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字母

梵文字母

Brāhmī(婆羅米系列字母),Brāhmī意思是“來自大梵天的”,傳說是由大梵天(Brahma)創造的,婆羅米系列字母是印度半島最早的書寫符號,一般學者認為出現於公元前三世紀。

從公元四世紀開始,梵字轉化為笈多字體 Gupta,六世紀出現悉曇字體 Siddham,至十一、二世紀時,天城字體 देवनागरी Devanāgarī 取代了悉曇字體使用至今。

定義


一、婆羅米系列字母:歷史上梵文曾用多種婆羅米系列字母拼寫,理論上凡是屬婆羅米系列字母的文字皆可稱為梵字。
天城體梵文字母表
天城體梵文字母表
二、悉曇體:唐朝時悉曇文由印度傳到中國,再由中國傳到日本,傳說空海法師受到悉曇文拼寫的啟發而創造了日本字母假名,古代的日本所指的梵文字母一般是指悉曇文字母。
三、蘭札體:ranjana的字義翻譯是‘喜悅’,據說蘭札之名是緣於這種字體穩重大方,易使人生起喜悅之心。蘭札體原是西藏對印度梵文字母的總稱。蘭札體(Ranjana)是在十一世紀從婆羅米文派生出來的母音附標書寫系統。它主要用於書寫尼泊爾的尼瓦爾語,從尼泊爾地區傳入西藏后,主要被當作裝飾字體使用,如在寺院門楣、棟樑、壁畫、轉經輪、經文的封面題字等。西藏人民在一般的場合不用蘭札體字母而是使用藏文字母,蘭札體字母與藏文字母是兩種不同的文字,不要混淆。中國自元代以後開始流行從西藏傳入的蘭札體梵文字母,一直到清代的佛教文獻中,所使用的梵字都是以蘭札體書寫的,如《同文韻統》以及《造像度量經》等。《乾隆大藏經》有關梵字資料的字體都是蘭札體。元、明、清時所指的梵字是蘭札體梵文字母,視情況而定,有時亦可指悉曇文字母。
四、天城體:天城文是對城文的優化及標準化而成,優化后的城文為彰顯其神聖加多了個梵文“天”字(देव/deva)成為天城文,天城體在眾多的婆羅米系列字母中流傳最為廣泛最為強勢的字母,在印度有數種語言原本不是用天城體字母拼寫現今都改為用天城體字母拼寫,尼泊爾的尼瓦爾語原用蘭札體字母拼寫也改用天城體字母拼寫,世界人民所說的梵文字母幾乎毫無疑問地指天城文字母。
天城體字母有符號48個,其中14個代表母音,34個代表輔音;此外還有विसर्गा visargā、अनुस्वार anusvāra、अनुनासिक anunāsika等符號,從左到右書寫(字母表參見圖片)。母音字母只在句首或部分詞頭出現,在字中則使用母音符號;每一個輔音字母在不跟母音字母拼合的時候,本身都帶有短母音a。當需要書寫兩個或是三個連續的輔音時,天城體採用輔音的合字,比如स(sa)和क(ka)合併為स्क(ska)。在形體上,天城體的顯著特點是以“T”形的筆畫作為字母的骨架,字母頭頂有一條橫線。

字母形態


三種梵文字母的字母形態對照
三種梵文字母的字母形態對照
悉曇體:圓潤美觀字母形態類似中國的大篆
蘭札體:筆畫直,稜角尖,稜角尾筆向後拖拽,適於刻寫字母形態類似德語字母中的哥特體
天城體:沒有蘭札體的直尖稜角,更適於書寫的模式字母形態類似中國的行楷

拼寫規則


19世紀手抄梵文《梨俱吠陀》
19世紀手抄梵文《梨俱吠陀》
·所列的拼寫規則以最通用的天城體為例
·每個輔音字母都含固定的短母音a音,輔音與其它母音拼寫的時候,將母音符號分別寫在字母的前面、後面、上面或者是下面。
·表示純輔音、鼻音或呼氣音的時候使用符號表示。
·當母音出現在單詞前面的時候使用獨立的母音字母。
·每個梵文字母頂部都有一條橫線,拼寫的時候把字母連在一起。
·正統的梵文寫法是詞與詞之間沒有空格隔開,見右圖19世紀手抄梵文《梨俱吠陀》。

梵文合字


簡介

輔音串字母
輔音串字母
梵文如果有兩個以上的連續純粹的輔音出現,就用半個輔音字母或者是輔音字母的其中一部分緊密結合在一起,組成輔音串字母(梵文合字)。輔音串字母的輔音數目是兩個起五個止,輔音串字母一般可以將包含的輔音辨別出來。但有的輔音串字母辨別困難,必須要強記,梵文一共有一千多個輔音串字母,輔音串字母是學習梵文拼寫的主要難點。
以最流行的天城體字母為例
如上所述,其間去除母音的連續的輔音可以按照法則合寫在一起為合字(複合輔音)。支配這些輔音音叢的規則中,有的普遍適用,有的僅對少數輔音適用,還有一些例外。儘管標準化了絕大部分,在輔音音叢中仍有特定的變體,本頁所基於的Unicode用到的只是一種方案。

