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4條詞條名為許強的結果 展開
許強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
許強,男,漢族,1968年6月生,四川南江人,2016年加入九三學社,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土資源部科技領軍人才、“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
現任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兼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土資源部應急辦西南片區專家組組長,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特邀專家,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泥石流滑坡專業委員會常委、副秘書長,中國地質學會地質災害研究分會防治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四川省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同濟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1992年,成都理工大學,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學士。
1997年,成都理工大學,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博士。
1999年,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
2001年,成都理工大學,教授(破格晉陞)。
2003年,成都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4年3月,任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2019年5月,任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
現任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兼任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會員,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同濟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兼職教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1年3月,作為國家外經貿部聘請的專家組成員赴尼泊爾參與了色迪河橋址區河谷岸坡開裂的專業考察和諮詢。
2003年5月,作為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成員參與了貴州三穗平溪特大橋滑坡事故的處理工作。
2004年作為四川省天台鄉特大型滑坡治理工程方案的設計負責人主持設計了該滑坡的處治方案,現已竣工。 2005年2月~5月作為“丹巴縣後山滑坡應急搶險前線指揮部”成員和“四川省國土資源廳丹巴縣後山滑坡搶險指導工作組”首席專家,現場指導和組織了該滑坡的搶險救災工作,為相關部門打贏“丹巴縣城保衛戰”作出了較大貢獻。
2019年5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任命許強為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滑坡災害的評價、預測及防治處理研究。
專長於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先後主持和承擔973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項目以及重大地質災害防治項目50餘項。在崩滑災害成因機理方面,揭示了幾類特殊滑坡機理,包括平推式滑坡機理、夯擊液化高速遠程滑動機理、“關鍵塊體”控制型滑坡機理、以“拉裂”為主的地震觸發滑坡機理等。在重大突發性滑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方面,揭示了蠕變斜坡變形時間演化三階段規律和空間裂縫的分期配套規律,建立了基於時空演化有機結合的崩滑災害預警預報理論和技術方法體系;提出了滑坡協同預報模型、神經網路模型以及滑坡全息預報模型和改進切線角判據、加速度判據等;提出了一套突發性滑坡災害應急處置行之有效的技術方法。應用相關成果,已對我國數十起大型滑坡進行了成功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
出版專著10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檢索40餘篇。
作為核心成員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三等獎各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5項。
培養和指導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60餘名,已畢業(或出站)80餘名,博士研究生10名,碩士研究生50餘名。因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的突出貢獻,先後被中國科協、國土資源部、四川省科協、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和省委統戰部授予的“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稱號。
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2) 。
2012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2011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06年,四川省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師。
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7) 。
2005年,四川省第八屆青年科技獎、“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
2004年,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九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項目資助。
2003年,批准為第四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2002年,教育部第四屆“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獎”。
2001年,中國地質學會第八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2000年,“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四川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四川省傑出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1999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
2019年4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