條件要求甚嚴,若無適宜的飼養池和一定的管理措施,將嚴重影響其成活率。稚鯢池最好是建在室內,面積不宜太大,一般1-2㎡就可。池最好用水泥建造,池內四周要求光滑。池壁高60㎝。水深20-30㎝,池底要裝排污孔,進排水系統要搞好。
(2)幼鯢池的建造:一般採用水泥結構建造。面積5-10㎡為宜,池深60-80㎝,水深30㎝左右。池內最好用石塊或磚堆成洞穴,石塊和磚可隨時拆除,便於檢查或清掃。洞穴深度比幼鯢全長稍長,寬度可使其自由活動。
(3)成鯢、親鯢池的修建:成鯢與親鯢池的建造一般大小、深淺都相似。池大多採用水泥結構,池的面積10-20㎝,池深120㎝,蓄水深度35㎝左右,池四壁和池底要光滑,每個池要設有排水和溢水孔,溢水孔高35㎝,進水可以從池的上面用鋼管加入。池的底部應設有活動的石板孔穴,供大鯢棲息。總之,飼養池要求光線暗弱,以適合大鯢畏光的特性,池水保持陰涼,水溫一般不超過25℃,排灌水易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於池水清新,棲息孔洞要靈活,觀察檢查鯢體容易,便於飼養管理。
中國大鯢的人工繁殖,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1978-1980年已獲得成功,這為大鯢的人工養殖苗種提供很好的基礎。這幾年來,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貴州、河南及陝西等地的大鯢產區先後建立了養殖場,並獲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可喜的是,大鯢非產區對大鯢的養殖與研究要比產區好。他們打破了大鯢只適應在溪流、清泉和石灰岩地質養殖的認識,如經濟特區的珠海、廈門等地,為進一步開發、推廣和利用這一珍稀動物資源拓寬了新路。
水與環境
1、水源以清、涼、流水為好,水源上游水要無毒、無害,符合漁業用水標準。如山區溪流水、水庫水、地下水等。
2、水溫溫度對大鯢的攝食、生長、發育及成熟起著決定性作用。攝食活動的強弱視水溫而定。一般認為大鯢適宜水溫是10℃-25℃,最佳水溫是18℃-22℃。經養殖實踐,大鯢在珠海改變了冬眠習性,全年可均勻生長。水溫2℃亦攝取食物,水溫低於0℃才停止攝食。
3、水質:有人認為,大鯢是用肺呼吸,水質好壞對它的生長關係不大。其實不然,雖然大鯢是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如水中的pH、溶氧、氯化物、氨等對它影響是很重要的。大鯢較適宜的pH值一般是6.5-7.5。新建的水泥池一般用水浸泡一段時間,並換水數次後方可使用。用生石灰消毒時也應特別注意。溶氧有機物耗氧一般不會給大鯢構成很大危害,但溶氧高對它生長有利,以溶氧大於3.5毫克/升為宜。另外,還注意水中的總硬度和總鹼度,氯化物、硫酸鹽和硅酸鹽、氨態氮和亞硝態氮及余氯等都不能超過漁業用水標準。
4、環境:大鯢具有喜陰怕風、喜潔怕臟、喜靜怕驚的特點。養殖池要避免強光照射,池內要設隱體洞穴等。
幼鯢養殖
1、放養池和苗種消毒:新建的水泥池必須用水浸泡15-20天待池水pH值穩定在8.2以下,才能放養大鯢苗。在放養之前池要用漂白粉或敵百蟲或其它藥物消毒,殺滅敵害生物。苗種下池前用呋喃類藥物0.2克或亞甲藍0.5克兌水浸泡5分鐘。
2、養殖池面積及放養密度:幼鯢室外養殖池一般5-10平方米,室內池一般2-5平方米,每平方米一般養幼鯢10-30尾。
3、幼鯢餌料:幼鯢攝餌能力較好,故要勤投適口餌料。幼苗剛入池后投紅蟲、水生小昆蟲、小魚蝦或魚漿、肉漿。餌料質量要好。
4、水質管理:幼苗池面積小、水位淺、放養密度較高,水質難以自然平衡。因此,幼苗池內要每天換一次新水。換水前要將池內殘渣剩餌清除乾淨。使池水透明度一眼見底,pH值6.5-8.5左右。
5、日常管理:幼苗入池后,每天要作好氣溫、水溫、投料品種、投喂量、吃食情況及觀察幼苗活動記錄。幼苗入池后,可能由於運輸或受新環境和氣候的影響,10天左右時間不攝食,即使不攝食也不會死亡。幼苗池水一般保持10-15厘米深即可,池內可放些卵石、石塊,以供幼苗隱身。幼苗每天要投喂飼料兩次(上午8點、下午5點投料)。養殖中發現有個別弱苗時,要分開單獨飼養。
成鯢養殖
1、養殖池與鯢种放養:大鯢養殖分室外與室內養殖。室外養殖池可大些,一般20-50平米,池深1.2-1.5米;室內養殖池可建小些,一般5-10平米,池深0.8-1.0米。池水的進排水系統及排污、洞穴都要配套。鯢种放養前池子要泡水消毒,鯢種也要消毒。同池放養的鯢種規格要一致,以避免大小不齊發生相互殘殺。
2、放養密度:室外大池養殖密度應稀,一般每平方米1-3尾,室內養殖每平方米3-7尾。大鯢的生長除環境、餌料以外,與放養密度也有一定的關係:(1)密度低的組平均體重凈增長及體重的增長率都高於密度高的組。即平均體重增長11尾/池>28尾/池>40尾/池。(2)養殖密度越高,其飼料係數也越大。
