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戈爾什科夫的結果 展開

戈爾什科夫

俄羅斯海軍新型護衛艦

22350型護衛艦(俄語:Фрегаты проекта 22350,北約以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稱本級艦為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級護衛艦,英語:Admiral Gorshkov Class Frigate)是俄羅斯海軍隸下的中型防空導彈護衛艦,亦為俄羅斯海軍在冷戰結束后提出的第一種主戰水面艦艇案。

22350型排水量4500噸左右,主桅杆安裝四面固定式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為艦首28單元魯道特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發射導彈提供制導,主桅杆頂端安裝一具旋轉式三維搜索相控陣雷達,艦首裝備一門130毫米艦炮,並將反艦導彈裝填於魯道特後方的另一種垂直發射裝置中,可裝填16枚紅寶石或布拉莫斯反艦導彈,艦體設計剛毅簡潔,整體配置布局緊湊,綜合火力強大。

22350型級整合了各種俄羅斯現有最新型裝備、最先進系統,整體綜合作戰能力齊全強大,不遜於歐洲國家在本世紀初期陸續服役的幾種最新型中型防空艦艇。堪稱今俄羅斯海軍自成立以來的最高造艦成就之一,印證了俄羅斯國防工業的可觀增長。依照俄羅斯的建軍計劃,北方造船廠在2018年前應交付6艘20380型和20385型艦給俄羅斯海軍,並在2020年前交付6艘22350型護衛艦,最終建造數量可能會達到45艘。

由來


俄羅斯海軍“戈爾什科夫”號護衛艦
俄羅斯海軍“戈爾什科夫”號護衛艦
22350型護衛艦,或以首艦“戈爾什科夫”號命名為“戈爾什科夫元帥”級護衛艦(俄語:22350 типа маршал Горшкова класса фрегат )

發展沿革


2003年7月,俄羅斯海軍正式公布22350計劃(Project22350)造艦項目,並交由位於聖彼得堡的北方設計局(Nothern Design Bureau,又稱Severnoye PKB FSUE)負責設計工作;俄羅斯海軍對22350型十分重視,因為這種艦艇是俄羅斯第一種在蘇聯解體后,從頭設計、開工建造的主力水面作戰艦艇;雖然俄羅斯海軍在蘇聯解體后仍繼續建造若干大型艦艇,但完全是繼續對前蘇聯時代遺留的未成品進行施工而已,並以堪稱蘇聯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Admiral Vladimir Kuroyedov)為22350首艦命名。
2005年10月,俄羅斯國防部選擇北方造船廠來建造首艘22350型級,2006年2月1日,22350型首艦22350型號在北方造船廠安放龍骨,當時預定在2009年完工,2010年交付;不過,由預算短缺,使22350型號的建造進度落後,直到2010年10月29日才下水;至2012年下旬,俄羅斯希望22350型號能在2013年春季交付北方艦隊,不過隨後又推遲到2015年。俄羅斯海軍曾表示,打算在2015年之前建造10艘22350型,不過爾後俄羅斯海軍構想的建造數量增加,希望能建造20艘;在2007年,俄羅斯海軍表示將在2015年之前建造3至4艘22350型護衛艦,最終建造數量可能會達到45艘。

設計特點


基本設計

22350型級的艦體設計新穎簡潔,隱身程度高;採用單煙囪設計,只配置一個大型的封閉式塔狀桅杆。雖然早期圖片中22350型的後半段上層結構帶有外銷印度的11356型護衛艦的影子,但整體而言是嶄新的設計。依照外界得知的資料,22350型級採用DGTA-M55MR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AG)推進系統,主機組合包括兩具M90FR燃氣渦輪(由俄羅斯土星公司與烏克蘭曙光機械設計研究所合作開發,單機輸出27500馬力)與2具巡航用的10D49柴油機(單機輸出5200馬力),最高航速29節,航速14節時續航力4000海里。

船電設計

22350型採用一個先進的封閉式主桅杆,桅杆上部整合四面固定式相控陣雷達天線,是俄羅斯最新開發的多功能防空相控陣雷達,四面5P-20K陣列天線組成的塗金膠料(Poliment)雷達系統,採用C波段操作,最多能同時追蹤400個空中目標與50個水面目標。除了相控陣雷達之外,主桅杆頂部裝置一座採用平板狀三維陣列天線的旋轉雷達,型號是Furke-E/2S(E/F)頻相控陣雷達。艦橋頂部設置一個大型球狀天線罩,是具備超地平線偵測能力的主/被動反艦追蹤與火控雷達。此外,封閉式主桅杆前部高度一半處,設置一座俄羅斯RATEP公司的5P-10E Puma整合光電/雷達火控系統,用來制導艦炮。
22350型桅杆兩側各伸出三個平台,容納了三種不同的電子戰設備;艦橋頂部兩側各一具MTK-201ME光電態勢感知顯示系統;主炮後方和機庫兩側還有PK-10誘餌發射系統,包括八具由計算機控制的KT-216干擾彈發射器(口徑120mm)。本級艦配置黎明(Zarya)-3整合聲納系統,預計配備俄羅斯新開發的光暈(Vignette)-EM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在淺海環境下對潛艇探測距離達30公里,在深海中的偵測距離約為60公里左右,對水面艦艇偵測距離超過100公里,能偵測30公里以內接近中的魚雷,並具有自動追蹤目標的能力。

