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河鄉

河南周口市淮陽區下轄鄉

曹河鄉,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地處淮陽區西部,東與鄭集鄉相鄰,南與川匯區相連,西與西華縣清河驛鎮相接,北與齊老鄉毗鄰,距離淮陽區城15千米,區域總面積81.71平方千米。

1975年12月,析齊老鄉、鄭集鄉、搬口鄉部分行政村置曹河公社;1983年4月,由曹河公社改為曹河鄉。截至2018年末,曹河鄉戶籍人口為65483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截至2020年6月,曹河鄉下轄2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王樓村。

截至2018年末,曹河鄉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6個。

行政區劃


梓樹苗
梓樹苗
曹河鄉下轄村:東黃村、鹽廠村、位橋村、高樓村、曹河村、徐營村、栗集村、殷庄村、四所樓村、侯家村、王樓村、黨路口村、郝庄村、朱庄村、顧庄村、何樓村、赫營村、冷庄村、石營村、位庄村、位老村、程樓村、西黃村、張廟村

基本介紹


曹河鄉位於淮陽縣西部公路四通八達,距周商高速入口2公里,大廣高速入口4公里,漯雙省道、芝搬線、淮大線縱橫全境,形成了規模龐大,東西聯通,南北交錯的交通格局。“村村通”總里程106公里,為曹河經濟大發展構築了平台。
“中國楸樹第一鄉”之譽由來已久。自2000年以來,推廣生態綠化高檔楸樹品種,立即發展到8000畝;2002年實行“地墒溝億元工程”,迅猛擴散到全鄉,現有優質成苗800萬株,年創利潤3億元。
“打農第一鄉”當之無愧,在河北、天津、新疆、黃河灘等地都有曹河人忙碌的身影,哪裡有閑置土地,哪裡就有曹河人,承包土地近50萬畝,是曹河鄉耕地面積的7倍,帶動季節性有序流動工和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凈產值突破2.5億元。“打農”產業不僅成為曹河鄉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且成為縣市勞動輸出經濟的經典品牌。

轄區代碼


411626211曹河鄉411626201王樓村411626202四所樓村411626203殷庄村
411626204程樓村411626205赫營村411626206栗集村411626207位庄村
411626208石營村411626209徐營村411626210曹河村411626211鹽廠村
411626212冷庄村411626213黨路口村411626214高樓村411626215位老村
411626216位橋村411626217郝庄村411626218何樓村411626219顧庄村
411626220東黃村411626221西黃村411626222侯家村411626223朱庄村

內設機構


1、黨政辦公室。是負責黨的建設、紀檢監察、統一戰線、人民武裝、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宣傳、人事、財務管理工作;負責綜合協調、政務監督、信訪、文秘、統計工作;負責法制、宣傳、教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指導群團組織開展工作。
2、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全鎮經濟發展的規劃、管理、指導和服務工作;指導並監督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負責農、林、水、牧、副、漁各業的規劃、生產、經營、管理工作;負責交通、運輸、市場貿易管理工作。
3、社會事務工作辦公室。負責計劃生育、衛生、防疫工作;負責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鄉村文化、廣播、教育的建設與管理,負責村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和民政等項工作。
4、計劃生育技術中心。負責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生育指導與避孕諮詢,婚前保健與醫學檢查,婚前諮詢與新婚保健,避孕方法使用與知情選擇,相關技術人員培訓。
5、文化服務中心。負責組織群眾文化活動和廣播新聞、信息及其它相關社會服務。組織宣傳、交流、培訓文藝活動,管理業餘創作團體,文藝創作,文化市場,指導村級文化室宣傳,群眾文藝研究,大眾科普資料編輯,民間文化藝術遺產收集整理,文物保護;新聞、專題、文藝、廣播、廣播技術服務等相關服務。
6、農業服務中心。負責推廣農業科學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管理等相關服務。農業種植先進技術示範試驗、審定;推廣畜牧先進技術,防治畜禽疾病,疫情測報,推廣林業技術,加強林政管理;規劃、勘測、設計農村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推廣農業機械科學技術及生產經營管理等相關信息服務。
7、村鎮建設發展中心。負責宣傳貫徹執行土地、環保法律法規,編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變更調查、土地開發、管理和保護,負責本轄區村鎮建設發展規劃的制訂,開發利用和其它相關業務服務。
8、勞動保障事務所。負責勞務交流服務,勞務信息服務,勞務市場的培訓,勞務人員檔案管理,其它相關業務。

