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小町
谷科稻屬植物
秋田小町(あきたこまち)是日本秋田縣出產的一種大米及水稻品種。
該品種成熟早,抗病性強,其米粒整齊、潔白透明。蒸煮出的米飯軟滑可口,氣味芳香。
秋田小町的宣傳畫
親本為“越光”和“奧羽292號”,經過六代雜交,1982年以後的第七代雜交種子以“秋田31號”的地方番號被試驗種植。1984年被正式命名為“秋田小町”,該名稱由來於美女小野小町在秋田縣湯澤小野地區誕生的傳說。
1998年,由日本農業專家將“秋田小町”品種引進中國,在天津寧河縣、遼寧省大連和吉林省大面積試種。其中寧河縣從地理緯度等環境條件來看,是最適合種植此種稻米。
秋田小町寧河產地
秋田小町的味道與越光米相比也毫不遜色,口感較黏,適合製作壽司、飯糰等日式食品。
秋田小町大米
含有較低的直鏈澱粉成分,在蒸煮后帶有粘性。
中國國內的“秋田小町”、“超級秋田小町”商標為吉林的公司所註冊。但日本方面認為已經涉及商標侵權。
親本來源:越光(♀)奧羽292(♂)
選育單位:日本
品種類型:粳型常規水稻
左邊有品種系譜樹,單擊+號可以逐步展開;如果未顯示+號,可能由於網路擁擠,請刷新或關閉本頁重新打開...
越光/奧羽292(萬建民,2009)
萬建民。中國水稻遺傳育種與品種系譜。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325.
·2003年新疆審定,編號:新審稻2003年014號
·2000年吉林認定,編號:吉審稻2000002
品種來源:1992年吉林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引入。
特徵特性:晚熟品種。生育期147天。植株稈高中等,分櫱力強。株高100厘米左右,莖稈強韌抗倒伏,葉色淡綠。正常插秧密度下,單本有效分櫱可達30個以上,穎殼及穎尖黃色,無芒。主穗長20厘米,主穗實粒數160粒以上,結實率95%以上,稻穀千粒重25克左右。糙米率82%,精米率73%,豐產性好,米質優良。人工接種和異地自然誘發鑒定,感葉瘟,感穗瘟。
產量表現:1997~1999年生態鑒定,公頃產量8710公斤,比對照關東107號增產3.8%;1998~1999年生產示範,公頃產量分別達8427公斤,比對照關東107號增產6.4%。
栽培要點:4月中旬播種,5月下旬插秧,秧齡4~5片葉。稀播育壯秧,帶櫱插秧,稀插保全苗,插秧密度為30厘米×15厘米。每公頃施純氮130~150公斤,前重后輕。水管理為淺-深-淺。生育期間注意防治稻瘟病的發生。
適應區域:吉林省≥10℃積溫3000℃以上的稻區。
·該品種1983年以來累計推廣超過267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