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詩歌集。它的內容包括神話傳說、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與解釋,以及與祭祀有關的內容,是印度現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詩集,也最有文學價值。
公元前10世紀,居住於印度的雅利安人產生了婆羅門教,其經典是《吠陀》。“吠陀”(veda)的意義是求知或知識,也有解釋為“聖經”。最初有三種或曰“三明”,後來增加一種即所謂四吠陀。雅利安文化及其醫學的來源是四部《吠陀》經。第一部《梨俱吠陀》或譯作《贊誦明論》,大約於公元前1500~900年間陸續寫成,是印度醫學的起源。其中提到藥用植物,並提及麻風病、結核病、外傷等疾病。
《梨俱吠陀》,印度古代《吠陀》文獻中的一部,它和《阿闥婆吠陀》同為上古詩歌的總集,是印度現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詩集,也最有文學價值,全名《梨俱吠陀本集》。它在世界文學中放射著光輝,好像我國上古詩歌的總集《詩經》一樣。
“吠陀”的本義是知,即知識;“梨俱”是作品中詩節的名稱。《梨俱吠陀》編訂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只有一派的傳本,收詩1028首,其中有11首被認為是附錄。最短的詩只有3節,最長的有58節,一般都不超過12節。全書共有10552節詩。詩的創作年代又有先後。語言也比印度其他上古文獻的用語更為古老。這部詩集的創作和編訂的確切年代還沒有定論。全書分為10卷或8卷。印度傳統認為,書中詩歌是由上古的修道士仙人傳授下來,由一個名叫廣博(音譯毗耶娑)的修道士仙人加工整理而成。
梨俱吠陀(圖1)
神話中歌頌最多的神是眾神之首的因陀羅。對於這些神話中的神,印度按照以後的宗教信仰加以解釋。近代西方學者先以為它們是自然現象的化身,后以為是社會現象的體現,以後由於考古發掘的文物不斷出現,對神話傳說中所反映的歷史事實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作品中有幾首詩對神提出懷疑,顯示了印度最早的哲學思想。《梨俱吠陀》作為上古歷史文獻資料,是人類寶貴的遺產。
作為文學作品,《梨俱吠陀》包含了人類早期的一些清新樸素的詩歌作品。有不少詩在藝術上已有相當水平,不是原始的簡單歌唱。書中的詩已有15種格律,可見當時文學創作的發展。詩的格律是以每節詩中的音數整齊的句作單位的。4個8音句構成一節的格律廣泛流行,就是一般所謂32音一節的頌體。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內容貧乏、詞句呆板的作品,例如一些讚美布施的詩。
《梨俱吠陀》長期靠口傳,後有了寫本,到19世紀才由歐洲人第一次刊印。現有數種語言全譯或選譯本。
對因果關係的討論與對世界的認識
梨俱吠陀經中第十卷第九十首中的論述認為“因中有果”,認為世界是永恆存在的。萬物由“人”分解而出,“人”就是一切萬物。全世界是一個整體的分解,自然因果不能分離,由因分解出果,局部屬於整體。第十卷第一百二十一首,認為世界本來就是存在的,將分解改為了變化,以胎生作說明,有進展但沒有新理論。第十卷第一百二十九首,認為本來對立物是統一而不可分的,分別出於“心意”、“愛欲”、“熾熱”,而出現的方式乃是“胎孕”。三首詩對宇宙本原(因)及其演化(果)作了不同的探測和說明,“因中有果”的理念是理解印度哲學思想發展歷史的一個關鍵因素。
時間與空間的概念
梨俱吠陀經中第十卷第九十首、第十卷第一百二十一首、第十卷第一百二十九首都講了不同的事物,說到了上下的方位。其表達的時空觀念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具體事物及其變化過程組成的。梨俱吠陀經中認為空間是有限的,又是無窮的,是可分的,又是不可分的。其所講述的時間不是線性的,而是環形的、曲線的,是一種輪迴。由於時空概念是環形的、曲線的,所以他們看待事物也是循環的。打個比方,以直線的方式看待時空,你將會處於牛頓的宇宙中;而環形的看待方式,你將置身於愛因斯坦的宇宙中。這種環形看待時空的方式,一直在印度日後的哲學思想中延續。