特色養殖


傾力打造畜禽第一鄉,藉助大用集團投資3.3億元,畜禽養殖加工項目落地和華英第一種雞廠的落戶,發展西部七個,北部十個養殖專業村,實施“雙百”工程,達到萬頭養豬廠100個,10萬隻養雞廠100個。新規劃的生態養殖觀光園,佔地800畝,集養雞、養豬、養魚、飼料加工和肥生產於一體的綠色現代化產業鏈條,即將成為中原地區最具現代的特色養殖景區。
優勢企業穩佔潮頭。艷麗興紡織年產值1.3億元,蒜片廠年產值1300萬元,大量轉化為地農業產品。新建萬苗免燒磚廠、新星建材廠、王樓建築材料廠、朱庄板廠等一大批優勢新型節能環保建材企業相繼投產,投資規模都在500萬元以上,逐步形成集團化發展趨勢。

特色農業


楸樹
楸樹
楸樹(catalpabungei)原產中國,是中國傳統栽培的優質珍貴用財樹種和著名園林觀賞樹種,素以材質優良,用途廣泛,樹體高大,樹姿優美而深受群眾喜愛,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中國博大的樹林園中,唯其“材”貌雙全,自古就有“木王”之稱。
楸樹木材質地堅韌緻密、細膩、軟硬適中,具有不翹裂、不變形、易加工、易雕刻、紋理美觀、容易乾燥耐磨、耐腐廣泛用於建築、傢具、造船、雕刻、工藝、軍工等方面的優質良材。
楸樹樹姿雄偉,高大挺拔,枝葉繁茂,花色艷麗,是名貴園林觀賞樹種。其花形如鍾,白色花冠上紅斑點綴,如雪似火。每至花期,繁花滿枝,隨風搖曳,令人賞心悅目。自古人們就把楸樹作為綠化觀賞樹種,至今在北京故宮、頤和園、南京明孝陵、少林寺等諸多名勝古迹中仍可欣賞到百年古楸蒼勁挺拔的風姿。
楸樹適應性強,廣泛分佈於中國溫帶、亞熱帶、熱帶地區,面積達48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西部地區退耕還林的先鋒造林樹種。同時楸樹還具有發葉遲、落葉晚的特性。對夏收作物有利,秋作物免遭早旱危害有一定作用,是較為理想的農林間作樹種。
由於群眾過度採伐,使該樹種已瀕臨枯竭,楸樹木材奇缺,成為木材市場上的緊俏商品,每立方米價格高達2000元上,相當於一般木材價格地3——5倍。因此,被國家科委、林業部在“七五”期間列為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金絲楸、果基長果楸兩大優良類型及優良無性系,年平均胸徑生長量達到2——3厘米,極強的速生性,當年苗高可達3——4米,當年育苗,當年即可出圃。

畜牧業發展


養牛場
養牛場
淮陽縣曹河鄉黨委、政府依靠資源優勢,把發展畜牧養殖業當作調整產業結構的重中之重,力促其上技術、擴規模、升檔次。全鄉大牲畜存欄1.1萬頭、生豬存欄4.8萬頭、羊存欄8萬多隻,畜牧養殖業已成為該鄉富民興鄉、建設小康的支柱產業。在發展畜牧養殖業中,他們狠抓了四個環節。
一是選准優勢。該鄉發展畜牧業有三大優勢:群眾有傳統的養殖習慣;農副產品豐富,不愁草、料來源;市場廣闊,而且投資周期短、見效快。二是引導扶持。鄉里發動黨員、幹部帶頭,出台優惠政策,對養殖大戶優先提供村邊場地、優先資金扶持、優先技術服務。該鄉以戶養為基礎突出抓好“三專”(專業戶、專業組、專業村)的發展。全鄉很快發展專業組69個,飼養大戶360個,專業村8個。三是建基地整體推進。該鄉為突出區域特色,在起步早、基地好的位橋村建起了品種豬飼養基地,在王樓、程樓、冷庄等村建起了黃牛基地,在林豐草茂的西黃等村建起了波爾山羊基地,並依靠科技進步,進行改良。西黃村去年農戶養的數千隻山羊都與波爾山羊雜交,發展成效益較高的雜交羊。四是加強領導和全方位服務。鄉里成立了畜牧業領導組,明確一名副鄉長專抓,還以畜牧站為依託成立了養殖研究中心,建立了育種、育肥、引進良種協會。2007年8月,王樓村又建起了一座金黃牛育肥廠,引進“西門塔爾”良種牛400頭。為優化服務,鄉里還定期聘請省市專家來指導技術,平時還進行防疫培訓。為解除養殖戶的後顧之憂,該鄉還在上海、武漢、鄭州等大中城市設立5處聯絡點,負責信息和銷售服務。
該鄉干群不斷調整和優化畜牧養殖業結構,促進了草食畜禽的迅速發展,而且向高檔化、高質量方面轉化。大多數村畜牧養殖業形成了品種多元、結構合理、優質高檔的生產新格局。外地來曹河購運豬、牛、羊、雞的車輛,從早到晚不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城鎮建設