3、飼料:大鯢屬肉食性動物。在野生環境中,主要攝食對象是蟹、蛙類、水生昆蟲、魚類、蛇及動物殘塊。其中蟹佔44%,蛙類佔8%,魚類佔13%,水生昆蟲佔有9%,其餘佔26%。人工養殖條件下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定,內陸省養殖大鯢要投淡水魚、蟹、蛙、螺肉、蚌肉、豬肉、牛肉、羊肉及動物下腳料等;沿海省還可以投喂海水魚類。
4、管理:大鯢的日常管理是整個養殖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飼養的優劣與大鯢的生長速度、疾病發生率及經濟效益極為密切。其日常管理即:一是勤觀察,大鯢多在夜間覓食,且活動遲緩,對過於活躍的動物性餌料,捕食有一定困難,在人工條件下,要對活餌料作適當處理,且投餌以少量多次為佳。同時要勤巡池,並觀察、記錄生活情況。二是看水質,大鯢對水源要求較冷、清新不污染,平時需水量雖不甚大,但要有一定流動水為好。水色渾濁和透明度不夠,就要換入新水。看天氣和氣候變化情況,便於採取有效措施。三是投喂飼料。投餌品種不宜單一,且要質好又新鮮,以免影響生長。四是大小分開、按級放養。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大鯢個體差異一般很大,體質也不一樣,如不按時分池,就會出現因爭食互相咬斗,造成傷亡或是弱者被食。五是要注意防逃。成鯢養殖池池壁要求1米以上,池壁上方要做—T型防逃板。大鯢逃逸力最強的時間是瀑雨、雷電之時。另外,大鯢對酸鹼特別敏感,養殖中應引起重視。
大鯢飼料
大鯢人工養殖的飼料主要有三大類,即水產動物類、畜禽肉類及人工配合飼料。
1、水產動物類飼料。包括海水和淡水中的許多魚類及其它動物如蟹類、魚類、蛙類、蛇、鼠、水鳥、水生昆蟲等。大鯢食性雖然廣,但對食物仍有選擇性,喜歡吞食新鮮的餌料,不吃腐敗的魚蝦。在自然條件下,大鯢胃含物中溪蟹出現率最高,在養殖中投喂中華絨螯蟹和海產蟹類,大鯢較少攝食。這可能是由於溪河中魚類較少難於捕捉,而溪蟹較多,且行動緩慢易於捕捉的緣故。淡水魚類中,大鯢最喜歡吃的是日本鰻鱺。26種海產魚蝦中,其中14種攝食率低於60%,是它不喜歡攝食的種類。在自然條件下,大鯢主要攝食活餌料,而人工飼養下,更喜歡攝食新鮮的死餌料。在飼養過程中,如供餌充足,活的泥鰍和鯽魚可與大鯢長期共處。大鯢喜吃的海水魚超過淡水魚,幾個養殖池的119尾大鯢共投海產魚和淡水魚為97511克,攝食65046克,大鯢增重27953克,平均餌料係數為2.33。
2、畜禽肉類飼料。畜禽肉類飼料主要是指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及屠宰場下腳料。對於魚類資源少的偏遠山區,用畜禽肉類養殖大鯢是較理想的人工配合飼料。人工配合飼料養殖大鯢。試驗分別採用配合飼料和動物餌料進行對比。飼養管理按常規方法。
經過三年反覆試驗,其人工配合飼料與動物餌料養殖大鯢有較大差異:人工配合飼料與動物餌料養殖大鯢,其生長速度明顯不同,配合飼料養殖大鯢生長速度比動物餌料快33.3%和37.5%。飼料係數:人工配合飼料飼養幼體為3.2,成體為2.8;動物餌料飼養幼體為5.3,成體為4.8。
試驗中還發現,當飼料蛋白含量高於50%或低於40%時,則影響大鯢的生長發育。另外,在飼料中添加1%的花粉,大鯢的生長速度要比沒有添加花粉的要快5%-8%。
人工繁殖
1、親鯢的選擇與培育。選擇親鯢的標準,一是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無殘。二是要求達到性成熟年齡。因大鯢早期生長較慢,一般要5齡才達性成熟,此時體重400-500克,故親鯢最好選擇6齡以上、體重600克以上的個體。三是雌雄配比一般要1:1的比例,也可以雄略多餘雌。
親鯢的培育是人工繁殖中的很重要一環,關鍵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選擇好水源。根據大鯢生活的天然水域環境,它喜流、清、涼的水質,水溫11℃-25℃;二是親鯢培育池不宜太大,一般5平方米左右,池內要避光,陰暗;三是大小要分開培育,一般性成熟個體大小懸殊,如不進行分養,在培育中因爭食發生爭鬥時,小的易傷或被吞食;四是稀養,投足食料。5平方米培育池一般放養5組(即10尾,5雌5雄)。培育池要投足飼料,一般以蟹、蛙、魚或動物內臟或人工配合料等都可。
2、催產親鯢的選擇。作為催產的親鯢必須健壯無傷,雌鯢腹部膨大而柔軟,用手輕摸其腹部,有飽滿鬆軟感覺,即可作人工催產用,如用手輕摸腹部有梗手感覺則不宜催產。另外由於大鯢皮膚光滑,肌肉肥厚,膀胱貯尿量多,或胃內包有未消化的食物,選擇時須將鯢體托起,仔細檢查,輕壓后腹,擠除尿液,這樣才不致於被假象所迷惑而錯斷。成熟的雄性大鯢,其泄殖孔周邊不但有突起的乳白色小點,而且泄殖孔周圍桔瓣狀肌肉凸起,內周邊紅腫明顯可見,尤其在繁殖季節這一特徵更易辨認。另外,在催產前後,雄鯢能擠取精液時,必須進行顯微觀察檢查,成熟精子,數量多,呈單個,稍加滴水,精子頭尾能微微擺動或向前遊動。這種精子,有良好的受精能力。一旦發現此種雄性大鯢,要重點保護,以免造成精液浪費。
