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仁

王葆仁

王葆仁(1907.1.20—1986.9.12),男,化學家,江蘇揚州人。1907年1月20日生於江蘇省江都縣(今揚州市江都區),1926年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化學系。創建同濟大學理學院和化學系,為中國的物理化學工程作出偉大的貢獻。

人物關係


個人簡介


王葆仁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王葆仁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1935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博士學位。1936年回國創建同濟大學理學院和化學系。1951~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所研究員兼副所長。1956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1958年在中國科技大學創建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系。王葆仁是中國最早從事高分子科學研究的化學家之一。50年代開始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已內醯胺。對有機硅高分子、特別是 硅碳-硅-氧 鏈高分子的合成做了深入研究。對耐高溫雜環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進行了較廣泛研究,並在應用方面作了許多開拓工作。70年代提出加強高分子大品種如聚丙烯等的研究。在烴類化學方面也做過許多研究。著有《有機合成反應》上下冊。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6年9月12日卒於北京。

生平介紹


王葆仁,字愛予。1907年1月20日出生於江蘇揚州。父親王錫山以教書為生,對他薰陶很深。王葆仁自幼體弱多病,但勤奮好學,成績優異。當他就讀揚州中學時,父親因病去世,家庭經濟十分難。1922年,他考入國立東南大學化學系,除依靠半工半讀維持學習外,還贍養母親、接濟姐弟;在十分艱辛的條件下,他完成了大學學業,1926年畢業時,還不滿20歲,被留校任助教。1930年,王葆仁與吳萱女士結婚,夫婦感情甚篤,吳萱對王葆仁的工作給予了很大的幫助與支持。
1933 年王葆仁以名列榜首的成績,被錄取首屆中英庚款官費留學,前往倫敦大學帝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當他將在國內已完成的5篇論文送交導師索羅普(J.F.Thorpe)時,頗受讚賞,遂免去一切考試和預修課程,直接做博士論文。王葆仁用兩年時間完成並通過了論文答辯,是化學方面獲得英國博士學位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1935年秋,他應德國慕尼黑高等工業大學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費歇爾(H.Fischer)的邀請,赴該校任客籍研究員。
王葆仁
王葆仁
1936 年王葆仁回國任同濟大學教授,並籌建理學院,兼任理學院院長與化學系主任,成為當時同濟大學首次擔任高級職務的中國教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王葆仁全家隨同濟大學內遷,輾轉繞道越南,始至雲南昆明,后又遷往四川宜賓。1941年,王葆仁應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聘請,前往貴州湄潭浙江大學任教授兼化學系主任。抗戰勝利后,隨浙江大學遷回杭州,1947年兼任該校教務長。
中國科學院成立后,王葆仁被聘為專門委員,並應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庄長恭所長邀請於 1951年調至上海,任有上海有機化學所研究員兼副所長。1954 年中國科學院成立全國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委員會,由曾昭掄和王葆仁擔任正、副主任,負責規劃、協調全國高分子的科研與生產工作。1956年,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建立化學研究所,王葆仁率領有機化學所高分子組全體人員遷到北京,任化學所研究員、副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職,一直負責高分子方面的領導與組織工作。
1956 年國務院制訂《十二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王葆仁負責“高分子與重有機合成”重點項目及高分子科學的學科規劃。1956年開始任國家科委化學組組員、化工組組員和高分子分組組長。1957年他作為國家科技代表團顧問赴莫斯科參加中蘇科技協作項目中高分子方面的談判。 1962 年他再次參加全國科技發展十年規劃的制定工作。
1957年王葆仁創辦《高分子通訊》,1983 年又創辦該刊的英文版,后將《高分子通訊》改名為 《高分子學報》、將英文版改名為《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
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王葆仁負責創辦該校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系,兼任首屆系主任,為國家培養出大批高分子專業人才。
1963年王葆仁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理事會常務理事。1982年至1986年,他又再次當選為該會第二十一屆理事會理事,並長期兼任該會高分子委員會主任委員,積極支持中國化學會的工作。他還擔任過中國化工學會理事、中國石油化工學會副理事長。為紀念中國化學會成立50周年,王葆仁擔任了《中國化學五十年》一書的編委,具體主編了高分子化學一章。1980年,他還擔任 《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高分子化學分支的主編。
王葆仁將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與科研工作,為我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高分子化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64年他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代表;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1985年中國化學會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聯合舉辦了“祝賀王葆仁先生從事化學工作六十周年大會”,首都科技界和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高分子工作者500餘人,濟濟一堂,盛況空前,表彰了他一生中的傑出貢獻。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和科學家,而且是一位熱心學術組織工作的社會活動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1953年國家進入第一個五年計劃,王葆仁從他原來從事的有機化學毅然轉入高分子,在我國開拓了高分子化學研究工作,並為之奮鬥了30餘年。
王葆仁致力於高分子化學,首先以接受製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有機玻璃)和聚己內醯胺(即尼龍,錦綸)的任務為研究對象,帶領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組全體同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艱苦創業,邊工作、邊學習,迅速完成了上述兩項軍工任務,率先在我國試製出第一塊有機玻璃和第一根尼龍6合成纖維,以後分別轉至瀋陽化工研究院和錦西化工廠擴大生產,這是我國最早的高分子工業。