曹河鄉
曹河鄉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本著保持優勢,擴大知名度的原則,美化、綠化、亮化一步到位,投資180萬元改造了高低壓線路,籌資2500萬元,高標準建設了曹河商貿城和商業步行街,並充分利用市場激活民間流動資本,開發商業集聚區,居民住宅區,娛樂分健身區,實現商、住、娛一體化。這在全縣尚屬首例。逢會期間商貿雲集,店鋪林立,人流頻繁,物交活躍;鄉政府駐地已成為區域發展的平台,文明富裕的象徵,呈現出宜商、宜居、宜娛的和諧繁榮景象。

社會事業發展


淮陽縣曹河鄉衛生院病房裡又安裝上3套保暖設備,使病房在冬天裡無寒意,暖融融,住院病人誇衛生院想得周到為病人。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的健康需求不僅僅在疾病本身,更重要的是他們渴望心理上健康、社會上適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處處得到尊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變觀念,不能再當大架子的“坐堂醫生”。為此,院長多次聘請上級專家,講解改善服務態度、更新觀念方面的知識,通過講學習,提高認識,實例說明更新觀念的重要性。總結推行的“一切為病人著想、一切方便病人、方便病人一切”的服務理念始終貫穿於醫療活動中,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離開凳子,走出院子,走進村子”的理念,使醫務人員與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溝通,醫務人員了解了更多的醫療需求,人民群眾獲得了更多的健康知識。
曹河鄉
曹河鄉
技術水平提高了、服務態度改善了,患者的醫療環境也必須改善,通過各種努力,新建業務用房22間,新增綠化面積2000平方米,設花園四處,每逢春夏季節,花香蝶舞、群芳爭艷。給患者營造了良好的就醫環境,患者住著舒心,疾病也就恢復的快,人民群眾津津樂道:“有病就到曹河衛生院去看”。
衛生院通過觀念的轉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形勢變化是日益緊迫的,人人都在與時俱進。如果不抓住機遇、迎難而上,稍有遲鈍、停止進取,很可能面對“輕舟已過萬重山”而徒嘆奈何,不能小富即安、小進即止、坐井觀天、夜郎自大、機遇面前麻木遲鈍,無所作為,缺少負重奮進的志氣,勇於突破的豪氣,敢於爭先的銳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才能永為人先、百尺竿頭、永保先進,才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層次的醫療服務。
該院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意識。為讓病人享受到更多的新農合優惠,保證口才冬天住院治病不受冷,院長朱芳文和同行們達成共識,在重病患者和弱勢群體病房裡安裝保暖設備,這即讓患者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與溫暖,又有助於治療和康復。於是,他們打緊開支,在原來部分病房有保暖設備的基礎上又購買3套空調裝在病房裡。這樣加上優質服務,住院病人更多了,患者也更滿意了,院里收入也相應增加了,發展也就更快了。

新農村建設


淮陽縣曹河鄉在新農村建設中,開展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講“四化”(村莊綠化、道路硬化、環境凈化、庭院美化)和講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活動,取得較好效果。
該鄉針對部分群眾衛生習慣差和農村臟、亂、差的實際,今春以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動員廣大群眾自己動手,改善環境,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該鄉組織80餘名幹部、職工分包村組,將任務目標層層量化、細化,責任到人。出動3輛宣傳車巡邏宣傳,幫助群眾提高“四講”樹新風的思想認識。該鄉根據群眾意願,搞好服務,多方籌資,加快村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家庭美化建設。現在全鄉已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多數農戶房前屋后植果樹載花草,美化了家庭環境。同時許多農戶還進行了改廁、改水、改廚,建了沼氣池。如鹽場村殷樓村民組2008年春天一次就有12戶建成了沼氣池,生態家園建設彰顯成效。
該鄉為讓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活動長期開展下去,結合“八榮八恥”教育和新農村建設,經常對廣大群眾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宣傳教育,不斷強化提升農民的素質。8全鄉湧現出許多文明家庭、文明村、好兒媳、好妯娌、孝順兒子、好公婆、衛生光榮戶等,呈現出村容村貌整潔、衛生,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

基層工作


曹河鄉在踏實做好第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創新形式與方法,積極進行自我查擺和廣泛徵求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改正,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1、召開群眾座談會24次,平均每村一次,針對新農村建設、城鎮建設、村務公開等方面的內容,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已收集到建議和意見1764條。
2、發放徵求意見和建議問卷600份,涉及各行各業,向商戶、曹河籍名人、縣鄉人大代表及群眾代表徵求意見和建議,所發600份已全部收回,對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整理歸檔,進行公示,並對存在的問題積極整改。
3、主動公布全體鄉幹部與領導電話號碼,做到零距離監督,徹底轉變工作作風。
通過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和公布全體鄉幹部電話號碼,密切了幹群關係,增強了相互了解,幹群關係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