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黑眼的結果 展開

黑眼

醫學

黑眼,中醫基礎術語,解剖名,即黑睛,又名風輪、黑珠、黑仁、烏珠等,位於眼珠前端正中央,形圓,無色透明,因透見其後內黃仁之黑褐色而得名。黑眼周邊與白睛相連,為光線進入眼內的必由之路,並有保護瞳神及其他眼內組織的作用。在西醫學名為角膜

概念


即黑睛,位於眼珠前端正中央,形圓,無色透明的組織

中醫解讀


古代中醫眼科在眼部由外向內把胞瞼、兩眥、白睛、黑眼、瞳神五個部分,分別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總稱為五輪(輪,比喻眼珠圓轉運動似車輪之意)。五輪明確地分屬於五臟,黑眼在臟屬肝,肝主風,故稱風輪。

中醫應用


1、生理功能
位於眼珠前部的中央,質地透明而堅韌,發越神光,保護瞳神和其他眼內組織,說明眼的解剖和生理。
2、病理反應
黑眼因暴露於外,直接與外界接觸,易受外傷,易受風熱邪毒侵襲,還可由其他輪病變影響。黑眼在五輪學說中屬風輪,內應於肝,肝與膽相表裡,故黑眼疾病常與肝膽相關,辨證從肝膽入手。古人認為五輪臟隸屬關係中,輪屬標,臟屬本。輪之有病,多由臟腑功能失調所致。在臨床上,運用五輪理論,通過觀察各輪外顯癥狀,取推斷相應臟腑內蘊病變的方法,即眼科獨特的五輪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