合字規則

36個輔音中有24個包含右豎杠(ख、घ、ण等)。作為輔音音叢的第一或中間片段(字母),它們要去掉這個豎杠。比如त + व = त्व,ण + ढ = ण्ढ,स + थ = स्थ。श ś(a)在व va、न na、च ca、ल la和र ra 之前時,要寫為श्व śva、श्न śna、श्च śca श्ल śla和श्र śra。
र r(a) 去母音後作為合字的第一個字母時,它被表示為後面字母或後面字母ा ā-附標上的彎曲上折線,比如र्व rva、र्वा rvā、र्स्प rspa、र्स्पा rspā。當它被置於去母音后的ट ठ ड ढ ङ छ字母后,兩者合寫時,則寫成這些字母下分叉的兩條斜線,即ट्र ठ्र ड्र ढ्र ङ्र छ्र。在其他地方作為最後一個字母時,它被表示為左下角的斜線,比如क्र ग्र भ्र。त ta上移得到त्र tra。
第一個字母無右豎杠(例如द d(a)和ह h(a))的,可以對第二個字母做縮小和去橫杠處理,然後放置在第一個字母的下方。क k(a)、छ ch(a)和फ ph(a)則將右半邊鉤狀的部分縮短然後直接連接上隨後的字元。
合寫क्ष kṣ和ज्ञ jñ不能直接從被複合的輔音中變形而來。क्ष是क् + ष的合寫,而ज्ञ是ज् + ञ的合寫。
下表是列出在 Masica (1991:161-162) 中的梵語所有可能的雙輔音音叢。將游標滾動至連寫處可顯示其羅馬化形式。
若看到左上角的第一個雙輔音是橫向合寫的兩個क,即कक,則需要安裝更合適的字體,並可能需要調整瀏覽器的字體設置。
क्कक्णक्तक्थक्नक्मक्यक्रक्लक्वक्ष
ख्य
ग्गग्जग्धग्नग्मग्रग्ल
घ्नघ्मघ्र
ङ्कङ्खङ्गङ्घ
च्चच्छच्ञच्य
ज्जज्झज्ञज्मज्यज्रज्व
ट्टट्ठ
ड्डड्ढड्यड्रड्व
ण्टण्ठण्डण्ढण्णण्मण्यण्व
त्कत्खत्तत्थत्नत्पत्फत्मत्यत्रत्वत्स
थ्नथ्य
द्गद्घद्दद्धद्नद्बद्भद्मद्यद्रद्व
ध्नध्मध्यध्रध्व
न्तन्थन्दन्धन्नन्मन्यन्व
प्तप्नप्पप्फप्यप्रप्लप्स
ब्जब्दब्धब्बब्र
भ्र
म्नम्पम्फम्बम्भम्मम्यम्रम्ल
य्य
र्कर्खर्गर्घर्चर्छर्जर्झर्णर्तर्थर्दर्धर्नर्पर्बर्भर्मर्यर्लर्वर्शर्षर्सर्ह
ल्कल्गल्दल्पल्फल्बल्मल्यल्लल्वल्ह
व्यव्रव्व
श्चश्नश्मश्यश्रश्लश्व
ष्कष्टष्ठष्णष्पष्फष्मष्यष्व
स्कस्खस्तस्थस्नस्पस्फस्मस्यस्रस्व
ह्णह्नह्मह्यह्रह्व
三合及更長的輔音從:
क्ष्ण kṣṇ क्ष्म kṣm क्ष्य kṣy त्र्य try स्त्य sty स्त्र str प्त्र ptr प्स्य psy त्क्र tkr त्क्व tkv त्क्ष tkṣ त्त्न ttn त्त्र ttr त्त्व ttv त्प्र tpr त्प्ल tpl त्स्न tsn त्स्य tsy त्स्व tsv च्छ्य cchy च्छ्र cchr ज्ज्य jjy ज्ज्व jjv क्त्र ktr क्त्व ktv क्ष्ण्य kṣṇy ग्ध्र gdhr ग्न्य gny ग्र्य gry म्प्र mpr न्त्य nty न्त्र ntr न्द्ध nddh न्द्र ndr न्ध्य ndhy न्ध्र ndhr ण्ड्र ṇḍr र्ग्य rgy र्ग्र rgr र्घ्य rghy र्ङ्ग rṅg र्ज्य rjy र्ढ्य rḍhy र्ण्य rṇy र्त्त rtt र्त्त्र rttr र्त्म rtm र्त्य rty र्त्र rtr र्त्स rts र्द्ध rddh र्द्र rdr र्द्व rdv र्ध्म rdhm र्ध्र rdhr र्ध्व rdhv र्म्य rmy र्स्व rsv र्ष्ट्र rṣṭr र्ष्ण rṣṇ र्ष्म rṣm र्ष्य rṣy ष्क्र ṣkr ष्क्व ṣkv ष्प्य ṣpy ष्म्य ṣmy द्व्य dvy द्ध्म ddhm द्ध्व ddhv ण्ड्व ṇḍv द्ग्र dgr द्द्य ddy द्द्र ddr द्ब्र dbr ङ्क ṅkt ङ्क्र ṅkr ङ्क्ष ṅkṣ ङ्क्ष्य ṅkṣy ण्ड्य ṇḍy ष्ट्व ṣṭv ष्ठ्य ṣṭhy 新的印度-雅利安語言也可以對梵語借詞使用上述形式。

