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測定

土壤測定

土壤測定是指丈量和斷定土壤不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土壤物理性質與其水分、空氣、熱量情況以及對農田灌排的要求和耕耘效果親近相關。測定土壤物理性質是描繪灌排工程、進行土壤辦理的根底任務。

目錄

正文


測定內容
土壤在未經擾動的天然情況下單位體積的質量稱土壤容重,普通以g/cm3表明。測定辦法有環刀法、蠟封法、γ射線法。土壤在烘乾情況下的容重稱干容重。
2.土壤比重
土壤顆粒(包羅有機質和礦物質)的烘乾分量與同體積4℃的水重之比稱土壤比重,普通選用比重瓶法測定。
土壤中孔隙體積與土塊總體積之比,又名孔隙度,以百分數表明。土壤毛細管構成的孔隙稱毛管孔隙,其他孔隙皆為非毛管孔隙。普通總孔隙率由容重及比重兩項數值核算而得。
4.土壤布局
土壤顆粒顛末聚會和渙散效果所構成的相對安定的單位。經過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動,土壤布局具有水穩性,可以對土壤中水分和空氣進行調理。直徑大於0.25mm的布局性聚會體占土壤總量的分量百分數是土壤布局的重要目標。直徑在1~10mm的粒狀、核狀、團塊狀布局,可使土體疏鬆,有利根系活動汲取土壤水分和營養,是傑出的土壤布局。個別直徑在0.25~0.001mm者,稱土壤微布局。直徑小於0.001mm的顆粒,稱單粒,透水性差,植物根系擴展艱難,稱為不良的土壤布局。土壤布局的測定辦法如下。①干篩法:將風乾原狀土進行篩分;②濕篩法:測定土壤顆粒水穩性;③吸管法、比重計法:測定土壤微布局;④攝影觀測法、顯微鏡法:觀測土粒和孔隙的巨細、壘結情況。
5.土壤機械組成
又稱土壤顆粒組成。土壤質地或土壤砂粘性,是指土壤的固相局部中砂粒或粘粒含量的百分數。其測定辦法有:吸管法比重計法、手摸目測法和土壤粒級及分析儀測定法。
6.土壤粘著力
又名土壤外附力,即土壤在濕潤情況下粘著物體的才能。其數值等於水膜附在物體上的面積和水分張力的乘積。粘著力的測定,可用粘著儀進行,其單位為g/cm2。
7.土壤脹大
土壤吸收水分體積脹大的功能。常用脹大度,以百分數表明。其測定辦法有:脹大熱法、脹大壓力法、土壤脹大前後體積比較法等。
8.土壤縮短
土壤失水后體積減少的功能。常用縮短度,以百分數表明。測定辦法:將樣品烘乾后測其體積來求得。
9.土壤空氣
存在於土壤孔隙中呈自由態的氣體,溶解於土壤水分中呈溶解態的氣體和被土粒吸附呈吸附態的氣體。其組成與大氣的組成異樣,主要有CO2COO2、H2、 N2SO2Cl2H2SNH3CH4等。其測定辦法:可運用極譜式氧氣分析儀、紅外線吸收CO2和CO分析儀、熱導式氣體分析儀或氣相色譜儀測定。
10.土壤溫度
土壤冷熱情況與植物成長發育聯繫極為親近,還亦影響著土壤中生物進程及理化進程的進行,其測定辦法可選用地溫計。在冬天土壤還有凍住問題,影響越冬作物的成長。其測定辦法:土鑽測定法、結凍儀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