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文明

五個文明

五個文明,即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簡介


黨的十二大報告指出,我們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一定要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戰略方針問題。黨的十六大報告,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十六大通過的新黨章也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規定。這是我們黨在全國代表大會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確地將政治文明與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大基本目標。黨的十七大報告在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指出要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即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使我國的原有的三個文明系統又增添了一個新的亮點,是對“三個文明”內容的豐富。

物質文明


所謂物質文明,是指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狀況。它主要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生活的進步。物質文明越高,表明人類離開野蠻狀態愈遠,依賴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強。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給人類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動人類社會本身的進步創造了優越的、必要的、先決的條件。因此,物質文明在四個文明中處於基礎地位。
與"精神文明"相對。人類改造自然界的物質成果的總和。內容包括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和技術的改進,生產規模的擴大,社會財富的積累等;人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住行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變化等。它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一致,並受生產關係、地理條件和人口因素的制約和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物質文明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科學文化條件和思想條件。

政治文明


指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和政治發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觀念兩個層面的內容。在政治制度層面,主要表現為由於經濟基礎和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所引起的國家管理形式、結構形式的進化發展,即政體或國體、政體範圍內的政治體制、機制等方面發展變化的成果。如代議制民主的確立、選舉制度的推行、司法制度的近現代化、政黨制度的建立、文官制度的形成等等。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制度文明發展的最重要成果。在政治觀念層面,主要表現為政治價值觀、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變化。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正義、共和、法治等思想觀念的形成、普及和發展,以及人們政治參與意識的普遍增強等等。政治觀念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精神文明的其他部分一起,為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最新成果。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按照社會主義政治生活的發展規律,全面加強政治建設,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智慧、道德的進步狀態。
精神文明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科學文化方面,包括社會的文化、知識、智慧的狀況,教育、科學、文化、藝術、衛生、體育等項事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
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會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會風尚和人們的世界觀、理想、情操、覺悟、信念以及組織性、紀律性的狀況。
作用是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及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持。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重要階段。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類歷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徵,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特徵。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滲透在整個物質文明建設之中,體現了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

社會文明


社會文明是指人類社會的開化狀態和進步程度,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所獲得的積極成果的總和,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等方面的統一體。狹義社會文明是指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並列的,社會領域的進步程度和社會建設的積極成果。一般所談到的社會文明指的是狹義概念。

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生態文明是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發展的一個更高階段;從狹義的角度講,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並列的文明形式,是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文明。在生態文明理念下的物質文明,將致力於消除經濟活動對大自然自身穩定與和諧構成的威脅,逐步形成與生態相協調的生產生活與消費方式;生態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認知自然價值,建立人自身全面發展的文化與氛圍,從而轉移人們對物慾的過分強調與關注;生態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種關係,避免由於資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鬥爭以及權力的濫用而造成對生態的破壞。生態文明是對現有文明的超越,它將領人類放棄工業文明時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慾的享樂主義,擺脫生態與人類兩敗俱傷的悲劇。

生態與物質的關係

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的最原始的基礎,是物質文明產生和發展的基本源泉。物質文明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起點,它是在生態文明的基礎上產生和建立起來的。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必要選擇。經濟發展追求的是物質文明,環境保護追求的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和物質文明之間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二者的發展並不是矛盾,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物質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生態文明的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的好壞制約著物質文明的發展程度。
物質文明的發展如果背離生態文明的客觀要求,沿著生態文明的自然規律向反方向行動,那麼必然會對生態文明的建設發展起阻礙和破壞作用。如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當下,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發展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不和諧的因素,即重視經濟增長,輕視環境保護,某些政府在發展地方經濟的過程中,支持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以犧牲周邊自然環境為代價去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打破了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阻礙物質生產順利的進行。
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當中,我國的物質文明發展絕不能以失去生態文明為代價,如果忽視生態文明,也就是失去了物質文明,是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代價來謀求經濟發展。必須保持生態文明和物質文明相互協調發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統一協調持續發展,讓物質文明活動能夠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進行,大力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達到雙贏,促進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發展。

生態與政治的關係

政治文明在社會中處於主導地位,它與國家政權直接相連,因而它具有其他文明所沒有的性質和特點。即具有決策性強、政策性強、專政性強、督導性強、執行力強、影響面寬的特點。它為生態文明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為生態文明提供了基本的政治方向,同時也為生態文明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從而有力地推動和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建設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生態文明促進政治文明建設不斷完善和發展。二者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即相互聯繫又相互促進。
健康有力的政治文明能夠推動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例如我國政府特別重視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從 1978年起,中國先後確立了以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為主要目標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這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是:“三北”(東北西部、華北北部、西北地區)防護林體系工程、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工程、珠江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工程、遼河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工程、黃河中游防護林體系工程,規劃造林總面積 1.2億公頃。 ”此外,我國還根據《草原法》規定,要求各級政府加強對草地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嚴禁亂墾濫挖濫牧,實行國家、集體、個人相結合的形式,加大了草場建設和治理草地沙化、退化的力度,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動了生態環境條件的改善,推動了生態文明的發展進步。如今十七大報告,把建設生態文明提到了黨和國家工作日程中來,這對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有著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國情,每一個國家的文明活動必須根據本國所處的特殊環境,只能在自我生態環境的約束下進行活動,“儘管(生態)環境為新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預先規定了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別的性質”。脫離外部環境的具體條件,任何文明活動都無法進行。我國的政治文明的建設和發展,如果脫離生態文明的建設,將會舉步維艱,難以持續地進行下去。因此,政治文明的建設必須同生態文明的建設保持和諧一致,才能不斷地取得新的發展。

生態與精神的關係

一方面生態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精神文明的補充。生態文明是改造生態環境的積極成果的總和,它除了表現為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外,還表現為對人們生態方面的意識、政治決策、法律法規、生態倫理、文學藝術等的提高和完善。因此,生態文明中要求建設人們生態方面的意識形態成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和補充。同時生態文明中要求培育生態道德的意識,也成為精神文明中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為生態文明的建設發展創造良好穩定的社會環境提供了保證,為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提供了思想引導、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發展,會使人們心中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態意識,提高人們的生態道德水平,規範人們的生態活動的行為準則,轉變人對生態環境的態度,讓人承認自然界的權利與價值,樹立“人是自然之友”的新觀念,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和建設的認識,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態意識環境,促進和保護生命與自然界的發展,從而豐富和完善精神文明的發展。同時精神文明的發展會進一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社會生態意識的進步,以及生態道德觀念的培育,使人們逐步樹立生態文明觀,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時,精神文明能夠為生態文明的建設努力構建一個以資源節約型、科技先導性、質量效益性為基礎的可持續的文明發展觀,在全社會形成科學、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生態文明的建設創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並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生態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這“四個文明”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共同發展的。其中生態文明是基礎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態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發展,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過程,也是經濟、政治、文化、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過程,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共同發展和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將“四個文明”作為我國社會發展和前進的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