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劉仲華的結果 展開

劉仲華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

劉仲華,男,1965年3月出生於湖南衡陽,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學科帶頭人。

劉仲華於1985年、1988年在湖南農業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師從施兆鵬教授) ;2014年7月,在清華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1988年,留校湖南農業大學任助理教授;1991年6月,任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系講師;1992年6月,破格晉陞為副教授;1993年1月,遴選為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1999年6月晉陞教授;2000年3月,遴選為湖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2019年11月22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8月30日獲“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 

劉仲華主要從事茶葉深加工與功能成分利用、茶葉加工理論與技術、飲茶與健康等方向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人物經歷


劉仲華
劉仲華
1988年7月,劉仲華在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碩士畢業。
1988年,劉仲華留校湖南農業大學任助理教授。
1991年6月,劉仲華任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系講師。
1992年6月,劉仲華破格晉陞副教授(當時中國茶學界最年輕的副教授)。
1993年1月,劉仲華遴選為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
1993年1月-1999年12月,劉仲華先後任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系副主任、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
1999年6月,劉仲華晉陞教授(當時中國茶學界最年輕的教授)。
2000年3月,劉仲華遴選為湖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當時中國茶學界最年輕的博士導師)。
1993年1月-2004年12月,劉仲華先後兼任湖南金農生物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
2003年起,劉仲華擔任茶學博士點領銜人並開始招收博士后。
2006年起,劉仲華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
2019年11月22日,劉仲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5月18日下午,經湖南省政府第73次常務會議審議,劉仲華被聘為2020年第一批省政府參事。
2020年10月18日下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科技新成果推介會暨宜賓市茶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四川宜賓舉行。活動中,宜賓市茶產業研究院正式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受聘為院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仲華教授長期從事茶葉加工與資源高效利用研究,致力於創新茶葉加工理論技術、提高茶葉資源利用率和產業綜合效益。創新黑茶加工和茶葉深加工理論與技術體系,揭示了黑茶加工品質風味形成機理及黑茶健康屬性,創建了黑茶優質高效安全加工關鍵技術體系,強力推進了中國黑茶產業提質增效與快速發展;揭示了茶葉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機制,創製的茶葉提取物製品催生了一批國際主流健康產品。
20世紀90年代,劉仲華帶領團隊在茶葉功能成分提制新技術方面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其相關創新技術與新產品,先後在10多個省份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新增產值100多億元,年新增利稅10多億元,出口創匯2億多美元。
截至2016年,劉仲華帶領團隊在安化縣的茶葉產業綜合規模突破120億元,僅茶業旅遊的綜合收入就超過了10個億。
●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1月,劉仲華教授先後主持國家和部省級項目30多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制訂國家標準5項。
截至2020年8月,劉仲華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多件,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0多篇,SCI收錄60多篇
截至2019年11月,劉仲華先後主編或參編學術專著《湖南十大名茶》《茶葉的保健功能》《中國茶產品加工》《綠色化學與化工》《茶葉品質理化分析》《茶樹原產地》《中國茶業大辭典》等15部。
2019年陳宗懋院士、劉仲華教授、高立志教授等專家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關於中國茶研究重磅文章。
● 科技獎勵
1.茶葉功能成分提制新技術與產業化 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截至2009年11月,這是中國茶葉界1996年以來獲得的最高科技成果獎
2.茶葉提取物系列產品研究與開發 2003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3.名優綠茶貯藏保鮮新技術研究 2007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4.深度開發七葉參茶新產品新技術研究 2005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
5.丘陵茶園茶葉優質安全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7年湖南省科技進步四等獎(排名第四)
6.茯磚茶發花理論與技術 1998年外經貿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7.綠茶等級色澤指標研究 1991年商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三)
8.湘綠花茶級型坯標準 1991年外經貿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四)
9.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劉仲華領銜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截至2009年11月,劉仲華先後培養碩士研究生38名、博士24名、博士后8名,留學生3名。學生中有1名博士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名博士獲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獎,4名碩士獲湖南省優秀碩士論文獎。
● 首創專業
2005年,劉仲華作為領銜人申請在中國首創工學本科專業“植物資源工程”,湖南省高等教育中國首個獨立創辦的新型本科專業獲教育部批准。
● 教育理念
劉仲華認為當代大學生需要學會協作、奉獻,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編寫教材
劉仲華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茶葉加工學》。