《梨俱吠陀》的作者們——歷代婆羅門種性的仙人、智者、神學家、哲學家,按照這些古老的詩歌格律寫出《梨俱吠陀》神曲的形式;與此同時,他們憑著對千變萬化的宇宙現象的猜測、觀察、推斷和幻想,創造出《梨俱吠陀》神曲的內容(即《梨俱吠陀》的詩歌角色。這些角色總的可以分為二大類:一類是神鬼性質的,一類是非神鬼性質的)。他們在一代傳一代的漫長創作過程中,終於成功地完成了1028支神曲的創作,題名為《梨俱吠陀》(Rgveda)。從哲學角度來閱讀、探究這1028支神曲,可以發現其中至少有十支神曲,蘊含著相當豐富的吠陀時期的哲理內容--實質上這正是印度哲學史的初頁內容,是印度人(印度教徒)的思想根源。
在《梨俱吠陀》里,關於摩耶即“幻”的美學內涵有極具創造性的“二幻”理論。“二幻”即“幻現”和“幻歸”。幻現是說外在世界的藝術創造,“彼以摩耶,揭示宇宙,既攝黑夜,又施黎明”。幻歸,是說幻現的復歸,復歸於設定的超驗實在:“彼之神足,閃爍異光,驅散摩耶,直上穹蒼。”也就是說,幻現,是遊戲神通,變換三界--創造世界的力量;幻歸,是美在精神上的升華,是美的幻現復歸於美的終極、美的本源、美的絕對體。幻現和幻歸二者達到融合的完美統一時,就是哲學的最勝境界,同時也是美學的絕妙效果。吠陀詩人憑藉對二幻理論的把握,創作出了很多精美的詩篇。(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曾提出:“幻是一個美學手段”,在將“幻”與顯現外形聯繫起來這一個方面,黑格爾的“幻”與印度美學中的“幻”有幾分相似。)
性與宗教
在《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中,大神毗濕奴(Vishnu)的第八化身黑天(Krishna)宣布:我待眾生一視同仁,沒有仇者和親者之分,獻我以忠貞之愛者,即與我同一,我亦與之同一。
黑天的“愛”只是涉及神人交通,而不關係宇宙的創造,因此,這隻相當於希臘與日本神話中“創造文化與歷史的愛與性的第三重奏”,至於“創造自然現象的愛與性的第一重奏”和“創造生命及人的愛與性第二重奏”,則付闕如。對照一下希臘神話和日本神話就一目了然:印度神話的“愛與性”,在宇宙生成中的作用是暖昧而脆弱的,其女神性格也遠遠達不到構成主題的強度。儘管晚期的雪山女神業已增大了性格的強度,但已無法參與創世的過程。
《梨俱吠陀》是印度最早的醫學文獻。雅利安文化及其醫學的來源是四部《吠陀》經。第一部《梨俱吠陀》或譯作《贊誦明論》,大約於公元1500~900年間陸續寫成,是印度醫學的起源。其中提到藥用植物,並提及麻風病、結核病、外傷等疾病。後來的《優婆吠陀》(Upaveda),《壽命吠陀》或《阿輸吠陀》(Ayurveda),為續吠陀的書,講述健康醫療或生命學。
《梨俱吠陀》1028支神曲結構模式是:每一曲由若干首頌詩(詩節)構成,共10600個頌,平均一曲十頌。通常,一個頌包含四個詩行(四句),少數有三行或五行的。詩行一般由8個、11個或者12個音節組成。一個頌的詩行照例是格律一致,長短相同,但也有個別罕見的式是由長短不一的詩行混合寫成。《梨俱吠陀》的詩律約有15種,常見的僅7種,而最通用的是其中3種:三贊律、唱誦律、大地律。按這三種格律寫成的頌幾乎佔全書三分之二。《梨俱吠陀》的格律講究音量節奏,交替使用長短音節,屬於一類普通長短格或抑揚格。一個詩行中,只有最後4個或5個章節受到最嚴格的規定;11音節和12音節詩行中間還有一個頓號。《梨俱吠陀》的詩律無疑是后吠陀的古典梵語詩律的基礎,但在格律運用上,顯得比較集中和自由,不像古典梵語那樣複雜和嚴格。《梨俱吠陀》中的每首詩由若干詩節(“rg”)組成,每個詩節又由若干音步(pada)組成,最少二音步,最多八音步,一般三、四音步,偶爾也有五音步的情況,每個音步通常由八、十一或十二個音節組成,在四音步詩節中,它們分別被稱為“阿奴濕圖朴”(Anustubh)、“特哩濕圖朴”(Trismbh)和“闍迦底”(Jagati),這是《梨俱吠陀》最典型的三種詩體形式,其中“阿奴濕圖朴”體發展成為後來史詩中著名的gloka,即“輸洛迦”體,也稱“頌”體。此外,八音節三音步詩在《梨俱吠陀》中數量也很多,約佔全書的四分之一,被稱為“迦耶特哩”(Gayatri)。
