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語言
專業術語
瀕危語言,專業術語,作名詞,指的是使用人數越來越少的、行將滅絕的語言。而不同的瀕危語言,由於社會和歷史背景的不同,語言特點又有所差異,因而造成語言瀕危的因素也不盡相同。對於語言多樣性的流失,我們應該及時採取復興。
語言形語言瀕危鑒統。判斷標準,例科隆召瀕危語言議,致語言按狀級,:
語言:景非觀,群包括童習語言。
穩威脅語言:群包括童習、語言。
受到侵蝕的語言:群體內部的一部分成員已經轉用了其他語言,而另一部份成員包括兒童仍在學習使用的語言。
瀕臨危險的語言:所有的使用者都在20歲以上、而群體內部的兒童都已不再學習使用的語言。
嚴重危險的語言:所有的使用者都在40歲以上、而群體內部的兒童和年輕人都已不再學習使用的語言。
瀕臨滅絕的語言:只有少數的70歲以上的老人還在使用、而群體內幾乎所有其他的成員都已放棄使用的語言。
滅絕的語言:失去了所有典型的瀕危狀態,使用者的語言。
有些語言,儘管使用的人數上萬,也仍然被鑒定為瀕危語言,因為該語言只有越來越少的青少年和兒童把它作為第一語言學習使用。例如漢語的個別弱勢方言。
相比之下,處在文明邊緣的一些語言,即使使用人數不足百人,只要該語言的所有使用者(包括青少年和兒童)仍然把該語言作為主要的(或唯一的)交流語言,那麼這門語言的前景就被認為是樂觀的。
一般而言,瀕危語言都是失去了國家形態的少數民族語言或區域語言。
造成語言瀕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語言外部的因素,例如使用人口少分佈雜、族群分化、民族融合、社會轉型等;也包括語言自身的因素,如弱勢語言或是沒有書寫系統的語言的使用者,往往會發現該語言的辭彙和語法功能無法滿足社會複雜交流的需要。在當今世界,信息的全球化和不恰當的語言政策更是加速了優勢語言的興旺和弱勢語言的式微。此外,語言的瀕危還牽涉到語言使用者對自己母語的忠誠度等問題,有些族群在母語受到強勢語言威脅時會採取強烈的反抗以爭取權利,而有些族群則自願放棄將母語傳遞給下一代。
不同的瀕危語言,由於社會和歷史背景的不同,語言特點又有所差異,因而造成語言瀕危的因素也不盡相同。
在全球範圍來看,已經有超過750種語言滅絕,還有許多語言也只有少數的使用者。聯合國估計,目前世界上現存語言中,有一半的語言只有不到一萬名使用者,四分之一的語言只有不到一千名使用者,並且,除非採取有效措施,否則在一個世紀之內這些語言(至少3000種)都要滅亡。
目前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的多樣性正在遭受嚴峻的威脅。譬如塔塔爾族總人口5000餘人,但是塔塔爾語的使用人口不到1000人;赫哲語的使用者只有十幾位60歲以上的老人;仙島語(阿昌族一個支系使用的語言)的使用人數也僅為百人左右;此外瀕危的語言還有土家語、仫佬語等。據官方報道,中國有120多種少數民族語言,只有50多種語言有文字,而只有22種文字實際被使用。沒有文字的語言,使用人數都少於萬人,僅僅保留在老人的山歌、傳說等口頭語言形式中,實際上處在消亡的邊緣。而中國漢語方言中,由於80年代后龐大的流動人口的衝擊,相當多的方言已經處在瀕危的境地:比如金華的吳方言,南寧的粵方言,福建的閩方言等。
對於語言多樣性的流失,人們持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瀕危語言的滅亡是難以估量的損失,因此要不惜一切代價拯救它們。這個觀點的理由包括:
這些即將消失的語言能夠為語言學家、認知科學家和哲學家研究人類的思維提供大量的寶貴資料。
本土語言是該地區的文化和自然資源的唯一載體,是不可替代的。
語言能夠幫助人們了解人類的歷史。
而另一個極端的觀點認為,語言多樣性的消失不但不可惜,而且還應當被政策所鼓勵。這些人認為語言多樣性是一種浪費,所有的語言都應當被一種或幾種強勢語言所取代。更少的語言意味著人們能夠更輕鬆、更徹底地交流,而且還可以省掉多語資源翻譯流通的昂貴費用。但是,一個單語文化的社會能否穩定地存在並為人們帶來如此大的便利,仍是不得而知。並且,這種極端的觀點與當今世界上越來越崇尚包容開放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不符,並不被主流社會接納。
對此,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語言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每種語言都能表達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觀、思維方式、社會特性以及文化、歷史等,都是人類珍貴的無形遺產;當一種語言消失后,與之對應的整個文明也會消失。當今處於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著強勢語言、全球化、網際網路等的衝擊,正處於逐漸消失的危險;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臨消失的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他說。
有兩種方法來補救瀕危語言,它們分別是語言檔案編製和語言復興。
語言檔案編製是指將該語言的語法、辭彙、句法以及一些民間文學形式按照語言學科學的方式完整記錄下來的過程。語言復興是指通過政治、媒體或教育的手段來增加某種瀕危語言的使用者數目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