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首個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航海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China Maritime Museum),全稱“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是中國首個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航海博物館,由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共建。博物館位於浦東新區南匯新城,佔地面積2483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46434平方米。2006年1月20日工奠基,2010年7月5日全面建成開放。博物館室內展覽面積21000平方米。館內以“航海”為主題,“博物”為基礎,分設航海歷史、船舶、航海與港口、海事與海上安全、海員、軍事航海六大展館,漁船與捕魚、航海體育與休閑兩個專題展區,並建有天象館、4D影院、兒童活動中心,涵蓋文物收藏、學術研究、社會教育、陳列展示等功能。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2020年10月25日,中國航海博物館獲贈百件“泰興號”沉船珍貴瓷器。
2005年0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在上海市投資建造國家級航海博物館。
2006年01月,中國航海博物館項目工程奠基。
2006年07月,交通部部長李盛霖和上海市市長韓正共同為“中國航海博物館”館牌揭牌。
2006年12月,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室舉行,會議審議並原則同意陳列展覽大綱。
2007年09月上海市市長韓正簽發市政府第74號令,頒布實施《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捐贈辦法》。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行首次捐贈儀式。
2009年09月,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土建工程完工。
2010年01月,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籌建人員整體搬遷至臨港館址辦公。
2010年03月,中共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委員會成立。
2010年06月,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完成布展並進入試運行。
2010年07月,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正式開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是綜合性航海博物館,室內展示面積達到了21000平方米。館內展區分為三層,第一層設置了航海歷史館、船舶館、海員館,以及漁船與捕魚專題展區;第二層設置了航海與港口館、海事與海上安全館、軍事航海館,以及航海體育與休閑專題展區。博物館還建有天象館、4D影院和兒童活動中心。
航海歷史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
船舶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
航海與港口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
海事與海上安全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
海員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
軍事航海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海事館以“海事”為主線,以“博物”為基礎,系統展示了中國海事事業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該展館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實物展品約260件、各類照片和影像資料約130件、各類文獻資料約70件、各類模型約30個、各類場景和沙盤約10個。在眾多展品中,不乏珍品,如民國時期的船員證件、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所有權證書及1875年東海岸海圖等重要珍貴資料。
八分儀
中國航海博物館
八分儀於1731年問世;1757年以八分儀為模子,發明了六分儀,並逐漸被其所替代,國內現存八分儀較少。
中國航海博物館
其中一款天文鐘為英國湯姆森品牌,產於20世紀初的英國聖奧爾本斯,該天文鐘設計精巧,保存完好,尤其別緻的72分鐘計時設計。
船模
中國航海博物館
船模按照一定比例縮小的船的形態,從微型比例如1/6000到可以載人大比例都可見。中海博船模集藝術與功能為一體,是博物館不可缺少的元素。
金湖木舵
中國航海博物館
此木舵是迄今發現的完整性最好的不平衡木質海船舵,帶有獨特的舵結構連接形式和完整厚實的舵葉。
中國航海博物館館於2010年12月20日正式被上海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授予“上海市專題性科普場館”稱號。
成人50元;大中小學生憑學生證25元;60歲及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10元;身高1.4米及以下兒童(須有家長陪同)免費參觀。
9:30-16:30(15: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公交線路
龍港快線(環湖西三路申港大道站),三港專線(環湖西三路申港大道站),申港1路(環湖西二路申港大道站),申港3路(環湖西三路申港大道站)。
地鐵線路
乘坐地鐵16號線,滴水湖站下車。再乘坐申港1路內環(乘坐2站) , 在環湖西二路申港大道站下車。
自駕車線路
外環線S20(浦東機場方向) → 轉S2高速(東海大橋方向) → 滴水湖出口至中國航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