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信綱

真田信綱

真田信綱,真田幸隆的長子真田源太左衛門尉信綱,次子兵部丞昌輝,則於天文十二年(1543年)六月出生於上州箕輪城。兩兄弟的母親是河原氏(海野氏族的重臣河原隆正的妹妹)。信綱乳名“源太”,據說是真田氏以引以為榮的清和源氏之名作為信綱乳名的頭一個字。

幼年逃難


我們知道“海野平之戰”是在天文十年(1541年),所以當時年僅四歲的信綱是與父親幸隆一起逃離故鄉的,而昌輝則是生於庇護幸隆的箕輪城。不難得知,兄弟倆的童年肯定是顛沛流離、備嘗艱辛。

初次上陣


由於缺乏史料記載,我們無法得知信綱、昌輝元服與初次上陣的年齡。但是,從幸隆征戰的過程來看,估計兩人初次上陣的年齡都較小。在永祿四年(1561年)的川中島之戰中,信綱就已經是父親幸隆的得力助手。此時幸隆父子與武田第二陣飯富兵部(虎昌)、馬場民部(信房)、小山田備中(昌行)、甘利左衛門(晴吉)等一起奔赴妻女山。
信綱、昌輝作為武田信玄的“信濃先方眾”,不僅在信濃拚死奮戰,也經常活躍在各地戰鬥的最前線。他們與山縣昌景、馬場信房、內藤昌豐等名將一起並稱“武田二十四將”,率領兩百騎,是當之無愧的重臣。永祿十一年(1568年),信綱、昌輝兄弟倆一起出戰。當時意圖奪取今川家領土的信玄,二月與德川家康締結了“駿遠分割的密約”。德川取遠江,武田拿駿河。各自得到原屬今川氏領土的一國。同年十二月,信玄發兵進攻駿河,信綱、昌輝兄弟成為武田軍的先鋒,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享有很高的榮譽。此時信綱三十二歲,昌輝才二十六歲。大概是因為父親幸隆已經是五十六歲的老人,所以兄弟倆才替代其出征的吧。

年少成名


戰鬥幾乎沒有任何懸念,首先是在薩タ山,武田軍先鋒擊破了今川家陣營,而後沒有受到太大的抵抗就從宇八原直逼今川氏的根據地駿府。十二月十二日,驚慌失措的今川氏真逃離駿府的宅邸,只穿著隨身的衣服逃向遠州掛川城。據說連氏真的夫人早川殿也是什麼東西都沒來得及帶就徒步逃離。
為此,與今川氏有盟約的鄰國大名北條氏康上杉謙信結盟,為救助今川家而出兵駿河。先手(先鋒部隊)在薩タ山與武田軍相遇,正月十八日,擁有四萬五千兵力的北條軍與武田軍對峙。
信玄只將山縣昌景率領的一支部隊留在駿府城中,派遣一萬八千士兵於興津河原列陣。但是因為北條軍擁有水軍,所以對於當時沒有水軍的武田軍來說,實際上有受到被敵人水陸夾擊的危險。而且北條方的戰線很短,而對於兵員軍需都必須經過難行的道路或山路才能到達戰場的武田軍來說,戰線明顯過長。如果武田方的運輸隊被全殲的話,更是只有撤退一途。
翌年、永祿十二年(1569年)九月十日,信玄主動進攻北條家。信玄圍攻北條氏邦守備的缽形城,並且南下包圍了北條氏照把守的瀧山城(八王子市)。信綱、昌輝兄弟與內藤修理一起領兵參戰。但是因為城池十分堅固,信玄見難以攻克便解圍轉而以小田原城為行軍目標。信綱、昌輝兄弟、內藤修理與山縣、小幡隊一起警護信玄本隊,由相模川航海到小田原城,其間信綱兄弟擔任殿軍,可見信綱、昌輝的武力與統率力是深受信玄信賴的。
徠十月一日武田軍到達小田原城外,放火焚燒周圍的村落並圍攻小田原城。但被稱為難攻不落的小田原城的確名不虛傳,信玄在四日清晨命令全軍撤退。
可是在三增峠,從支城趕來的北條軍沒有去救本城小田原城,而是在此守株待兔等待著武田軍。探聽到這一情報的信玄,將軍隊分成三支。即從三增峠中央行軍的馬場、運輸隊(由內藤修理護衛)、勝賴、淺利隊。沿三增峠東進軍的信玄、旗本及其他的部隊。和沿三增峠西進兵的小幡、山縣等機動部隊。從信玄的部署上看,很明顯這是利用左右兩翼出擊並護衛中央用來誘敵的運輸隊,達到夾擊敵人部隊的戰略目的。上面的名單中並沒有提到信綱、昌輝兄弟,不過通常認為他們是沿三增峠西進兵的。
深謀遠慮的信玄預想到此戰會是一場激烈的大戰,為防止戰鬥時各隊陷入混亂,特意安排了“檢使之旗本”。他們是馬場隊的幸隆三男武藤喜兵衛(後來的真田昌幸)、勝賴隊的三枝勘解由(守友)、淺利隊的曾根內匠(昌世)。事實上最先持槍沖入敵陣的,正是馬場隊的“檢使之旗本”武藤喜兵衛。戰鬥開始后不久,中央部隊就與北條軍展開了激戰,殿軍的淺利右馬助以下,許多的武將戰死,而武田左右兩隊見勢急襲夾擊敵軍的先鋒。最終,武田軍突破北條軍的埋伏,成功返回甲府。據說此戰中是由真田昌輝與內藤昌豐一起擔任殿軍之職。
據《北條記》記載,還沒等到北條氏政率領的本隊到達,武田軍在很短的時間裡集中戰力突破了北條軍,雖說這是信玄戰略的成功,但是信綱等猛將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戰局僵持


