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刺蝟法則的結果 展開

刺蝟法則

心理學術語

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

介紹


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說的是這樣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兩隻睏倦的刺蝟因為冷而擁抱在了一起,但是無論如何它們都睡不舒服,由於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塊就會刺痛對方,反倒睡不安寧。因此,兩隻刺蝟就離開了一段距離,可是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騰了好幾次,最後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扎。這也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所謂“刺蝟法則”是說為了研究刺蝟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家作了一個實驗:把十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被凍得渾身發抖,為了取暖,他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攏后,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開了。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挨的太近,身上會被刺痛;離的太遠,又凍得難受。就這樣反反覆復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地在受凍與受刺之間掙扎。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得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剛開門的大閱覽室中,當裡面僅有一位讀者的時候,心理學家便進去坐在他(她)身旁,來測試他們的反應。因為被測試者不知道這是在做實驗,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遠離到別的地方坐下,還有人非常乾脆明確地說:“你想幹什麼?”這個實驗一共進行了整整80個人,結果都相同:在一個僅有兩位讀者的空曠閱覽室中,任何一個被測試者都無法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著自己坐下。
由此可見,人和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人人都需要在自己身邊有一個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它猶如一個無形的“氣泡”般為自己劃分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領域”被他人觸犯時,人便會覺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開始惱怒。

法則啟示


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可以避免下屬的防備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可以防止與下屬稱兄道弟、吃喝不分。這樣做既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又能保證在工作中不喪失原則。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這才是成功之道。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親密的人際關係經常發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初次交往容易。很多家庭、情侶常常相互埋怨,正是這種情況的表現。按理說應該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處,人際關係也越好,可事實上並非如此。一個你非常敬佩的人,因為相處甚密,對方的缺點就日益顯露出來,你就會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原有的感情,甚至變得失望與討厭。夫妻、戀人、朋友以及師生之間都不例外。原因何在?這其實可用心理學上的刺蝟法則,也叫心理距離效應來解釋。
“距離產生美”。距離的力量是神奇的。有時,距離是一種期待,它能在你遠離至愛時,讓你歸心似箭,一日三秋;距離又是一種隔膜,當你和親朋長相聚時,它讓你厭倦,讓你拒絕,讓你呼吸短促。
聰明的人都會把握距離,讓它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使愛和友誼充滿情致;有些人從不知道距離為何物,時而把它演繹成天堂,時而又把它搞成人間地獄。

管理運用


法國總統戴高樂

戴高樂
戴高樂
法國總統戴高樂就是一個很會運用刺蝟法則的人。他有一個座右銘:“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也深刻地影響了他和顧問、智囊和參謀們的關係。在他十多年的總統歲月里,他的秘書處、辦公廳和私人參謀部等顧問和智囊機構,沒有什麼人的工作年限能超過兩年以上。他對新上任的辦公廳主任總是這樣說:“我使用你兩年,正如人們不能以參謀部的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你也不能以辦公廳主任作為自己的職業。”這就是戴高樂的規定。這一規定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來,調動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這是受部隊做法的影響,因為軍隊是流動的,沒有始終固定在一個地方的軍隊。二是他不想讓“這些人”變成他“離不開的人”。這表明戴高樂是個主要靠自己的思維和決斷而生存的領袖,他不容許身邊有永遠離不開的人。只有調動,才能保持一定距離,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保證顧問和參謀的思維和決斷具有新鮮感和充滿朝氣,也就可以杜絕年長日久的顧問和參謀們利用總統和政府的名義營私舞弊。
戴高樂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沒有距離感,領導決策過分依賴秘書或某幾個人,容易使智囊人員干政,進而使這些人假借領導名義,謀一己之私利,最後拉領導幹部下水,後果是很危險的。兩相比較,還是保持一定距離好。

通用電氣公司

相關書籍
相關書籍
通用電氣公司的前總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體力行刺蝟理論,尤其在對待中高層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場合和待遇問題上,斯通從不吝嗇對管理者們的關愛,但在工余時間,他從不要求管理人員到家做客,也從不接受他們的邀請。正是這種保持適度距離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項業務能夠芝麻開花節節高。與員工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會使你高高在上,也不會使你與員工互相混淆身份。這是管理的一種最佳狀態。距離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則來維持,這種原則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既可以約束領導者自己,也可以約束員工。掌握了這個原則,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訣。

從優秀到卓越

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作者科林斯重新解釋了刺蝟理論。意思是無論狐狸想任何辦法來謀害刺蝟,刺蝟只需要縮起來,狐狸就無計可施了。由此說明一個企業只要找到一個簡單有效的發展模式,無論市場和對手發生任何變化,都能輕鬆應付,獲得快速增長。

教學啟發


綜述

美學上有句名言:距離產生美。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也總是保持著一定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陌生人之間一般會保持一米以上的空間距離,否則會構成對別人的威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空間侵犯”。
人們辦事有時喜歡遲到、早退、拖拖沓沓,有時過急,有時過慢,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時間侵犯”。了解這些心理現象,對於教師合理調控教學和干預學生學習,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巧用空間侵犯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喜歡一直站在講台上講課。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種上課的位置不一定利於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學生聽課時精力不夠集中,說話,做小動作,東張西望。這些學生一般離老師的空間位置都比較遠,如果老師走下講台,站到離這些調皮學生比較近的位置,適度“侵犯”他們的空間,給他們心理造成壓力,他們就會有所畏懼而集中精力聽講,從而保持良好的課堂氣氛。
教師還應該了解,對不同的學生應該保持不同的空間距離。對那些自覺性高、成績優秀的同學,教師可以利用師生感情較為親近的因素,拍拍他們的肩膀,和他們親切地交談,引導他們努力學習。而對那些膽小的同學,則要保持相對較大的距離,讓他們有一個比較寬鬆的心理環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避免時間侵犯