3、人工催產池。催產池內要求光線暗弱,池面積2-4平方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水泥池,水深為30-40厘米。池內在催產前必須清洗乾淨,池底鋪設洗凈的小卵石,池水最好微流,水流清澈透底,這樣有利於觀察大鯢是否產卵或產出的卵不致於粘附泥塵等污物。催產池中放大鯢組數宜少,以利於觀察。
4、催產激素與注射方法。大鯢人工催產的激素採用魚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簡稱LRH-A),注射時多為兩種激素合用,也可單獨使用LRH-A。其劑量範圍是:LRH-A為26-192微克/公斤,HCG為20-40毫克或157-21731U/公斤。
注射方法:從後背側肋溝間進針,進針深度以穿過肌肉層為宜。注射激素量是根據大鯢個體大小而有不同。一般0.5-1毫升/公斤。
5、催產水溫與產卵的效應時間。一般在20℃以下成熟大鯢藥物注射后一天產卵排精。
6、人工授精。大鯢人工授精一般採用乾濕法。其具體作法是:待雌鯢在池中產出卵帶后,隨即從水中捉起輕輕放入布擔架內,並用布蒙住眼睛,然後一人用手將尾部向上稍稍提起,另一人一手端著無水的搪瓷臉盆,左手輕托卵帶讓卵帶徐徐自然托入盆中,如遇卵帶在泄殖孔內受阻只能用手捏著卵帶,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力大則使卵球變形,產出也無用。當卵帶托入盆中有一定數量后,擠取精液蓋於卵帶上,略加3-5毫升水,再用兩手緩緩進行搖動,使其精卵充分結合。待5-10分鐘后,加入少量清水,過30分鐘將盆中的水換兩次,即可分盆進入孵化階段。在大鯢人工授精過程中要嚴格注意如下幾點:先要認真檢查雄鯢的精液質量。將精液擠取1-2滴於玻片上,加清水一滴,置於顯微鏡下觀察,如果精子數量多,呈一個一個地單獨存在,其頭和尾作輕微擺動或向前方遊動,這種精液才有活力,具有授精能力。如果精子頭尾並列成束,或呈單個分散,但無任何活動,則這種精液授精能力極差甚至全無。所以,一旦發現雌鯢產出卵帶首先要選好具有活力精液的雄鯢,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人工托卵時,如卵帶不能順產,不可強行用力相托,動作要輕慢,有時只能輕輕向下托力,輔助卵帶產出。人工采卵,不能擠壓腹部,以防卵球破裂。人工授精取卵時,盆中不能有水,因為卵遇水,接觸時間長,則失去受精能力。人工授精過程中,要避免陽光直射,只宜在室內進行。再者,成熟好的雄鯢精液,如果保護好,可供多次人工授精之用。
7、人工孵化方法與管理:中國首次大鯢人工催產獲得人工授精卵的是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與桑植縣娃娃魚研究所。1978年首批獲得的人工授精卵,曾採用微流水於盆中孵化,孵化中發現大鯢胚的卵黃膜十分脆弱,流水孵化易使卵黃膜破裂,使胚胎髮育中途夭折,所以孵化率極低。1980年的受精卵採用搪瓷臉盆定時換水的靜水孵化。換水加水時,動作要輕細,同時注意新加水與盆中水溫差不能超過2℃,3-4小時換水一次,每盆裝卵50-100顆,不宜過密。孵化管理中一般採取以下措施:①孵化用水經過沉澱,使水清潔見底,無泥雜物,這樣可避免孵化卵粘附泥污,便於觀察卵的發育變化。②分階段採用15-30萬分之一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卵胚3-5分鐘,防止水霉病的發生。③確定專人加強孵化卵的管理,特別是神經胚階段,卵胚易發生“貼殼”現象。這時期,每次換水時要輕微觸動膠體球,使卵胚翻動,不至於長期靜止在一個方向而“貼殼”。④據大鯢畏光的特性,盛卵盆應始終置於光線暗弱的環境中孵化。
1978年大鯢受精卵的孵化,在水溫14℃-25.5℃範圍內,經歷33-40天之久才孵化出大鯢苗。1980年大鯢的卵胚期為38-40天(水溫14℃-21℃),孵化率56.5%。
8、大鯢的胚后發育與培育
大鯢人工繁殖一般是夏末秋初。其卵產出后經一段較長時間孵化,胚胎的胚后發育已進入冬季了,從湖南開始向北走,冬季水溫較低。因此,為了提高胚后的發育成活率,水溫要保持在11℃-24℃範圍(最好保持18℃-20℃),其自然水溫達不到上述條件的,要採取一定的增溫措施,如溫泉、工廠餘熱水、室內保溫、電熱恆溫等加溫方法。
大鯢孵化出膜后的胚體,其腹面還有一個較大的卵黃囊供胚后一段時間發育的營養。大鯢胚后發育可劃分為如下三個時期。
(1)卵黃囊營養期:這一時期的劃分是從出膜到卵黃吸收完為止,歷時一般30多天。初出膜形似蝌蚪,全長2.8-3.0厘米,體重0.28-0.3克。胚后發育30天,全長3.5-4.6厘米,體重0.3-0.8克,頭向下低彎,體兩側肋溝13-14條,背深棕色,腹淺黃,前肢已有四指,後肢開始分四叉,鰓紅色。體內胸腹腔已形成,食道與肛門連通,囊狀胃內尚存有少量未吸收完卵黃小顆粒。胃長1.7厘米,肝臟分兩葉,腎臟已出現,呈線狀,色肉白,心臟每分鐘跳動33-35次。