這個時期的詩律雖然不像古典詩的格律那樣繁縟複雜,但已開始講究音量節奏,每個音步最後四、五個音節的音量是確定的,有固定的長短音次序,最常見的是短長格,但通常最後一個音節即使是短音也可讀長,因此實際上這個音節並不確定。綜觀吠陀詩律的基本特徵,正像金克木先生評價的那樣“符合自然的節奏”、“多半接近歌謠”。由於缺少嚴苛的格律限制,吠陀詩歌如同我國的《詩經》一樣,常常憑藉詩人發自口心的自然音響感染讀者。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來所謂的六吠陀支中,有一支專門研究吠陀韻律,被稱為“闡陀”(chanda),其中涉及的很多知識促進了梵語詩歌創作的繁榮。
根據傳統詩律學規定,梵語詩歌以“詩節”(stanza)為單位,每節詩一般分兩行四音步,詩律有波哩多(vrtta)和闍底(jati)兩類,前者按照音節數目(aksarasamkhya)劃分音步,後者按照音節瞬間數目(mdtrdsamkhyd),即音量劃分音步。
在波哩多中,第一,要區分長短音:所謂長音,就是指用長母音、二合母音或三合母音組成的音節。此外,還有一種所謂詩律長母音,就是在鼻化音(anusvara)和送氣音(visarga)前的短母音,以及在複輔音前的短母音,都算長母音。其二,音節有重音節(guru)和輕音節(1aghu)之分,而按照每個詩節的音步是否相同,波哩多又被分成三類:
1、規則波哩多(samavitta),指四音步完全相同,屬於最嚴格規整的詩律。按每個音步音節數目不同而分為許多類。(其中“△”代表輕音節,“一”代表重音節)。
音節數目最少的是每音步四個。格式如下:
────
每音步五個音節的,格式如下:
─△△──
每音步六個音節的,有四種格式,第一種是:
──△△──
其餘從略。最著名的,使用最廣的的詩體叫“輸洛迦(sloka),每音步八個音節,共有多種格式,第一種按照《羅摩衍那》的說法應是:
─△──△──△△△──△─△─
──△△△──△△△──△─△─
《羅摩衍那》中的這一偈,與格律書上的並不協調。姑錄之,以備參考。
每音步九個以上的例子可以不必再列舉。按規定,音步可以長到九百九十九個音節。
2、半規則波哩多(ardhasamavrtta)指奇數音步和偶數音步不相同(即第一音步和第三音步完全相同,第二音步和第四音步完全相同)。共有六個不同形式,第一種是:
奇數△△△△△△─△─△─
偶數△△△△─△△─△─△─
其餘從略。
3、不規則波哩多(visamavrtta),指四個音步完全不同的音步各不相同。格式是:
第一音步△△─△─△△△─△
第二音步△△△△△─△─△─
第三音步─△△△△△△─△△─
第四音步△△─△─△△△─△─△─
根據傳統,詩節中音步的韻律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而音節數目更是變化無窮,有的每個音步只有四個音節,有的每個音步長到二十七個音節,理論上最長可以達到九百九十九個音節,但很多長律僅限於理論,並未用於創作實踐。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古代詩律學家通常以八種音群單位劃分波哩多律,以便標明音節數量。之所以分為八種,是因為每組音群依次包含三個音節,音節又分輕重,故而排列組合得出八類音群,它們分別是:
ma(一一一),
na(△△△),
bha(一△△),
ya(△一一),
ja(△—△),
ra(一△一),
sa(△△一),
ta(△一△),