教師要想在教學上取得理想效果,還應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進行精心設計。既不能拖拖拉拉,也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導致對學生的“時間侵犯”。
首先,上課不能遲到、早退、拖堂。遲到會影響起始階段的紀律,早退會影響學生複習鞏固知識,拖堂會影響學生課間休息並使他們產生厭倦情緒。這三方面的時間距離把握不好,都會影響學生上課的情緒。而上課情緒差,當然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作業批改要及時。及時批改作業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才能及時進行反饋,查漏補缺,提高效率。如果批改作業不及時,時間距離拉得太長,等學生遺忘了再來處理,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喚起學生的回憶,教學上的少、慢、差、費現象就會產生。
最後,課堂提問也要注意恰當的時間距離。提問后,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如果提問后馬上指名回答,學生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就會回答不準問題。如果長期這樣把握不好時間距離,答問失敗次數多了的學生就會產生自卑心理,誤以為自己笨,以致喪失學習的信心。

縮短師生心理距離

教材,作為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種積累形式,往往傳統的知識比較多,而對新知識、新動態關注不夠或來不及關注。這一點在人文學科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比如,語文教材中就是傳統的文章偏多。由於年代相隔久遠,文章中的人物遭遇、作品的主題思想、作家的主觀感情等,與學生有較大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使他們不容易理解把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縮短學生與教材的距離,也為了激發和保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教師必須根據課文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引進時代源頭活水。
教學孫犁的名篇《荷花澱》時,曾將原著和解放后不同的版本放在一起,讓學生比較閱讀,讓他們在比較中體會用語造句、行文布局和作者情感的流露,從而與作者心心相印、情感交融,與文中的主人公共同感受人生的喜怒哀樂,效果就比較好。其實,不管一個教師多麼年輕,也總會漸漸變得年長、年老。為了保持年輕的心態,為了與學生保持較短的心理距離,我們不妨在生活的諸方面適當地趕點時髦。當然,關鍵是必須堅持讀書。不讀書,就切斷了時代的源頭活水;不讀書,就沒法與學生保持理想的心理距離。

婚姻啟示


案例:我和丈夫已婚三年,幾乎是天天在一起,因為我們工作也是在同一單位。過去他無論去哪兒,都要帶我去或都要告訴我,現 在完全變了,基本上都不願我去也不告訴我。生活顯得異常的平淡,真可謂索然寡味。有個鄰居,丈夫是長年在外的軍人。她非常羨慕我們,常說他們的婚姻因雙方難得一見而只有形式。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婚姻的內涵就是親密無間,朝夕相處。現在看來,我們的婚姻其實也只是一種形式。她在他們那種“形式”中還存在著一種相互牽掛,可我在我們這種“形式”中除了平淡外,似乎什麼都沒有。這種可怕的平淡簡直讓人窒息,因此常想去找個“情人”。也許不成天在一起還要好些?
簡析:本來就不應成天在一起。成天在一起,就很容易讓婚姻走向平淡的深淵。婚姻在最初一二年內大多都充滿愛情,此後便進入漫長的平淡期、厭倦期,甚至厭惡期、對立期。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婚姻是要考慮雙方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的。距離太近,原來的吸引力會變成排斥力;距離太遠,原來的吸引力就會失去“吸引”作用。所以,婚姻關係從某種意義上看,也可以說是一種距離關係。當然,這種距離的大小是因人而異的。就某兩個人的具體婚姻來看,這種距離也應是動態的,即應時而大時而小。一定的距離和動態的距離才能使婚姻產生最大的吸引力。問題在於距離太近,而鄰居的問題在於距離太遠。因此,解決的辦法是分別適當拉大距離和縮小距離,其中包括心理距離。找“情人”固然能減弱你個人的平淡感,但很容易加速和惡化婚姻危機。兩個人的關係太好或太糟,為什麼也會使婚姻出問題?其實是上述的道理:心理距離太近或太遠。

三環理念


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
在著名的古希臘寓言《刺蝟與狐狸》里,狐狸是一種十分狡猾的動物,能夠設計很多複雜的策略偷偷向刺蝟發動進攻,而刺蝟則毫不顯眼,只會尋覓食物和照料它的家。狐狸在小路的岔口靜悄悄地等待著,一見到刺蝟過來,立即向前撲過去,如閃電般敏捷。刺蝟意識到了危險,馬上縮成一個圓球,滿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狐狸一見刺蝟的防禦工事,只好停止了進攻。退回森林后,狐狸開始謀划新一輪的進攻。
刺蝟和狐狸之間的戰鬥每天都以不同的形式發生,儘管狐狸比刺蝟聰明,而屢戰屢敗的卻是狐狸。不起眼的刺蝟能把複雜的事情簡化成單個觀點,精鍊為一條基本理念或一個基本原則,培養一種核心的能力。這就是吉姆·柯林斯提出的“刺蝟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