(2)開口攝食期:出膜30天後,由母體帶來的營養物質已經吸收完畢,開始轉入攝取外界的餌料為營養。這時胚體全長4.5-5厘米,體重0.8-1.3克,消化器官腸胃已形成,胃長1.2厘米,小腸3.2厘米,直腸1.3厘米,肝臟比前增大,約佔腹腔1/3左右,膽囊在兩葉肝之間的下端,膽汁清淡,不具顏色,呈水泡狀。因此,稚鯢吞食的食物還不能充分消化,排泄的糞便殘渣中,還有所吃食物的殘體存在,這說明稚貌剛開口吃食由於內部器官生長發育還不完善,表現出消化力還不強,進食后兩星期內,因為吞食過多,消化困難,發現有的稚鯢浮於水面,時而上下遊動,感到難受不安,排泄在水中,糞便象小老鼠屎。稚鯢頭已平伸,背棕黑色,腹面肉白色,鰓紅棕色。此時鯢體的分化基本上完成,只是後肢仍是四趾。體已能保持平衡,四肢在水底可作短時緩慢爬行。
(3)稚鯢定形期:出膜70天左右,全長5-8厘米,體重2-5克。這一時期,除稚鯢還有外鰓外,其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基本完成。此時活躍有力,觸覺敏銳,但視力差。這時投喂紅蟲、蚊蠅、水生小昆蟲、小蝦等。吃食活動多在夜間,白天也吃,但有忌光的特性,常棲息於飼養池的小石孔穴中。稚鯢生活在水中雖有外鰓,但每隔1-2小時將頭伸出水面進行氣體交換。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ver3.1——極危(CR)。
列入《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Ⅱ級。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由於大鯢經濟價值較高,人們過度捕撈作為食用日趨嚴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致使大鯢數量銳減,許多地方資源枯竭,甚至瀕臨絕滅。
中國大鯢資源急劇下降始於20世紀80~90年代。陝西南部的秦嶺、巴山、米倉山地區是我國野生大鯢分佈氣候最適宜、數量最多的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初大鯢資源依然非常豐富,漢中市內山區的河道內經常可以見到大鯢活動。1990年前後漢中市大鯢數量銳減,1991年劉詩峰等調查發現,大鯢資源蘊藏量仍較大,存量在2.2~2.3萬尾。但時至今日,自然大鯢幾近絕跡,河溪內見不到大鯢存在。湖南張家界市大鯢資源曾非常多,20世紀50年代桑植、大庸和慈利3個縣每年收購出口5萬千克大鯢,80年代后大鯢資源迅速減少;2006~2008年羅慶華等對張家界市大鯢分佈區域和資源數量調查發現,野生資源僅存2001尾。山西全省大鯢資源量在20世紀70年代末約為10噸,到1994年銳減到2噸左右,部分河溪中大鯢已經絕跡。在河南伏牛山區,大鯢曾是當地的兩棲動物優勢種,20世紀70年代前,內鄉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當時還未建成保護區)幾乎所有溪流都有大鯢分佈,80年代後期僅在高山溪流中見到,90年代難見其蹤跡,2010年調查證明已無大鯢分佈。貴州黔東武陵山區曾是大鯢的主要產區,溪河中經常可見大鯢,20世紀80年代大鯢資源蘊藏量急劇下降,僅有零星分佈,且多生活在喀斯特地下暗河中,不易被發現和調查。安徽皖南山區和大別山區自然環境優越,大鯢曾分佈廣泛,資源量豐富,1994年安徽水產局進行全省大鯢資源全面調查時發現有36.5~56.2噸,但正以驚人的速度衰減,多地已絕跡。可見,中國大鯢的野生種群數量已急劇下降,物種資源幾近枯竭。

保護措施

中國嚴禁捕獵,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飼養等需要,須經主管部門批准方能捕捉。大鯢資源在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首先應考慮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自然種群的恢復和資源的發展,開展人工養殖,然後才能有計劃的合理利用這一資源。
保護遺傳多樣性
