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溫州市越劇團的結果 展開
- 溫州市越劇團
- 溫州越劇團
溫州市越劇團
溫州市越劇團
溫州市越劇團在1952年,由王湘芝越劇班及紅星、信陵、和平、新協等八個越劇班社合併組成溫州市越劇工作團,黃湘娟任團長。1956年秋,改為溫州市越劇團,屬地方國營。
溫州市越劇團,演員陣容較強,有小生王湘芝、陳雪淵,花旦黃湘娟、邢愛芳、沈根寶,花臉周鵬奎,老生李香琴、費月樓,小花臉黃苗娟、史玉奎。並有王鳳鳴、戴巧雲、湯麗芳、賈小萍、夏麗芬、應鎮香、何菲等一批優秀青年演員。導演張明熟諳京、昆表演藝術,能融于越劇表演之中。20世紀50年代,《秦香蓮》久演不衰。“闖宮”一折由黃湘娟與寧波的毛佩卿合作,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會演作展覽演出。吳桐導演的《灰闌記》,1957年參加浙江省二屆戲曲會演獲多項獎。
60年代上演的《啼笑因緣》在上海等地演出深受歡迎,達200餘場。並擅長演出功架戲、包公戲。60年代招收一批新的男女青年演員,分隊試行男女合演,曾隨浙江越劇二團學習演出《金沙江畔》、《春到草原》等現代戲。1959年,因洞頭縣歸屬溫州市,原洞頭縣少少越劇團(1956年從上海支援浙江)改為溫州市越劇二團,小生演員張雪君任團長,原團為一團。二團以唱功見長,張雪君工尹派,行腔優美,深沉婉轉,與李珍珍、湯麗芳、張亞蓉、吳海麗合作的《珍珠塔》、《是我錯》、《雪裡小梅香》、《拜月記》等劇,在浙南、杭州、上海等地演出皆受歡迎。
1967年一團與二團合併,分隊演出,並繼續試行男女合演。80年代合併稱溫州市越劇團,取消男女合演。男演員翁煥新一度轉為導演,後任溫州市文化局副局長。小生王鳳鳴、湯麗芳,花旦賈小萍、李珍珍,彩旦、小丑張亞蓉等後起之秀挑起大梁。導演有王靈南、黃妙娟,作曲有吳尚義,舞美設計有朱吉慶等。溫州的編劇張思聰、黃世鈺等為劇團寫戲,形成較強的藝術力量,評為浙江省一級劇團,現任團長陳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