因為每種波哩多律不一定都能被三整除,所以傳統上還另將單一的輕重音節標示出來:ga(一)和la(△)。以rucira律為例,其韻律形式是:△—△—△△△△一一△一一,依據傳統,我們就可將之描述為jbh S r g。
在闍底(jati)詩律中,一個短母音佔據一個音節瞬間,而長母音則佔據兩個音節瞬間,最常見的是阿哩耶(aryd)體。其格式是:
第一個音步有十二個音節瞬間
第二個音步有十八個音節瞬間
第三個音步有十二個音節瞬間
第四個音步有十五個音節瞬間
印度神話
西元前五世紀時,耶斯卡(Yaska)所著的《尼錄多》(Nirukta)一書中,有對諸神詳細的分類。依諸神的性質,可分為支配天空地三界,即天位(Dyuathana),空位(Antriksasthana),地位(Prthivisthana)三位。
宇宙是諸神活動的舞台,總共分為三界,即天界(Div),空界(Antariksa),地界(Prthivi)。
天界是光明的世界,即天國,在人的肉眼所看不見的地,又名大虛(Vyomon),又名光明(Rocana)。天界分為三部分:頂上(Sanu),高處(Vistap),背部(Prstha),合稱三光明界(Trirocana)。
天界底下就是空界,即人肉眼可見的天空,由於空界界於天界和地界之間,故又稱為中間界,天界和空界交界處有一天棚,稱為穹窿(Naka)。空界分為兩部分,靠進天界的部分稱為天分(Divya),靠近地界的部分稱為地分(Parthiva)。
地界與天界距離很遠,飛行要千日才能到,又稱為Bhuni,Ksaim,Ksa,Gma。地界分為前方(Purastat即東方),後方(Pascat 即西方),上方(Uttarat 即北方),下方(Adharat即南方),因此地界又稱四極界(Caturbhrsti)。
第一位 因陀羅(Indra 雷霆神)阿耆尼(Agni 火神)蘇摩(Soma 酒神)。
第二位 阿須雲(Asvin 耦生神)馬爾殊(Maruts 風神)婆樓那(Veruna 司法神)。
第三位 烏莎絲(Ushas 曉神)沙維特利(Saviitr 陽神)布拉斯帕蒂(Brhaspati 祈禱主)。
第四位 伐尤(Vayu 風神)特耶瓦布替維(天地)維西魯(日神)魯陀羅(Rudra 荒神)。
第五位 閻摩(Yama 焰摩死王)巴爾加魯耶(Parjanya 雨神)。
吉祥天女
2.婆樓那(Veruna)吠陀神界最有力量的神,與希臘的烏拉諾斯(Uranos)及拜火教的Ahuramazdah性質類似。Veruna的名字來自包容Var,是由天空神格化而來。他穿著金色衣服,時常乘著馬車在天空中巡視,是全知之神。他是規律的保護者(Rtasyagopa),在自然界支持天空第三界,掌管四季晝夜的運行。
3.密特拉(Mitra)此神與拜火教之Mithra相當,神力和智慧與婆樓那(Veruna)相當,有宇宙之王(Samraj)及規律之主(Rtasyagopa)等尊號。後來此神格與婆樓那(Veruna)同化。
4.蘇里耶(Surya)相當於拜火教的Hvare,希臘的海利澳斯(Helios),是由太陽本身神格化而來。其能力為使用天之眼監視下界眾生的行動,用其光明除去夜的黑暗。他乘著由七匹馬牽引的車,從東邊出來,由西邊下去。是曉之女神烏舍(Usas)之子。
5.沙維特利(Saviitr)由太陽的活動神格化而來,其名字是[鼓舞者]之意。他的外貌全部都是金色的,頭髮是金色,舌頭手腕眼睛手臂都是金色的。他乘著金色的車,由兩匹發著光的馬牽引,來往於上下界之間,主要的工作是舉起他金色的史手腕,讓人們從睡眠中起而活動,到了傍晚再使他們睡著。他的神力可以讓神和人不死,可以驅除惡鬼魔物,驅逐人的惡夢,引導死者的靈魂升天,他的力量就連因陀羅(Indra)和婆樓那(Veruna)也無法抵抗。
6.布咸(Pusan)即[營養者]之意,是太陽滋養萬物的神格化。他是畜牧的保護神(Psaupa),手中拿著金槍和刺鉻,乘著由羊牽引的車,能為旅行者驅逐猛獸和盜賊,也能引導死者的靈魂到達天國。在日本稱為[道祖神]。
