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恰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轄鄉

瓦恰鄉,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東南部、干達克爾山脈東麓。

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9月),瓦恰鄉一帶為瓦恰保;1984年,由瓦恰公社改為瓦恰鄉。

截至2018年末,瓦恰鄉戶籍人口為3237人。

2019年,瓦恰鄉下轄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庫熱格村。

瓦恰鄉糧食作物以青稞、豌豆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為主。

2019年,瓦恰鄉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715元,全鄉整體脫貧。

歷史沿革


瓦恰鄉
瓦恰鄉
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9月),為瓦恰保。
1950年,瓦恰保改為瓦恰鄉。
1958年,成立瓦恰公社。
1966年,瓦恰公社改名紅旗公社。
1976年,恢復瓦恰公社名稱。
1984年,瓦恰公社改瓦恰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瓦恰鄉地處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東南部、干達克爾山脈東麓,東與大同鄉相接,南與馬爾洋鄉相連,西與塔什庫爾干鄉毗鄰,北與班迪爾鄉、庫科西魯克鄉相接,距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城78千米,區域總面積738.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瓦恰鄉
瓦恰鄉
瓦恰鄉地處高寒山區,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地面高度在海拔3400—3600米之間。

氣候

瓦恰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不明,只有冷暖兩季;多年平均氣溫3.3℃,1月平均氣溫-17.8℃;7月平均氣溫13.9℃;無霜期年平均14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287.5小時,年總輻射158.9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175天(一般為4月15日—10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357毫米。

水文

瓦恰鄉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瓦恰河,由南向北流經鄉境,最後匯入塔什庫爾干河中游的下班迪爾水庫,長48千米。

自然資源


野生動物有黃羊雪雞旱獺、狼、狐狸、呱呱雞、野兔、野鴨子、野鴿子等珍稀動物類。野生植物有庫魯木提、紫草石蓮、青藍草、當歸、手掌參等名貴藥材,還有可食用的野蘑菇。礦產資源有鉛礦、鋅礦、銅礦、金礦、雲母礦。

行政區劃


2011年,瓦恰鄉下轄庫熱格、夏拉夫迭、夏布孜喀拉、昆玉孜、庫尕丹5個行政村;下設9個村民小組。
2019年,瓦恰鄉下轄庫熱格村、夏拉夫迭村、夏布孜喀拉村、昆玉孜村、庫尕丹村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庫熱格村。

人口民族


瓦恰鄉
瓦恰鄉
2011年,瓦恰鄉總人口2621人,其中男性1249人,佔47.67%;女性1372人,佔52.33%;14歲以下325人,佔12.4%;15—64歲2069人,佔78.94%;65歲以上227人,佔8.66%;以塔吉克族為主,達2609人,佔99.54%;有柯爾克孜族12人,佔0.46%。2011年,瓦恰鄉人口出生率18‰,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12‰。
截至2018年末,瓦恰鄉戶籍人口為3237人。
夏拉甫迭村距縣城80公里,距鄉政府5公里,與馬爾洋、班迪爾鄉相鄰。居民有102戶,571人,黨員34人。全村有耕地1034畝,草場11.05萬畝。其中自然牧場約11萬畝,打草草場470畝。
庫熱格村距縣城78公里,面積98平方公里,與馬爾洋、班迪爾鄉相鄰。有居民戶數104戶,622人,黨員31人,有耕地1167畝,草場約11.5萬畝,其中有打草草場510畝,其餘都是自然牧場。
夏布孜喀拉村距鄉政府8公里,有居民戶數98戶,622人,黨員34人,有耕地1851畝,草場約11.12萬畝,其中自然牧場11萬畝,打草草場740畝。
昆玉孜村距鄉政府5公里。有居民戶數100戶,638人,黨員25人,有耕地1836畝,草場10.5萬畝,其中自然牧場10.5萬畝,打草草場2400畝。
庫尕丹村距鄉政府5公里。有居民戶數38戶,227人,黨員14人,有耕地423畝,草場約10.1萬畝,自然牧場10萬畝,打草草場750畝。

經濟


瓦恰鄉有天然牧場15萬畝,人工草場0.9萬畝。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豌豆、藏稞。牲畜有山羊、綿羊、氂牛、黃牛、西蒙塔爾牛、馬、驢、駱駝。
2004年底,瓦恰鄉實現經濟總收入471.74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198元;牲畜存欄總數達2.06萬頭(只),適齡母畜達1.5萬頭(只),商品畜出售1萬頭(只);牲畜防疫率達100%。糧食播種面積5304畝,總產60.1萬公斤,單產113公斤;植樹造林40畝,水渠25公里;勞務輸出90人(次),創收18萬元。
鄉有個體工商戶18戶,其中涉及個體餐飲、娛樂、運輸等行業。從業人員達40人。年創收19.23萬元。
瓦恰鄉
瓦恰鄉
鄉有中心小學1個,教學點4個,有教職員工48人,有學生480人;設衛生院1個,醫務人員7人病床床10張;設郵電所1個,工作人員1名;設配種站1個,工作人員2人;設邊防派出所1個,有幹警11人。鄉有清真寺3座,宗教人士7人。有機井18眼,分佈於全鄉5個村人口集中區。
2011年,瓦恰鄉農業總產值131.5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9%;生產糧食1103.4噸,人均421千克,其中青稞885.1噸,豌豆218.3噸。2011年,瓦恰鄉牛飼養量8200頭,年末存欄4400頭;羊飼養量2.2萬隻,年末存欄1.7萬隻。2011年,瓦恰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317元。2011年末,瓦恰鄉有商業網點17個,職工23人。2011年,瓦恰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54.3萬元。2011年,瓦恰鄉財政總收人420.1萬元,財政支出632.5萬元。
2018年,瓦恰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2019年,瓦恰鄉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715元,全鄉整體脫貧。

文化


地名由來
瓦恰,柯爾克孜語,意為狩獵;因瓦恰鄉境內古時大部分人以狩獵為生,故名。

交通


瓦恰鄉有澤普縣—莎車縣霍什拉甫鄉公路過境。2019年7月,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城到瓦恰鄉之間的吾格亞提盤山公路投入使用,全長36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瓦恰鄉
瓦恰鄉
2011年末,瓦恰鄉有雙語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83人,專任教師2人;小學1所,在校生118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2011年,瓦恰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9.7萬元,比2010年增長32%。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瓦恰鄉有文化站1個;村圖書室5個,藏書5000餘冊。2010年末,瓦恰鄉有廣播電視站1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均為100%。
2019年8月11日,駐瓦恰鄉夏拉夫迭村工作隊與農牧民開展古爾邦節文藝聯歡活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瓦恰鄉有衛生院1所,病床12張,固定資產總值14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人。2011年,瓦恰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瓦恰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戶,人數92人,支出23.7萬元,月人均215元;城市醫療救助5人次,支出2.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02戶,人數1277人,支出123.3萬元,月人均80.5元;農村醫療救助31人次,支出15.8萬元;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93萬元,比2010年增長55%,基金支出合計148萬元,比2010年增長35%。
瓦恰鄉
瓦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