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是由法國Les Films du Carrosse等公司出品,弗朗索瓦·特呂弗執導,伊莎貝爾·阿佳妮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於1975年10月8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法國作家雨果的女兒阿黛爾·雨果用情至深,最終被愛的瘋狂所毀滅的故事。

劇情簡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劇照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劇照
阿黛爾·雨果(伊莎貝爾·阿佳妮飾)為了一心一意追求浪漫和不 妥協的愛情而極力逃避家族姓氏帶來的巨大壓力,獨自遠渡重洋到美國去尋找她迷戀的英國軍人阿爾伯特·平松(布魯斯·羅賓遜飾)。美國的桑德斯太太(西爾維·瑪麗奧特飾)收留了她。但平松並沒有重視她的痴情,她在接連的沉重打擊下神經錯亂,最後只能在收容院里度過餘生。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阿黛爾·雨果伊莎貝爾·阿佳妮維克多·雨果的女兒
平松布魯斯·羅賓遜英國中尉,阿黛爾的戀人
桑德斯夫人西爾維·瑪麗奧特一位美國太太
軍官弗朗索瓦·特呂弗----
書商Joseph Blatchley----
HypnotistIvry Gitlis----
Victor Hugo's servantLouise Bourdet----
Mr. LenoirCecil De Sausmarez----
Mr. SaundersRuben Dorey----
KeatonClive Gillingham----
Colonel White (as Mr White)M. White----
Madame BaaMadame Louise----
Black penpusherJean-Pierre Leursse----
George, servant at Johnstone's (uncredited)Geoffroy Crook----
Young whore (uncredited)Chantal Durpoix----
Judge Johnstone (uncredited)Raymond Falla----
David, a young boy David Foote----
Lt. Pinson's BatmanCarl Hathwell----
O'Brien Edward J. Jackson----
Widow with dog Aurelia Mansion----
Madmoiselle Tilly, assistant of hypnotistThi-Loan Nguyen----
Canadian Ralph Williams----
Doctor MurdockRoger Martin----
CabinetmakerJacques Frejabue----

職員表

製作人克勞德·米勒、弗朗索瓦·特呂弗、Marcel Berbert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副導演(助理)Carl Hathwell、Suzanne Schiffman
編劇讓·格魯沃爾、弗朗索瓦·特呂弗、Jan Dawson、Frances Vernor Guille、Adèle Hugo、Suzanne Schiffman
攝影納斯托·艾爾孟德羅斯
配樂Maurice Jaubert
剪輯Martine Barraqué、Yann Dedet、Jean Gargonne、Michèle Neny、Muriel Zeleny
藝術指導Jean-Pierre Kohut-Svelko
服裝設計Jacqueline Guyot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阿黛爾·雨果
演員 伊莎貝爾·阿佳妮
阿黛爾·雨果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女兒,為了追隨自己所愛的平松,孤身一人從法國來到美洲。為了得到平松,她謊稱懷孕,甚至給平松送去妓女。最終精神分裂流落街頭,被送回到法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平松
演員 布魯斯·羅賓遜
平松是一位英國中尉,對於阿黛爾的糾纏,一開始表現得冷漠,最後變成了恐懼和厭惡,希望阿黛爾儘快遠離自己回到法國。后因為阿黛爾單方面宣布了二人的婚訊而被迫調離。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桑德斯太太
演員 西爾維·瑪麗奧特
桑德斯太太是一位好心的美國女性,對待阿黛爾很熱情。並不了解阿黛爾的真實身份,對於阿黛爾的遭遇非常憐憫和同情,收留這位異國小姐在家寄宿。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軍官
演員 弗朗索瓦·特呂弗
一名在街上行走的軍官,他因為長得像平松,而被阿黛爾誤認為平松。

幕後花絮


• 因為維克多·雨果的曾孫讓·雨果擔心該片如果出現描述維克多·雨果的情節,會影響其家族名譽,所以特呂弗向其保證不讓維克多·雨果正面出現在影片中。
• 該片中,催眠士設計騙局,在觀眾中間安排一個自己人自稱是加拿大皇家授予的警官。實際上這個職位的出現,至少要比影片故事背景1863年晚了十年的時間。

獲獎記錄


年份獎項名稱單項獎名稱獲獎情況獲獎方
1976年第48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伊莎貝爾·阿佳妮
1976年第1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女演員提名伊莎貝爾·阿佳妮
最佳導演提名弗朗索瓦·特呂弗
最佳製作設計提名Jean-Pierre Kohut-Svelko
1976年第2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女演員獲獎伊莎貝爾·阿佳妮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影片來自於真實的故事。1850年在美國紐約,一個少婦向警察求助,她是雨果的女兒阿黛爾,因追隨戀人出走而與家人失去聯繫。之前阿黛爾和一個英國中尉平松談戀愛,平松隨部隊前往哈里法克斯,阿黛爾不顧家人反對,與平松一同前往。中尉由於違反部隊規定而被就地開除,兩人用阿黛爾的錢維持生活數年後分手。身無分文的阿黛爾被送回父親身邊,雨果先於阿黛爾去世。此後阿黛爾一直呆在精神病院,並始終一言不發。阿黛爾去世后留下了與人往來的書信及密碼日記,在她的故事過去一個多世紀后,1968年,美國作家弗蘭西絲·維爾諾·奎爾出版了她的傳記。導演特呂弗讀完了該傳記,從而想到要拍一部以阿黛爾·雨果為主人公的影片。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Les Films du Carrosse (法國)Les Productions Artistes Associés (法國)Les Artistes Associés
上映日期
國家日期國家日期
法國1975年10月8日西德1978年
美國1975年10月12日英國1977年9月1日
瑞典1975年12月26日希臘2000年9月1日
芬蘭1976年2月20日以色列2001年4月12日
中國香港1976年7月22日波蘭2001年10月11日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該片絕不是一部簡單的愛情電影,阿黛爾追求自由愛情的行為固然令人感嘆,但她作為一個女人的一生遭遇卻更讓人震動。阿黛爾追求的已經不是單純的愛情了,其實在她心底深處,她反抗的是作為女人的一切壓抑。 (李宏宇評)
特呂弗成功塑造了女主角痴情和執迷不悔的個性,阿佳妮也將主人翁的神經質表現得生動傳神。 (范志毅,管小柳評)
該片主創人員的把握恰到好處,同時阿黛爾對虛幻情愛的偏執追求,隱秘地展示了人的一種無法直抒的需要:瘋癲、虛幻與沉迷,使該片及阿黛爾的形象具有超凡脫俗的魅力。 (張璟慧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