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洞鎮

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轄鎮

象洞鎮,隸屬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位於武平縣東南山澗盆地,平均海拔469米,面積137.96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2019年10月),集鎮2.5平方千米範圍內有8個村。

2018年,象洞鎮有工業企業1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家。

象洞鎮常住人口為8073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歷史沿革


2015年3月,撤銷象洞鄉,設立象洞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象洞鎮下轄11個行政村:光彩村、洋貝村、東寨村、官坑村、沾陽村、聯坊村、富嶺村、新崗村、中段村、芹礤村、太山村。
名稱電話區號
光彩村0597
洋貝村0597
東寨村0597
官坑村0597
沾陽村0597
聯坊村0597
富嶺村0597
新崗村0597
中段村0597
芹礤村0597
太山村0597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象洞鎮位於武平縣東南山澗盆地,西抵岩前鎮,東北鄰上杭縣中都鎮,南與廣東蕉嶺縣南礤鎮接壤,面積137.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象洞鎮平均海拔469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象洞鎮土地面積136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積2.22萬畝,林地面積16.52萬畝,人均耕地1.4畝、林地10.1畝。

人口數據


2017年,象洞鎮常住人口11681人。
2018年,象洞鎮戶籍人口15768人。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龍岩市各鄉(鎮、街道)常住人口數據:象洞鎮常住人口為8073人。

經濟


林燊博士(右)掛職象洞鎮工作側記
林燊博士(右)掛職象洞鎮工作側記
象洞鎮是典型的農業鎮,農村經濟主要以瘦肉型豬、象洞雞、烤煙、藥材等四大支柱產業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來自四大農業產業。
象洞鎮在武平縣率先推行瘦肉型生豬養殖,因地處閩粵邊界,受廣東地區經濟輻射較強,邊貿經濟較活躍,鄉域範圍內的生豬、象洞雞等大部分鮮活農副產品七成以上銷往廣東地區。
2008年,象洞鄉農業總產值達3.6億元,占社會總值的58.1%,實現社會總產值7.5億元,比增51.5%,經濟總量排在全縣的中下游水平;完成鄉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91.31萬元,鄉財一般預算收入88%來自於烤煙特產稅,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318元。
2018年,象洞鎮有工業企業1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家。

交通

武平寧洋經象洞至廣東北礤公路是武平縣實現“鎮鎮有幹線”規劃的重要交通線路,是武平縣重點建設項目。寧象公路起於岩前鎮寧洋村,與國道205線平交,途經寧洋村、中段村、新崗村、富嶺村、聯坊村、沾陽村、東寨村、洋貝村,終於武平縣象洞鎮與廣東省北礤交界處,接廣東省省道223線。
象洞鎮距上杭縣城24千米,距蕉嶺縣城52千米,距縣內高速公路12千米。

文化


紅色文化
象洞鎮
象洞鎮
象洞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全鎮11個村有8個省定革命基點村,擁有武平縣“三個第一”之稱,。民國十六年(1927年),武平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1927年在洋貝村白石坑自然村成立;民國十七年(1928年)冬,中共武平臨時縣委首次在光彩村張天堂成立;民國十八年(1929年)九月,象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武裝暴動,打響了武平人民武裝奪取政權的第一槍。朱德、陳毅、張鼎丞、鄧子恢、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多次到象洞指導革命鬥爭,同時也走出了陳仲平、謝畢真等一批革命老前輩,素有“二十年紅旗不倒”之稱。建設了武平縣首家革命歷史陳列室和鄉級圖書閱覽室。

代表人物


陳仲平
陳仲平(1913-1993),出生於武平縣象洞鄉光彩村張天堂自然村。民國十八年(1929年),參加象洞暴動走上革命道路。民國十九年(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調回閩西組建龍岩地委和龍岩專署,為首任龍岩專區專員公署專員,並一度兼任武平縣委書記。1979年冬,任中央黨校哲學教研室副主任,1982年離休。
謝畢真
謝畢真(1916.9-2019.12.12),光彩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原福建省新聞出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老紅軍。1983年離休后,他繼續為黨工作,曾擔任閩粵贛邊區黨史編審領導小組副組長兼邊區黨史辦主任、福建省委黨史顧問小組成員、福建省客家學會顧問、福建省老促會副會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