歷史淵源


文獻中關於梵天創造梵文字母的記載
一、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說:“詳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則,四十七言”(47個字母)。”
二、唐代西明寺道世法師(?~683)在其名作《法苑珠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昔造書之主,凡有三人。長名曰梵,其書右行;次曰佉盧,其書左行;少者蒼頡,其書下行。”(《大正藏》第53冊,351頁中、下)
其他說法
關於梵文字母是誰給予或創造的的還有其他的說法
(1)冥界之神契特拉古波塔給予人類字母,但印度教沒有明言說梵文字母是契特拉古波塔所創製,只是說他給予人類字母。
(2)智慧和知識的女神文藝和科學的保護神辯才天女創造天城體梵文字母
雖然有這兩種說法,但這兩位重要的神祇都是梵天創造的,所以與梵天創造梵文字母的說法並沒有矛盾

作用


梵文字母有數種,以最流行的天城體字母為例,天城體字母有悠久拼寫梵文的歷史且在當今印度其使用有持續擴張之勢,所以被當代世界人民稱為梵文字母。天城體字母是得到印度佛教界及國際公認書寫梵文的標準字母。天城體,梵文是Devanāgarī,直譯是天上的城市。為什麼叫天上的城市呢?因為根據文獻記載,梵文字母是由創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創。梵天,即中國人俗稱的“四面佛”,佛學名稱“大梵天王”。因為是“梵天”所創,所以稱為“梵文”。梵文字母是天上的神靈所用的文字,所以又稱“天城體”。梵文字母中的每個字母代表了一種力量源泉,在印度,人們修鍊“瑜珈”的時候常常冥想著梵文字母。念佛教“真言”的時候要求發音正確,因為梵文單詞拼寫和讀音絕對規則,用梵文字母拼寫的真言,既能做到即說即所寫,又能保持真言的純正的梵文語音,所以用梵文字母拼寫真言是念真言人士的最佳選擇。印度文字歷史,梵天制定的書寫格式是,自左向右,橫向書寫,詞與詞之間不留空格,一句話從頭到尾連續不斷地拼寫。所以古代書寫梵文及抄寫印度神聖的《吠陀》等文獻的時候,詞與詞之間是沒有空格隔開的,直到近代,正統的“梵文”和“印地文”詞與詞之間也也是沒有空格隔開的,自從現代西方書寫格式傳入印度后,印度開始模仿西方的格式,詞與詞之間才用空格隔開,這破壞了梵天所制定的書寫格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梵文字母的法力。

影響


梵文字母影響巨大,吐蕃時期吞米·桑布扎參照梵文字母創造出藏文,元朝時期高僧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改造蒙古文字八思巴參照藏文創造出八思巴字(又稱蒙古新字)1269年忽必烈頒詔推行全國,雖然八思巴字不大被蒙古族人民所接納且元王朝滅亡后八思巴字逐漸被廢棄。但其影響還在1443年,李氏朝鮮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賢殿鄭麟趾等學士參照八思巴字拼寫原理創造朝鮮字母諺文(又稱韓文、朝鮮文),英屬印度時期英國在印度推行文字拉丁化失敗,失敗原因是(1)英語拼寫是世界上最不規則的,而在印度用梵文字母拼寫的文字都非常規則,印度人通過英文認識拉丁字母由於英文拼寫極不規則拉丁字母給印度人的印象是拼寫不規則的文字,印度人沒有理由放棄拼寫規則的文字而採用拼寫不規則的文字。(2)梵文字母被佛教、印度教等印度系統宗教視為神聖,外界想用其他字母取代梵文字母並非易事。
圖例
天城體梵文字母藝術作品
天城體梵文字母藝術作品
悉曇體梵文字母
悉曇體梵文字母
蘭札體梵文字母:准提咒
蘭札體梵文字母:准提咒
天城體字母拼寫的“龍”字:尼瓦爾語
天城體字母拼寫的“龍”字:尼瓦爾語
悉曇體梵文字母表
悉曇體梵文字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