積極探索


王葆仁
王葆仁
王葆仁對高分子化學的學術思想是挑選課題必須從有利於國計民生出發,同時不應忽視基礎理論研究。他主張高分子科研工作必須與我國石油化工大品種的生產實踐相結合,必須為生產服務,但也應開展應用基礎研究以指導生產。他堅持開展聚丙烯定向聚合的研究方向,曾親自從事聚醯胺、離子交換樹脂、有機硅高分子和金屬有機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重點開展高分子大品種的合成方法,尤其是以成纖材料為主,也涉及有關的塑料樹脂,並同時開展反應機理的研究,開拓了不少高分子科學的研究領域。他是我國高分子化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國研究有機硅化學及聚合物的創始人之一。幾十年來他領導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合成研究室出色地完成多項任務;帶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高分子隊伍。王葆仁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還提出自己的學術見解,以改進生產,並促進學科發展。例如:在他接受研製尼龍 9的任務后,提出不沿用國外使用的合成方法而改用以氯和氫氧化鈉進行癸二酸單醯胺的重排直接得到9-氨基壬酸的方法,從而建立了以蓖麻油為原料,經由癸二酸、癸二酸單醯胺重排製備尼龍9的簡捷合成路線,投入生產。因尼龍9的結構中的碳氫鏈與醯胺鏈的比例比較合適,因而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它在熔融態時有較高的熱穩定性。王葆仁在聚醯胺化縮聚反應動力學的研究中,利用恆沸介質進行ω-氨基壬酸和氨基己酸的縮聚,發現當反應程度達到 99% 以後,由於體系粘度變稠,末端基濃度降低,縮聚反應由前期的二級反應轉變為三級反應。這個實驗結果澄清了國際上多年來對此問題的不同論點,解決了縮聚反應級數的問題。又如:王葆仁認為我國的硅資源豐富,應加以利用,他自1954年開始,領導開展用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通過醇解分離純甲基單體,最後試製成硅油、硅橡膠、硅樹脂等工作,還完成了難度很高的耐高溫硅膠的軍工任務。他同時提出了利用有機硅單體既作為格氏反應的溶劑,也作為原料用以製備純雙官能單體的簡便方法。為我國早期發展有機硅工業打下了基礎。他還從事氯烷基硅烷的合成與反應等研究工作,探索有機硅化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他曾提出以硅碳-硅-氧為主鏈的高分子材料有可能改善耐化學性的見解,因硅-碳鍵比硅-氧鍵極性小的緣故。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就主張研製硅-硅雙鍵化合物,而在國際上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才在美國合成了硅-硅雙鍵化合物。這是一個吸引世界有機化學家注目的課題,由此可見王葆仁的灼見。王葆仁一生共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有些曾被美國化學文摘所摘錄。
為了交流高分子科研工作經驗和儘快將科研成果公諸於世,王葆仁創辦了中國第一種高分子學術期刊《高分子通訊》,由他歷任主編直至謝世。每期定稿都召開編委會,而且往往利用星期日進行。由於他嚴格認真,使這份刊物達到了高水平,在1966年以前所載論文已躋入國際先進行列,遺憾的是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擾,曾一度被迫停刊。但1978年復刊后又逐漸興盛起來,尤其當創辦英文版后,更加發揮國際學術交流的作用,編輯部經常收到國外索取刊出論文的函件,刊物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重視,贏得了高度學術評價,1987年在中國科技編輯學會成立大會上受到了中國科協領導的表揚。