儘管大部分大鯢原產地已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但破碎化的生境和點狀的分佈特點,導致同一個大鯢自然保護區內不同大鯢種群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基因交流。已有跡象表明,被隔離地區大鯢出現了遺傳退化,如貴州貴定縣岩下鄉地下暗河中近年來湧出的娃娃魚幼苗,即使在人工養殖環境下,生長速度明顯滯后,這可能是暗河中親鯢由於與其他種群隔離,近親雜交導致。楊麗萍等分析野生大鯢遺傳多樣性發現,湖北十堰市大鯢遺傳多樣性水平較低。對幾種人工養殖的魚類分析發現,人工馴養繁殖將不可避免地喪失動物的某些特定等位基因、遺傳位點,造成馴養種群的遺傳變異度及遺傳多樣性降低。大鯢累代人工繁殖,將造成一定程度近親和純合子,已有幾個養殖場出現幼苗種質退化現象。孟彥等分析野生和養殖大鯢群體的遺傳多樣性時發現,人工養殖子代的多態信息含量下降,人工養殖種群遺傳多樣性水平也下降,出現較大的等位基因丟失等現象。遺傳多樣性的丟失將導致種群後代抗病能力、苗種成活率和繁殖能力下降,對於大鯢的物種進化非常不利。人工養殖的大鯢不能替代野生大鯢,必須採取措施保護大鯢的基因多樣性,恢復野生大鯢種群。要防止各個相互隔離的大鯢種群出現物種退化,應建立大鯢自然保護區內不同種群相互間交流的橋樑。
大鯢基本終生生活在水中,對水環境的依賴性很強,其遷徙能力較差,擴散能力非常有限。地理格局往往可以產生遺傳分化,反映種內亞種群之間的遺傳關係。因此,在經歷地理隔離事件后,物種群體間基因流被阻隔,隨著時間的積累,不同地域的大鯢種群逐漸產生了特有的遺傳特徵。1992年12月高波等在甘肅康縣附近發現一種高寒帶原始大鯢種群,具有一些高寒帶生存的特徵,與常見大鯢略有差異。四川興文縣也發現通體白色的大鯢種群。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證實,在全國的範圍內大鯢種群可按照流域分為黃河種群、長江種群和珠江種群,且3個種群間遺傳分化已經存在。Bobert W Murphy等研究證實,人為地讓不同地域的野生大鯢交配,最終導致各原產地大鯢的基因趨同,原有的特異性基因將消失。因此,養殖業的蓬勃發展使不同地域的大鯢基因相互交流,直接導致全國大鯢基因的趨同,各地域大鯢的特異性基因丟失,特異性性狀消亡,這對大鯢遺傳多樣性的保護極其不利。各水系、各自然保護區應當避免人為因素導致外來大鯢基因與本地基因的混合,保護當地野生大鯢的特異性進化。
增殖放流
對大鯢人工繁殖群體的放流應持謹慎態度,必須科學地進行增殖放流,提高放流效率。首先,科學選擇棲息地點,對放流地點進行生態環境評估,對周邊環境及對水體環境是否適宜大鯢及其幼苗生存進行科學評價。幼苗對生境的要求很高,不能存活將直接導致放流的失敗。其次,放流的目的是重構當地野生大鯢的自然種群,使其能夠自然繁衍生息,應重點投放大鯢親本,且親本數量要足夠大,能夠進行自然繁殖產卵,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第三,從遺傳角度考慮,避免投放關係為近親的大鯢親本,避免投放不同流域內種群的大鯢親本。張家界市自2002年以來,每年在其自然保護區進行1~2次大鯢增殖放流,至2008年多數放流點未見大鯢資源有大量增加的跡象,但是在投放種魚的3個放流點,大鯢幼苗的數量增加不少。貴州貴定等地也曾開展過數次大鯢增殖放流活動。
強化引導,促進產業收益合理回歸
人工養殖對於促進大鯢的保護非常有效。當前大鯢人工養殖的規模較大,年產苗量也能滿足市場要求,曾經的供不應求變成了現在的嚴重滯銷,而大鯢的銷售價格也由最高時4000餘元/千克降到600~800元/千克,大鯢產業的發展市場受阻,嚴重打擊了群眾的養殖熱情。一直以來,大鯢的銷售主要是在養殖戶之間進行,能夠上餐桌的大鯢數量很少,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才導致現在的困境。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大鯢的銷售市場不健全,政府對於大鯢銷售環節的政策沒有開放,全國只有極少的高檔餐館能銷售大鯢,也只有極少的養殖大戶能在全國範圍內銷售。政府應正確引導養殖戶養殖,開放政策,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逐步許可大鯢的馴養繁殖、銷售和餐館酒店的經營。擴大大鯢的銷售市場,引導整個行業培育起健全的市場規模和秩序,從而使大鯢的價格下降到合理水平,大鯢產業不再成為暴利行業,而非法捕捉野生大鯢也不會成就群眾一夜暴富的途徑,最終有效遏制偷捕濫獵。
推廣大鯢仿生態和原生態馴養繁殖技術
原生態、仿生態繁育技術已被證實具有很好的前景,一些仿生態技術獲得國家級專利技術認證,達到中國國內先進水平,仿生態苗和原生態的出苗量具有一定規模。仿生態,特別是原生態繁殖出的大鯢幼苗體質健壯,克服了種質資源退化問題,由於在野生環境下生長,其生活狀況和習性接近原始狀態,與野生大鯢無多大差異。仿生態和原生態培育有利於保護優良種源。將此種環境下生長的大鯢增殖放流到野外,更能適應野外環境,生存繁衍能力更強,增殖放流效果更顯著。仿生態和原生態繁殖技術的突破,對於大鯢資源的保護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應在全國自然條件合適的地區推廣。

主要價值