7.毗濕奴(Visnu)在印度教中與濕婆(Siva)同為中心神格,但是在梨俱吠陀(Rgveda)的地位頗低,後來在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及夜柔吠陀(Yajurveda)中才慢慢提高地位,到了梵書中才確定其主神的地位。
8.阿底提亞(Aditya)為[無限無縛]之意,為太空神格化而來。這是一位女神,其神力在於能給予人自由。
9.烏莎絲(Ushas)的名字來自發光vas,為黎明女神。相當於希臘的海澳斯(Heos),羅馬的阿烏諾拿(Aurora),在吠陀當中被讚譽為諸神當中最美的女神,擅長文學,為天父特尤斯(Dyaus)之女,夜之女神拉德莉(Ratri)之妹,日神蘇里耶(Surya)之母。她穿著灰色如舞姬般的衣服,年齡雖然很老,但是每天都會重生,外貌永如少女一般。她的工作是打開天的門戶,除去夜的黑幕,驅逐惡魔與黑暗,象徵曙光和希望,是婆羅門中受崇拜非常多的神祗之一。
10.阿須雲(Asvin)為耦生神,頭戴蓮花冠,吠陀只說他外貌美麗,並無其他描述。
梨俱吠陀(圖2)
2.魯陀羅(Rudra)他在梨俱吠陀(Rgveda)中並沒有顯著的地位,後來在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和夜柔吠陀(Yajurveda)當中才慢慢演變成後來的濕婆(Siva)。他手持弓矢為武器,後來的吠陀中說他有千眼,有黑色的腹部和紅色的背部,脖子是青色的。當他發怒時會以其武器,即霹靂之矢殺害人畜,損傷草木,可說是破壞神。但其並非全然的惡神,他又會治人畜之病而被尊為Jalasa-bhesaja(治療者之意)。
3.馬爾殊(Maruts)由暴風神格化而來,魯陀羅(Rudra)是他的父親,雲(Prsni)是他的母親。他全身都是紅色的,身周的光芒像火一樣,肩上背著槍,胸前有金色的飾物,穿著金色的盔甲,乘坐金色的車,行動時如狂暴的猛獸。
4.伐尤(Vayu)的名字由Va(吹)而來,由風神格化而來。伐尤(Vayu)是諸神當中速度最快的。有一說認為他是吠陀三神之一:天-蘇里耶(Surya),地-阿耆尼(Agni),空-因陀羅(Indra)或是伐尤(Vayu)。因此他在吠陀中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其能力在於替人治病以及讓人長生。
5.巴爾加魯耶(Parjanya)由雨雲神格化而來,是降雨之神,他用桶(Kosa)或水囊(Drti)降雨於地界,灌溉草木。
6.其他空界的小神
德利陀阿布德耶(Trita aptya)其性格可稱為小因陀羅,是驅退惡魔之神,住在瓦羅城(Vala)。後來其神格被因陀羅合併而成為伴神。水之子(Apam napat)身上有光,為水靈。
馬德里須溫(Matarisvan)與希臘的普羅米休斯(Prometheus)類似,是由天上把火傳到地上的神,是阿耆尼(Agni)的異名。
1.阿耆尼(Agni)是由火神格化而來,在吠陀中地位頗高。阿耆尼(Agni)主要的能力在於破除黑暗。
2.布拉斯帕蒂(Brhaspati)祈禱主,為地上之祭壇之神,有一說認為他是阿耆尼(Agni)的祭官,手持鐵斧,立於規律之車上。
3.蘇摩(Soma)為酒神,也是祭壇中重要的神,主要工作是製作諸神飲用的飲料。梨俱吠陀(Rgveda)中記載他是月神,並與太陽女神蘇里耶(Surya)結婚。
4.薩拉斯瓦蒂(Sarasvati)是地界三大神之外最有名的女神,是雪山之神。到了梵書中她又兼為語(Vau)之神,為智慧之保護神。此神格後來發展成梵天之妻吉祥天女拉克西米(Laksmi)。
1.阿修羅(Asura)與拜火教的最高神阿訶羅(Ahura)為同一神格,但在吠陀中阿修羅(Asura)逐漸成為惡神,擅長變化。後來到奧義書中演變為蘇羅(Sura)為天,阿修羅(Asura)為非天之說。
2.羅剎(Raksas)始於梨俱吠陀(Rgveda),到了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描述越來越多,是惡鬼的一種。阿修羅(Asura)與天界為敵,羅剎(Raksas)則與人類為敵,擅長畫作各種形象危害人類,常作犬形或是禿鷹,或是梟,或是其他鳥類,有時又會化作兄弟或是愛人或是丈夫的外貌,喜食人肉,馬肉。