此後,信綱幫助父親在上州(上野)與上杉軍相持。元龜元年(1570年)八月進攻韭山城、元龜三年(1572年)三方原之戰等許多的戰鬥,信綱也都參加了。天正元年(1573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信綱家臣河原又次郎元服,信綱授予一字,稱綱家。由此事可以看出,信綱已經是真田家事實上的當主了。此外,繼承信玄家業的武田勝賴寫給真田家的書信,收件人姓名也是信綱或是一德齋(幸隆)與信綱的聯名。翌年、天正二年(1574年)五月十九日,幸隆死去,享年六十二歲。其實也有信綱在幸隆生前就繼承了家業的說法,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認為信綱是在他父親死後才繼承真田家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早在幸隆進攻吾妻郡時,守備小縣郡真田家本領的一定就是真田信綱,由此可見信綱的能力。

戰死沙場


天正三年(1575年)四月,武田軍出兵進攻長筱城。信綱、昌輝兄弟也隨軍參戰,五月二十日向長筱城西方的設樂原移動。勝賴決心與織田、德川聯軍決戰,信綱兄弟位於武田軍右翼,同為右翼的還有馬場信房、土屋昌次、一條信龍、穴山梅雪等名將。而他們正面的敵人,是在小田郡左翼的佐久間信盛、瀧川一益、水野信元等人。翌日、二十日,決戰開始。就象大家所熟知的,信長、家康聯軍設置了三層柵欄,也採用了“三段擊”的新戰法。馬場隊被擊潰了,然而真田軍突破柵欄,襲擊了佐久間信盛的部隊。信綱揮舞著三尺三寸長的太刀,眨眼間就割取了敵人十六個首級,並且向第二層柵欄前進-------,勇猛無雙的真田信綱兄弟最終在這裡被槍炮擊中,相繼戰死。時年信綱三十九歲,昌輝才三十三歲。

歷史功績


真田信綱、昌輝兄弟幾乎參加了武田家攻佔駿河等各場重要的戰鬥,出色地完成了在各處重要的任務,然而卻未能留下多少逸話之類的事迹,這是為什麼呢?在《歷史群像》這本學術研究書籍中,說信綱兄弟具體的功勞並沒被記述,作為“信濃先方眾”也顯得默默無聞。《甲州軍鑒》中記載了信玄的重臣信綱之名,卻也沒有關於他言行的更多記錄。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想來真田信綱兄弟應該是光干不說的那種武將,也就是敏行訥言之人。然而,也有學者認為,信綱、昌輝兄弟兩人,是成了幸隆三男、文武雙全的昌幸的“影子”。就象早年甘為兄長信幸(信之)“影子”的幸村一樣,昌幸的顯著武功,其實是有影子般存在的信綱、昌輝兄弟的功勞在內的。
作為武田信玄與勝賴所信賴的人,信綱兄弟常領軍奮戰在最前線,並最終懷抱忠義之心雙雙英勇戰死。而繼承兩位兄長遺願的昌幸,在武田家滅亡時,邀請勝賴來自己所在的岩櫃城避難,也表露出忠於武田家的一面。有時候忍不住會想,如果信綱、昌輝兄弟沒有死的話,是否會與昌幸一起活躍於世呢?歷史是不是會有什麼不同呢?雖然是無意義的想象,但信綱、昌輝兄弟的早死實在是令人痛惜!

葬於何處


弔唁真田信綱、昌輝兄弟的菩提寺是位於長野縣真田町的信綱寺。信綱法名“信綱寺殿天室道也大禪定門”,昌輝法名“風山良薰禪定門”。

家族傳承


昌輝的長子信正後為越后高田城城主松平上總守忠輝效力,知行七百石。在松平忠輝家絕滅後為高田城城主松平伊予守忠昌效力,忠昌轉封到越前福井時也移居到福井。為此福井市的西墓地還殘留著昌輝的供養墳。昌輝一脈也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