藥用及經濟:大鯢經濟價值較大,群眾將大鯢捕捉食用,以強壯體質,能有效地防治貧血、月經失調等症;大鯢的皮厚實堅韌,可以用以製革;還可製成治療灼傷的藥物;也可治療小兒嗝食之類的胃病;膽汁能解熱明目。
科研:大鯢是現存兩棲動物中較為原始的種類,在研究動物進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學等都有一定的價值,動物園飼養作為觀賞動物。
食用: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山海經就提到了大鯢,該種是山海經裡面存在的上古神獸,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很多人桌面上的美食。大鯢肉質鮮嫩,有一股山椒的味道,故又被稱為“大山椒魚”。(註:瀕危物種只可食用人工養殖)

最新發現

2021年4月19日,寧夏固原市涇源縣,河道治理工人19日在涇源縣涇河6號水壩施工時疑似發現一條“娃娃魚”。經六盤山林業局野生保護專家及六盤山森林公安分局工作人員測量,該魚體長1.35米,頭顱寬0.23米,體重20公斤以上,該魚已被放生於涇河上游的二龍河。

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
人工飼養大鯢(苗種或成鯢)的疾病防治工作,要按“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進行。
每天換水一次(流動活水更好),及時清池排污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為人工飼養大鯢疾病的高發季節一般是在6-10月的高溫時期,這個期間氣溫高,因而水溫高。水溫如果長時間高過25℃,大鯢就不吃東西了,身體餓瘦了,對疾病的抵抗力也降低了,容易生病。所以高溫季節採取降溫措施預防大鯢(苗種或成鯢)發病,這就是“無病早防”的辦法。
人工飼養的大鯢,其主要疾病有以下幾種:
腹脹病(又稱腹水病)
癥狀:個體浮於水面,行動獃滯,不攝食,眼睛變渾,腹部膨脹。解剖檢查,發現腹腔積水,肺部發紅充血。有時肛門部位還可見糞便粘著。因餌料腐爛,水質惡化生病,故經常換水可預防此病。
治療:發現后,單獨飼養,放淺池水,讓其腹部能著底,以免消耗太多體能,另外還要保證水質清新,對於苗種,由於消化功能不強造成此病,停食1-2天。處理得當,眼可復明,腹脹消失,恢復健康。對於成鯢,由於內臟感染產生大量腹水,可用1萬單位/公斤體重的劑量卡那黴素肌肉注射。慶大黴素(2萬單位/公斤)、氯黴素、新黴素對此病也均有較好療效。
脊椎彎曲病
癥狀:從苗種到成鯢都可發生這病。外觀表現為身體呈“S”形彎曲,活力減弱,但仍能少量攝食。解剖檢查,除脊椎彎曲外,無明顯異常。發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種礦物質或因生理病變造成的。苗種階段發生這病後,大部分未到成鯢階段就已死亡。成鯢發生這病後,病體極消瘦,但一般不會馬上死亡。
治療:此病以預防為主,發病後很難恢復。投餌要多樣化,使大鯢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得到滿足。另外,要改良水質,使水體里不含重金屬鹽類,因為重金屬鹽類有毒,可刺激大鯢的神經和肌肉收縮,造成彎體病。
腐皮病(又稱皮膚潰爛病)
癥狀:體表有許多油菜籽或綠豆粒大小的白色小點,並逐漸發展成白色斑塊狀;隨著病情的發展,白色斑塊進一步腐爛成潰瘍狀,可見到帶紅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嚴重。病鯢口腔、尾柄、頭部稍充血。病鯢卧伏於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檢查,肝臟腫大,呈紫紅色,胃、腸道充血,心臟失血變淡,肺紫紅色。
治療:每立方米水體用0.1克氟哌酸或用0.2克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克強氯精消毒,每天換水,連續消毒3天。對能吃東西的病鯢,按每公斤鯢體重,每天口服環丙沙星100毫克和多種維生素150毫克,連續口服5天。對不能攝食的病鯢,按每公斤鯢體重,肌肉注射慶大黴素1000單位,隔1天後復注1次。注意慶大黴素不能隨意增加用量。對能攝食的病鯢和不能攝食的病鯢,都可採用2-4毫克/升慶大黴素浸泡,每天浸泡4-8小時,泡到病好為止。也可用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浸泡,濃度也是採用2-4毫克/升。新黴素、紅黴素、痢特靈對此病也有療效。對潰瘍面大的,用慶大黴素原粉塗抹。
預防:大鯢從外地運入,下池前將大鯢用氟哌酸或環丙沙星浸泡消毒20-30分鐘,溶液濃度是百萬分之零點五的氟哌酸或環丙沙星。對相互撕咬受傷的大鯢,要用雙氧水洗傷口,然後用潰瘍靈軟膏塗抹,放在無水搪瓷盆里,過1-2小時后,可放入池中。用紅黴素軟膏塗搽也可。