3.畢舍遮(Pisaca)又稱為食屍者(Kravyad),可視為無人祭祀之幽魂,又稱餓鬼。
這些神不像魔神會害人,也不像主神會保護人,因此稱為次級神
1.梨布斯(Rbhus)又稱為利巴瓦斯(Rbhavas),擅長工藝,所造之車沒有馬也能行走,也能使老人返老還童。他本來不是神,後來因諸神寵愛而獲得神位。為人類祖先摩努(Manu)之子孫,這也表示人類在某條件之下也可以成為神。
2.干闥婆(Gandharva)與拜火教的干闥列瓦(Gandharewa)為同一神格。外貌為捲髮,手持發光的武器,身穿有香味的衣服。干闥婆(Gandharva)和巴爾加魯耶(Parjanya)曾經撫養蘇摩(Soma)。有傳說干闥婆(Gandharva)頗好色,除了戀人阿布沙羅斯(Apsaras)之外,也和人類的婦女有來往。
3.阿布沙羅斯(Apsaras)在梨俱吠陀(Rgveda)中還沒有很明顯的描述,後來經過夜柔吠陀(Yajurveda),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和梵書,阿布沙羅斯(Apsaras)已經成為重要的天女,其名字為[動於水中]之意,與希臘的水之仙女(Nymph)為同一神格。她住在河邊,喜歡在榕樹(Nyagrodha)及菩提樹(Asvattha)等樹下吹笛,唱歌,舞蹈和遊戲。又喜歡賭博而能保佑賭博者有好運。阿布沙羅斯(Apsaras)是干闥婆(Gandharva)之妻。
4.小守護神吠陀諸神中,有許多有Pati(主)知名,最初只是對於神的能力的尊稱,後來則獨立為單一神格。
(1)住家主(Vastospati)為去病及給人幸福之神,也有一說認為他是蓋新屋必須祭祀的神
(2)地主(Ksetrasyapati)地之神,給予人類家畜,使水及植物有甜味的神。有一說認為他是墾地時必須祭祀的神
(3)西陀(Sita)為穀物之守護神。
祭司們用了近五百年的時間來編撰《梨俱吠陀》,這部作品不可避免地反映了雅利安印度社會狀況的變化。《梨俱吠陀》中一首讚美詩簡要敘述了世界的產生四種種姓(瓦爾那)的起源。(瓦爾那(वर्ण)是印度教經典中解釋種姓制度的分類架構,在該理論中主要指四種不同的階層,經典中根據一些原則區分四種階層,並明確規範彼此的義務與權利,然而實際社會中,種姓並非依據該理論的規範劃分,因此不能將瓦爾那與種姓制度畫上等號。)眾神犧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魯沙之後,誕生了世界,併產生了世界萬物。這首讚美詩時間較晚,表明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開始認同了四個種姓。這首讚美詩明確地維護了編撰者婆羅門祭司的利益。
普魯沙有千首、千眼、千足。
他覆蓋大地的每個角落,仍超出了十指。
這個普魯沙是一切--過去和將來。
永生者之主,靠著食物的滋養,變得更強大,
他是這樣的強大;而普魯沙甚至比他這還強大。
所有的生物是他的四分之一,[他的其他]四分之三是天國永恆的生命…
當眾神準備犧牲時,他們以普魯沙為祭品。
它的酥油是春,祭禮是秋;柴薪是夏…
由這獻祭完備的祭祀,收集了酥油乳酪。
形成了空中的生物,林中和家養的動物。
由這獻祭完備的祭祀,產生了[哲人]和[讚美詩]。
由此產生了[咒語和頌歌];由此產生了耶柔[一部有關儀式規範的書]。
由此產生了馬;由此產生了有兩排牙齒的一切生物。
由此產生了[牛],由此產生了山羊和綿羊。
當他們分解普魯沙時,將他分成了多少塊?
他的嘴和雙臂叫什麼?他的雙腿和兩足叫什麼?
婆羅門是他的嘴,他的雙臂成為羅闍尼亞。
他的雙腿成為吠舍,從兩足生出首陀羅。
月亮由心意而生,太陽由兩眼產生。
從嘴生出了因陀羅和[火神]阿闍尼,呼吸產生了[風]瓦馭。
由臍生出了太空;他的頭形成了天空。
大地由兩腳而生,他的雙耳生出四方。世界就這樣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