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賬戶
家庭成員共同擁有使用的賬戶
家庭賬戶主要特點是家庭成員共同擁有、共同使用,可以滾存和繼承,按資金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籌式家庭賬戶,另一種是共籌模式家庭賬戶。
家庭賬戶是指醫療保障機構為參保者以家庭為單位建立的用於償付其家庭成員特定醫療費用的專用基金賬戶。
在中國,家庭賬戶主要應用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簡稱“新農合”)的基金管理和費用償付。由於農民是以家庭為單位參加新農合的,所以,資金管理和費用償付的賬戶也以家庭為單位建立。其制度安排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加入,家庭成員要麼都參加,要麼都不參加;將每個家庭成員按照一定標準籌得的資金合在一起,用作該家庭所有成員的醫療消費;當年的節餘可以滾存下一年度。統籌地區內成員平均籌資額相同,但由於家庭人口數不同,具體家庭賬戶資金則不同。
新農合制度補償模式設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住院統籌加門診統籌模式,另一種是大病統籌加門診家庭賬戶模式。第一種模式中,住院和門診費用都在參合區域內農民中統籌。在第二種模式中,家庭賬戶資金歸家庭擁有,門診費用在家庭內部統籌;大病統籌基金為統籌地區參合農民共同擁有。兩者之間不得相互擠占。
家庭賬戶按資金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籌式家庭賬戶,即農民個人繳費的全部或部分納入家庭賬戶;另一種是共籌模式家庭賬戶,即除農民個人繳費外,還將財政補助的一部分納入家庭賬戶。
家庭賬戶償付範圍和方式:家庭賬戶主要用於償付參合農民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一般門診醫藥費用,有的地區還用於償付住院醫藥費用的自付部分。家庭賬戶基金的償付方式,一般用家庭賬戶基金全額償付相關費用,有的地區採用按比例償付。家庭賬戶基金專款專用,不能挪作他用,不得提取現金或沖抵下年度參合費用。
家庭賬戶的缺陷主要是,近年來,隨著政府財政補助數額的增加,利用家庭賬戶吸引農民參合的作用越來越弱,而且家庭賬戶造成基金沉澱過多,導致可用基金的減少,保障力度降低,“互助共濟”作用削弱。因此,各地正在逐漸以“門診統籌”取代家庭賬戶。
2003年中國開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農合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做法,設立住院統籌基金和門診賬戶基金。其中,門診賬戶基金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略有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門診賬戶僅供參保者個人使用,而新農合因以家庭為單位參加而設立了門診家庭賬戶,供參合家庭共同使用。
(1)吸引居民參保。家庭賬戶將參合農民繳費的全部或大部分划入,歸農民家庭擁有、使用,能讓農民放心;結餘留轉下年對來年參合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些地區還將財政補助的一部分也划入家庭賬戶,進一步增強了新農合的吸引力。
(2)鼓勵居民利用門診服務。參合農民利用家庭賬戶支付門診費用,減輕了費用負擔,提高了門診利用率,擴大了受益面。
(3)實現家庭成員的共濟。家庭賬戶全家共享,對家庭成員的門診消費有一定的橫向共濟功能。
(1)家庭賬戶基金佔總基金比例。體現對不同層次醫療需求的保障能力。
(2)門診費用補償比。即個人賬戶支付的費用占門診費用的比例。體現個人賬戶的保障水平。
(3)家庭賬戶基金結餘率。體現其積累和儲蓄功能。包括家庭賬戶基金年結餘率和累計結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