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姆定律
格里姆定律
格里姆定律是印歐語的一個重要的語音對應規則,是由德國人 雅各·格林提出。
德國雅各·格林(Jakob Grimm)提出,屬於印歐語的語言不僅有共同的辭彙和共同的形態,語音的變化很有規律。例如:
印歐語“帶”*bher 和“兄弟”:
梵文bhar-āmi – bhratar
拉丁文 fer-o – frater
希臘文 phér-ō - phrátēr
俄文бр-ать (бер-у, бер-ёшь) – брат
日耳曼語-英文 bear – brother
從上面的例子可見,在共同的辭彙里(來自原始印歐語的辭彙,即同源詞)梵文bh-對應拉丁語f-對應希臘文ph-。這種規律叫對應規律。當不同語言中幾個單詞(這裡:"帶","兄弟",但是有很多相同的例子)顯示出同樣的對應規律時,這些語言之間有對應關係。分析了不同語言之間的對應規律以後,歷史語言學的任務乃是設想原始語的哪種音演變成對應規律所表現的不同的音。例如,格里姆認為,bh-:f-:ph-這種對應規律是原始印歐語*bh-的不同表現:梵文的發音與原始語最相近。
格里姆定律是印歐語的一個重要的語音對應規則,可簡略介紹如下:
梵文,希臘文和拉丁文的濁塞音(b-,d-,g-),對應日耳曼語的清塞音(英文的p-,t-,k-)。
梵文,希臘文和拉丁文的清塞音(p-,t-,k-),對應日耳曼語的擦音(英文的f-,th-,h-)。
格里姆定律指出,原始印歐語原來有三套塞音:
清不鬆氣塞音(相當於中國傳統音韻學的全清)
濁不鬆氣塞音(相當於全濁)
濁鬆氣塞音
在這種構擬系統中,沒有清鬆氣塞音(次清),因為這些塞音只出現在梵文里,而大部分是擬聲詞,借詞或者某種特殊因變(例如:*st- > sth-)而來的,原來沒有這套塞音。
格里姆對各種語言經過的語言演變提出了下列規則:
梵文保留了原始的發音
希臘文的濁鬆氣塞音清化了,變成清鬆氣塞音,不送氣塞音不變
拉丁文的濁鬆氣塞音變成擦音,不送氣塞音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