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腿沙雞
鴿形目沙雞科動物
毛腿沙雞(學名:Syrrhaptes paradoxus ),是沙雞科、沙雞屬的中型鳥類,體長27-43cm,大小似家鴿,但尾甚長而尖,翅亦尖長。通體大都呈沙灰色,背部密被黑色橫斑。頭部銹黃色,腹部具一大形黑斑。腳短、跗踱被羽直到趾。
毛腿沙雞主要棲息於平原草地、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常成群活動,不遷徙,但遊盪,主要以各種野生植物種子、漿果、嫩芽、嫩枝、嫩葉等植物性食物為食。
毛腿沙雞
毛腿沙雞雌鳥與雄鳥相似,但頭頂、頸項及耳羽有黑色羽干紋。前額、頦、喉、眉紋棕黃色,頸側有一棕黃色塊斑,且與眉紋相聯。背上黑斑較短狹,且呈波浪狀。翅上中覆羽和小覆羽均具黑色圓形斑點,下頸與胸間有一條黑褐色細環。胸側綴以圓形黑色斑點。
毛腿沙雞幼鳥似雌鳥,但頸、胸有黑褐色斑點,肩間部有黑色橫斑。中、小覆羽有近似圓形黑斑,內側次級飛羽具砂黃色羽緣,內翈黑褐色。第一枚初級飛羽和中央尾羽末端不延長成線狀。
毛腿沙雞虹膜暗褐色,嘴藍灰色,腳與趾密被短羽,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30-285g,♀182-268g;體長♂282-430mm,♀265-345mm;嘴峰♂16.18mm,♀15.27mm;翅♂230-262mm,♀198-256mm;尾♂105-220mm,♀110-185mm;跗蹠♂18-24mm,♀18-21mm。(註:♂雄性;♀雌性)
毛腿沙雞
毛腿沙雞
世界分佈:中國、伊朗、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蒙古、俄羅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
旅鳥: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波黑、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印度、愛爾蘭、義大利、日本、韓國、拉脫維亞、挪威、波蘭、荷蘭、黑山、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
分佈
毛腿沙雞的繁殖期為4-7月。通常置巢於開闊的地上或灌木下,有時也在草叢下營巢。常成對或成小群在一起繁殖,巢間距多在4-6m。巢甚簡陋,主要為地上的凹坑,無任何內墊物,有時墊有少許草莖。每窩產卵2-4枚,通常3枚。卵土灰色或土黃色、被有褐色或灰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9.47mm×27.35mm。通常在第一枚卵產出后既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22-27天。
毛腿沙雞為單型種,無亞種。
毛腿沙雞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km²,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毛腿沙雞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