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書
佛經的別稱
貝葉書,亦稱“貝葉經”、“貝書”、“貝編”等。佛經之別稱。古代印度多用貝葉刻寫佛經,以貝葉書代指佛經由此得名。自佛教入中土,也得以流傳。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貝多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並書其葉,部闍一色,取其皮書之。貝多是梵語,漢翻為葉;貝多婆力叉者,漢言樹葉也。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丁卯,法師方操貝葉,開演梵文。”《宋史·天竺國傳》:“僧道圓自西域還,得⋯⋯貝葉梵經四十夾來獻。”成為佛教讀本之一。雲南傣族佛教寺院除刻寫傣文貝葉經外,還記載眾多文學作品和歷史傳說等,將此作為寺院教育的基本教材。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