勇爭前列


王葆仁
王葆仁
自1954年由王葆仁倡導組織的系列性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延續至今,會議由他主持、領導,大致每兩年召開一次。他事必躬親,精心闢劃,樹立了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學術氣氛。對推動我國高分子科學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他堅持這門年輕的學科應保持整體性,在化學學科中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等一視同仁,列為二級學科。他的意見得到化學界的支持,在中國化學會內設立了“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一直由他擔任主任委員。在他的領導下,這個委員會一直是一個學術氣氛濃厚、團結協作的大集體,開展了各方面的學術組織工作。他還十分重視國際學術交流。1956年曾作為中國高分子代表團團長應邀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全蘇第九次高分子論文報告會,宣讀了2篇論文,會後參觀訪問了蘇聯一些研究機構和大學;1957年作為國家科技代表團顧問,赴莫斯科談判132項中蘇科技協作項目中有關高分子方面的具體內容;這一年他還任中國高分子代表團團長赴布拉格參加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高分子學術會議,宣讀論文並參觀訪問了捷克各化學研究機構與大學;60年代及70年代,曾多次接待日本高分子訪華代表團,與日本高分子界的著名學者井本稔、櫻田一郎、中島章夫、竹本喜一、神原周等均有學術交往;1979年籌辦和主持了在北京舉行的“中美雙邊高分子化學和物理論文報告會”,做了題為“近年來中國高分子研究進展”的綜述性論文報告,頗受與會代表的重視;1981年率團赴東京參加“中日雙邊高分子科學技術論文報告會”,曾致開幕詞、閉幕詞並宣讀論文;1982年赴美國阿默斯特(Amherst)再次參加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高分子學術會議。他宣傳了我國高分子的成就,了解到最新國際動態並建立了廣泛的友好聯繫。他的傑出貢獻受到海內外學者的崇敬。1986年9月王葆仁病逝后,當年年底日本井本稔教授訪華時,曾專程到王葆仁家弔唁、慰問,表達了國際友人對他的悼念。
為了宣傳普及高分子知識, 1980年王葆仁擔任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高分子化學編寫組的主編。由於他在高分子化學界的威望和他本人的認真負責態度,使高分子化學分支的工作提前於 1984 年 4 月完成,比別的分支提前約兩年。在撰寫過程中,他敢于堅持正確的意見和批評不正確的意見。他確定的交稿日期,自己首先按時交稿。他經常說,“一個人要言而有信,要求別人做的事自己首先必須做到”。他經常帶病聽取彙報、處理工作。他還十分重視高分子名詞的制訂工作與科普工作。他曾親自向青少年作科普講演、為《人民日報》等報刊撰寫高分子科普文章和編寫通俗讀物《高分子化合物》等。

鞠躬盡瘁


王葆仁是中國化學會的永久會員。從中國化學會創建初期,直到王葆仁逝世前夕,他始終熱愛化學會的事業,積極支持化學會的工作。1982年9月,當他剛剛訪美歸來,身體已感不適,但仍抱病奔赴南京,參加了“中國化學會五十周年學術報告會”,他對化學會的深厚感情令人感動。1985年8月24日在中國化學會祝賀他從事化學工作60年的大會上,他將晚年疾病纏身、奮力疾書寫出的《有機合成反應》稿酬及平日節餘,共計一萬元人民幣捐贈給中國化學會,經研究,化學會用此款設立了“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金”基金,自1986年開始頒獎。王葆仁謝世后,化學會又陸續收到了海內外有關人士對此獎金基金的捐贈,這是王葆仁對發展祖國高分子事業所作的最後貢獻,真可謂鞠躬盡瘁,殫精竭慮,為高分子科學獻出了畢生精力。

學術貢獻


王葆仁專長有機合成和高分子合成。1928年起,從事有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53年轉為從事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為中國高分子科學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指導研究成功有機玻璃、聚己內醯胺(錦綸)、幾種有機硅高分子,尼龍-9等。在理論上解決了聚醯胺化學反應動力學中國際上長期爭論的反應級數問題。
長期以來,王葆仁在高分子化學的科研、生產、教育、推廣、普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發表研究論文約70篇。晚年雖體弱多病,仍奮力著作,完成了逾二百萬字的有機合成一書,被認為是有機化學方面的重要參考著作,受到學術界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