榮譽表彰


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獲獎項目獲獎時間獲獎項目
1993年湖南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省光召科技獎
1995年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湖南省十大科技創新獎
1996年湖南省跨世紀人才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
1997年湖南省青年學術帶頭人農業部科研傑出人才
1999年湖南省青年科技獎全國人民喜愛的好教師
2001年湖南省傑出青年創業獎湖南省十大科技創新獎
2003年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國際茶葉科技創新傑出貢獻獎
2003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農業傑出科研人才
2003年湖南農業大學首批拔尖人才2006年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截至2016年中國茶業界唯一一位)
2004年湖南省青年科技創新傑出獎2007年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
2004年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8年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茶葉深加工崗位科學家
2004年長沙市科技創新十佳2009年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領銜人
2005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9年11月何梁何利獎農學獎
2006年湖南省優秀科技創新群體領銜人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1月湖南農業大學首屆2019年度榮譽人物2020年5月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年9月10日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2021年6月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社會職務


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茶葉產業技術深加工研究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農林學部委員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園藝學科組成員湖南省大湘西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第七屆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國際茶業科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湖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兼專家委員會和名茶委員會主任湖南省天然產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茶學重點學科帶頭人湖南省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科技部藥用植物資源國際合作研究基地主任
湖南省院士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茶葉科學》副主編
教育部“園藝植物功能成分優異資源高效利用”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茶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茶葉》副主編
湖南省天然產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Natural Products and Human Health(天然產物與人體健康)副主編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副主編《中華醫學研究》常務編委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2020年第一批湖南省政府參事

個人生活


劉仲華(右)
劉仲華(右)
劉仲華1981年考入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這件事,劉仲華說是個意外,“我真的都快哭了”。當時被人看好是“北大清華苗子”的他,拿到成績單的時候腦袋都懵了,他不情不願地填了個湖南農業大學果樹專業,可沒想到最後被錄到的是茶學專業。
劉仲華一直堅持每天只睡5小時,從沒給自己放過一個周末假。

人物評價


劉仲華為中國茶葉科技進步、茶葉產業提質增效與轉型升級做出了突出貢獻。引領中國茶葉深加工從追蹤日本和歐美髮達國家到領先國際同行。 (湖南農業大學評)
劉仲華為中國茶葉科技進步和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尤其是黑茶和茶葉深加工產業,以及科學驅動茶葉消費作出了突出貢獻。(信陽農林學院評)
劉仲華為推進中國黑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
劉仲華為中國茶葉深加工產業和植物提取物產業在國際市場佔據核心地位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中國教育新聞網評)
學習劉仲華勇攀高峰,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湖南農業大學原副校長鄒冬生評)
劉仲華堅持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他潛心科學研究,引領學科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創新成果;他堅持多學科交叉、學研產融合,有效推進了茶學學科與茶葉行業高速協同發展;他忘我工作,樂於奉獻,凝聚團隊,協同創新,培養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全面優秀的創新團隊。(《三湘都市報》評)
茶香沁朝暮,水墨染年華。情深不負茶,傾心育桃李。劉仲華用一片茶葉書寫了傳奇的故事,用三十二年的光陰堅守著育人的初心。 (華聲在線評)
茶香沁朝暮,韶華育桃李。為了實現中國從“茶葉大國”到“強國”的跨越,劉仲華院士三十二年如一日,沉迷於茶葉科技創新,豐碩的研究成果強力推進中國茶產業提質增效與轉型升級;不知疲倦地奔波在三尺講台和茶產業之間,向學生悉心傳道授業,為茶人傾心排憂解難。三十二年光陰,劉仲華院士以茶報國、以茶立教,為我國茶葉事業培育了眾多優秀人才,為貧困地區茶農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湖南農業大學評)
他堅持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潛心科學研究,引領學科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創新成果;堅持多學科交叉、學研產融合,有效推進了茶學學科與茶葉行業高速協同發展;忘我工作,樂於奉獻,凝聚團隊,協同創新,培養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全面優秀的創新團隊。

人物影響


劉仲華每年面向全球招收“茶葉深加工理論與技術國際研修班”學員(2005年—2009年)和“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國際研修班”學員(2010年—2014年),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