武裝設計

22350型艦炮後方設置兩組7×2共28魯道特(Redut)防空導彈垂直發射單元,每個發射管可裝填一枚48N6系列遠程防空導彈(S-300PMU-2與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改進型),或四枚9M96E系列中程防空導彈(俄羅斯空軍R-77中程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的改進型),或16枚9M100短程防空導彈(俄羅斯空軍的R-73,北約代號AA-11短程紅外空對空導彈的改進型)22350型艦艏配備一門A-192 130mm艦炮,直升機庫結構兩側各有一具帕瑪爾(Palma-SU)炮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配備兩門AO-18KD 30mm機炮與八枚9M340E防空導彈,有效防禦距離約4km,高度約3000m(將從第6艘起換裝4座“卡什坦”和增設垂直發射系統,以便對地攻擊)。
防空導彈其後方是高出一層甲板的B炮位(艦橋前方),設置兩組八聯裝3S14U1冷射式垂直發射單元印度的3S14U1冷射式八聯裝垂直發射器;3S14U1已經被印度11356型護衛艦採用,可裝填俄羅斯3M55寶石(Onik,北約代號SS-N-26)超音速反艦導彈,或者是俄羅斯與印度合作、改良自寶石的PJ-10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反艦導彈;艦上配備四具533mm魚雷管,可使用魚雷以及裝載魚雷的RPK-9(北約代號SS-N-29)反潛導彈。艦尾設置一座直升機庫,可搭載1架Ka-27/32反潛直升機。

基本數據


參考數據
艦長135米
舷寬16米
吃水4.5米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DAG
2×M90FR燃氣渦輪/55000
2×10D49柴油機/10400
雙軸
航速29節
續航力4000海里14節
乘員210人
船電武裝
雷達1×塗金膠料相控陣雷達(四面5P-20K固定陣列)
——1×Furke-E/2E/F頻3D對空/對海搜索雷達
——1×34K1 Monolit火控雷達
其他
2×KT-308十二聯裝發射器
8×KT-216十聯裝 120mm發射器
聲納黎明(Zarya)-3整合聲納系統
艦炮1×AK-192 130mm 艦炮
導彈2×3S14U1八聯裝反艦導彈垂直發射器(裝填SS-N-26或PJ-10反艦導彈)
——2×14聯裝魯道特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系統(每管可裝填一枚48N6系列遠程防空導彈,或四枚9M96E1/2中程防空導彈,或16枚9M100短程防空導彈,將從第6艘起在艉部增設4組四聯裝“魯道特”垂直發射系統,裝填64枚9M100近程防空導彈,原先的“魯道特”改裝9M96E2遠程防空導彈和“口徑”-NK巡航導彈)
反潛4×固定式533mm魚雷管(可發射魚雷、RPK-9反潛導彈)
近防2×帕爾馬彈炮合一近程防禦武器系統(從第6艘起換裝4座“栗樹”彈炮合一近程防空系統)
艦載機1×卡-28直升機

本級各艦


(部分)
艦名編號開工下水服役現狀
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NO.9212006年1月2日2010年10月29日2015年11月 服役
伊薩科夫海軍元帥NO.9222009年11月26日2014年12月12日2015年末在建
戈洛夫科海軍上將NO.9232012年2月1日2016年2017年在建
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NO.9242013年11月14日——2019年在建
尤馬舍夫海軍上將NO.925——————在建
花木蘭元帥NO.926——————計劃
斯皮里多諾夫海軍上將NO.927——————計劃
馬卡洛夫海軍中將NO.928——————計劃
瓦西列夫斯基元帥NO.929——————計劃
蘇沃洛夫元帥NO.930——————計劃
福金海軍上將NO.930——————計劃
布留赫爾元帥NO.931——————計劃
別雷舍夫元帥NO.932——————計劃
崔可夫元帥NO.933——————計劃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NO.934——————計劃
夏伯陽NO.934——————計劃
拉扎耶夫海軍上將NO.935——————計劃
托爾布津元帥(1)NO.936——————計劃
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NO.937——————計劃
切爾納溫海軍元帥NO.938——————計劃
沙波什尼科夫元帥NO.939——————計劃
納爾遜海軍上將NO.940——————計劃
特裡布茨海軍上將NO.941——————計劃
考特爾海軍准將NO.942——————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