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勤

革命烈士

王克勤(1920-1947),男,安徽阜陽縣人。

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的平漢戰鬥被解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作戰勇敢,先後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戰鬥英雄”、“三大互助模範”和“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

1947年7月11日,在魯西南戰役中犧牲。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人物生平


孩童時代

王克勤連環畫
王克勤連環畫
1920年出生於安徽省阜陽縣王東店村(今安徽省潁上縣六十鋪鎮高菜園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中有父母和一個弟弟,父親王曉平字永和,一家人靠租種地主的三畝薄田度日,生活十分艱難。後來,父親因地租太高同地主吵了幾句,竟被打成重傷。
13歲時,父親含恨去世。自此,母子三人只好靠乞討度日。
1939年7月,19歲的王克勤被保長繩捆索綁抓去當了壯丁。他思念母親和弟弟,曾三次逃跑三次被抓回,每次都遭到毒打。後來,母親和弟弟在外出要飯時下落不明。

革命歲月

王克勤舊照
王克勤舊照
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被解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6年9月提升為班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1946年6月解放戰爭開始到犧牲前短短1年的時間裡,他斃傷敵232人,俘敵14人,繳獲步槍8支,曾9次立功,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當班長后,王克勤善於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他創立了“三大互助活動”的帶兵方法。10月6日,在山東巨野縣徐庄阻擊戰中,王帶領全班發揮戰鬥互助作用,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打退敵人數次進攻,殲滅大量敵人,全班無一傷亡,圓滿完成任務。戰後,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3人被評為戰鬥英雄,被提升為排長。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稱讚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榮的範例”,號召全軍部隊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三大互助”帶兵經驗迅速在全軍推廣,對人民軍隊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光榮犧牲

1947年6月30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人,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在這次戰鬥中,率領全排奮勇登城,身負重傷后仍堅持指揮戰鬥,因流血過多,壯烈犧牲,年僅27歲。

主要成就


軍事

王克勤漫畫
王克勤漫畫
作戰勇敢,戰績顯著,9次立功,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
1946年10月6日,在山東巨野縣徐庄阻擊戰中,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全班無一傷亡,圓滿完成任務,第六縱隊先後授予王克勤“戰鬥英雄”、“三大互助模範”和“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