腐皮病主要由餵食不健康的青蛙和泥鰍而引起。因此,在投喂活鮮餌料如青蛙、泥鰍和活魚時要嚴格消毒。用溶液濃度是百萬分之零點五的環丙沙星浸泡20分鐘。
赤皮病
病狀:發病的大鯢全身腫脹,呈充血發炎的紅斑塊和化膿性潰瘍。病鯢體表常出現不規則的紅色腫塊,發病初期於紅色腫塊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淺黃色膿泡,並逐漸向周周皮膚組織擴散增大。當膿泡穿破后,便形成較大的潰爛病灶。解剖檢查,肝臟腫大有出血點,腸糜爛,腹水增多。
治療:首先在體表潰瘍處塗抹氯黴素軟膏,同時肌肉注射慶大黴素,連續注射七天,每天每公斤鯢體重注射15毫克慶大黴素,治癒率達93%。鏈黴素、氟哌酸有療效。用增效聯胺與卡那黴素內服。每公斤大鯢體重用增效聯胺50毫克埋入魚塊中投飼,連續5天。同時按每公斤大鯢體重肌肉注射1/3亳升卡那黴素,連續5天。
預防:每隔10-15天,水體用“魚蝦安”消毒1次。注意在換水、清池過程中,要防止操作時損傷大鯢的皮膚,否則病菌通過體表傷口入侵感染。養殖中若長期不加新水,勢必水質惡化,水體中病菌大量繁殖,也容易侵入大鯢傷口。因此,勤換新水,也可預防此病。
列印病(俗稱紅梅斑病)
癥狀:病鯢體表出現豆粒似的紅斑,呈腫塊狀,有的表皮腐爛(均在紅斑處),患病部位多在背部,尾部,也有少數在軀幹和四肢的。被感染了的大鯢多游出人工築穴,離群獨游。解剖檢查,心臟、肝、肺無病變。
治療:用紅藥水塗搽大鯢患病部位和用金黴素針劑肌注鯢體,每公斤鯢體重肌注3毫克,連續注射10天即可治癒。或按每立方米水體用1克蟾酥和0.8克大黃粉合劑浸泡病鯢15分鐘,連續7天即可治癒。
預防:因為黃鱔有紅梅斑病,如果把大鯢同患病的黃鱔養在一起,易感染此病。
癥狀:病鯢體表生出棉毛狀的灰白色菌絲,開始時能見灰白色斑點,菌絲繼續生長長度可達3厘米,如棉花絮在水中呈放射狀,菌絲體清晰可見。嚴重時病鯢行動遲緩,食慾減退,身體消瘦甚至死亡。
治療:對病鯢可用10%高錳酸鉀或10%孔雀石綠塗抹患處,放到陰涼處1-2小時后,再放入水中。過兩天以後,如還有水霉,可再塗1次。另外,也可將病鯢用4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8小時以上。也可將病鯢用10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15-20分鐘,並在患處塗抹1‰孔雀石綠軟膏。對於鰓部和腹部患水霉病的鯢苗,用0.5毫克/升孔雀石綠溶液浸泡2-3分鐘,如果鯢苗在溶液中顯得煩躁狂游,則應降低濃度。克霉唑軟膏對水霉病也有較好療效。
大鯢飼養和繁殖的最佳水溫約為20℃,要求水質清新。這種條件也適合水霉病生長。因此,大鯢卵的孵化中,如果有受精卵患了水霉病,可將病卵用5-10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10分鐘以後,再將浸泡過的病卵單獨孵化。
預防:搬運和養殖過程中防止大鯢受傷。對於受傷的大鯢,用潰瘍靈軟膏直接塗抹傷處。對於正在孵化的鯢卵,要將未受精的卵帶剪斷剔出。所用剪刀應事先在10%高錳酸鉀溶液里浸泡消毒。孵化工具事先用50克/升食鹽水泡。
爛嘴病(又稱口腔潰爛病)
癥狀:主要病症是口腔潰爛,存在兩種類型。一種是病鯢的上、下唇腫大、滲血、潰爛,嚴重的露出上、下頜骨;另一種是嘴唇外表正常,但口腔內上齶組織形成大塊蝕斑,並引起嚴重出血。也有的病鯢兩種癥狀均有。病鯢長時間不能進食,體質減弱,易引起併發感染而死亡。
治療:發現病鯢后,要及時隔離,病情較輕的,可用慶大黴素4毫克/升連續浸泡10天,可治癒。病情較重的,先用慶大黴素原粉塗抹患處,1-2小時后,再放入環丙沙星藥液里浸泡,濃度是4毫克/升,每天浸泡8小時,連續浸泡10天,可治癒。病情嚴重的,除浸泡外,還要注射慶大黴素,劑量是按每公斤病鯢體重1萬單位。此病如果治療及時,治癒率較高。
預防:此病是由患口腔潰爛病的青蛙傳染的,因此在投喂青蛙時,事先要將青蛙嚴格消毒(放入環丙沙星藥液里浸泡兩小時),最保險的辦法是不投喂有病的青蛙。
爛尾病
癥狀:大鯢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現紅色小點或紅色斑塊,周圍皮膚組織充血發炎,表皮呈灰白色。當病期過長,形成瘡樣病灶。嚴重時患處肌肉組織壞死,尾部骨骼外露,常有暗紅色或淡黃色液體滲出。病鯢停止進食,伏底不動,不久便死。
治療:發現病鯢后,應及時隔離治療。對病鯢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濃度是每立方米加入20克高錳酸鉀),隨後用氯黴素軟膏或紅黴素軟膏塗敷患處,每天一次,連續7天可治癒。
預防:大鯢本來是常年生活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中,水質清潔無污染,但人工飼養水體中常有大量的病菌。當大鯢的皮膚受傷后,病菌就乘虛而入,引起此病。因此,勤換水,可以減少此病發生。
