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蜻蜓

大蜻蜓

腹長75-78毫米;后翅長62-68毫米。頭部黑色,複眼褐色,略帶綠色。前額頂小斑,後頭盾大部分、上唇兩大紋、上齶基部外側均鮮黃色。胸部黑色,翅胸前面有二長斑,側面各有一條黃帶。翅透明,外緣黃綠色,翅脈及翅痣黑褐色。足黃色,基節上有赤褐色長毛;中後足兩側有黃條,背部具二條黃紋。腹部自第2腹節以下各節中央稍前方各有一條鮮黃色帶。

藥用價值


大蜻蜓
大蜻蜓
【葯 名】:大蜻蜓
【來 源】:為蜓科動物大蜻蜓的乾燥成蟲。
【功 效】:補腎益精,清肺止咳。
【主 治】:治腎精不足,腦轉耳鳴,腰膝酸軟,男子遺精滑精,女子崩漏帶下,肺熱而嗽,咽喉腫痛,口苦口乾,痰黃而稠,苔黃脈數。
【性味歸經】:辛、咸,平。肺、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隻,或入丸散。
【別 名】:馬大頭、綠蜻蜓(《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及西南等地區。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季捕捉,處死,曬乾或烘乾。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有關信息


生活在二億八千五百萬年前的巨蜻蜓,常在沼澤地上空飛行。外貌和現代的蜻蜒差不多,但體形大,翅膀展開有76厘米寬
大蜻蜓
大蜻蜓
現代:在中美洲有一種非常大的蜻蜓,有人測得它其翅展距離有19.1厘米,體長有12厘米,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蜻蜓之王。