吸蟲病
癥狀:病鯢體質消瘦,體表粘液過多,行動獃滯。
治療:寄生在大鯢體內的吸蟲有很多種,已報導的有:貴陽擬牛頭吸蟲、無棘吸蟲、東方后槽吸蟲、橢圓大鯢吸蟲、馬邊鯢居吸蟲、沐川鯢居吸蟲、短腸中腸吸蟲。多數種類寄生在大鯢腸壁的粘膜層,引起腸壁紅腫發炎,少數種類寄生在胃裡。如果是吸蟲少量寄生,對大鯢影響不大。如果是吸蟲大量寄生,易堵塞腸道,並引起腸胃穿孔。可參考獸醫治療吸蟲的方法,用吡喹酮、硝硫氰醚等藥物治療。
預防:可用敵百蟲消毒池子(由於大鯢對敵百蟲敏感,可先把大鯢移出,待池子消毒清洗后,再把大鯢移入。)殺死水體里的寄生蟲卵及幼蟲。特別是夏、秋兩季要加強預防,定期在餌料里包埋驅蟲劑(例如在新鮮豬肝里包埋滅蟲精)以殺死體內寄生蟲。對於在野外撈取的青蛙、螺、蚌等都要經過消毒後方可投喂(最好是煮熟了投喂)。
線蟲病
癥狀:寄生在大鯢皮下的線蟲,發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軀幹部(尤其是兩側)有線蟲寄生。觸及患部,大鯢有疼痛反應。此時大鯢多不進食,6月以後自然消失。也有線蟲寄生在大鯢腸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腸的肌肉層,線蟲頭部鑽入腸壁,破壞組織,吸取組織營養。還有線蟲寄生在小腸、直腸的。還有寄生在膽囊內的線蟲,必要時可投喂適量的驅蟲葯。
治療:寄生在大鯢體內的線蟲有很多種,如城固卷尾線毛細線蟲等。單純患線蟲病,如果寄生蟲數少,一般不會引起死亡。治療方法可參考獸醫治療線蟲的方法,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藥物包埋在新鮮豬肝里喂大鯢,達到驅蟲的效果。
皮膚潰爛病
包括人為的受傷,互相咬傷和病菌侵入而引起的皮膚潰爛,可隔離受傷大鯢,每公斤每次注射青霉素5-10萬國際單位,注射次數根據病情而定,同時在傷口處塗抹四環素軟膏、碘酒、紫藥水等。
消化道感染
主要由餌料變質、水質惡化引起的。可及時換水,全池遍灑土霉素0.1-0.2ppm或混拌在人工配合飼料中投喂。
癤瘡病
病原體:為癤瘡型點狀產氣單胞桿菌。癥狀及病理變化:患病初期,病體背部皮膚及肌肉組織發炎,隨著病情的發展,病灶處隆起,形似膿瘡,用手觸摸,有浮腫的感覺。嚴重時肌肉組織出血,滲出體液,繼而壞死形成膿瘍,解剖時有膿汁流出。另外,有腸道充血發炎的癥狀。
流行情況:該病主要危害大鯢的幼體和成體。一年四季都有發生,無明顯的流行季節。
防治方法:1)在捕撈、運輸、放養等操作過程中應仔細小心,避免鯢體受傷。2)口服氟哌酸,每千克大鯢每天50mg,連喂10天。4)金黴素針劑肌肉注射,0.33ml/kg,連用七天,較輕的可治癒。

滅絕原因


瀕危原因

● ● 大鯢對水的環境非常依賴,遷徙能力是動物之中最差者之一,它們的棲息地被山澗、湖泊、河流分開,因此造成了中國大鯢的基因在每個區都不一樣,這就造成了互相之間的繁殖變得非常困難。
● ● 自然棲息環境被破壞,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設施等,因其棲息地被佔用,造成局部地區滅絕。
● ● 自身的生物學因素,諸如自然繁殖困難,幼苗成活率低等。
● ● 人為過度捕撈和偷獵。在地球上繁衍3億6千多萬年的事實證明,大鯢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和生存能力,大部分自然生態環境較好的原分佈區域,自然種群均趨於枯竭。總體上看,大鯢分佈地生態環境好,區域經濟發展滯后。20世紀80年代起廣東及東南亞等地喜食大鯢成風,導致其收購價格極高,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將販賣大鯢作為致富的捷徑,大規模捕殺大鯢,即使是國家立法保護后,大鯢的黑市交易仍很猖獗;90年代全國涉及的非法販運大鯢案件很多,大鯢數量驚人。21世紀初,隨著國家對大鯢人工馴養繁殖政策的開放,大鯢產業化發展蓬勃興起,但由於野生大鯢較人工養殖的大鯢種質優良,繁殖能力較強,所產後代體質健壯,更適宜養殖戶留作新建養殖場的原始大鯢種群,培育後備種魚,養殖戶不惜花重金購買野生大鯢,導致其進一步被捕捉,逐漸流入到各人工養殖場。大鯢資源衰退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化肥和農藥使用導致水體污染,直接影響大鯢繁殖,造成不育,也使得大鯢的餌料小魚、小蝦等數量減少。如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皖西當地溪流中成體大鯢還較常見,但鮮見大鯢幼苗;而目前在人跡罕至的深山溪流源頭,水質未受污染,至今仍可偶見大鯢幼苗。可見,大鯢野外種群數量驟減的主導因子是人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